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21-09-09房凯旋
房凯旋,钱 龙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引 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经济高质量增长驱动力由工业向服务业快速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是技术跃迁和知识迭代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技术知识商品化的优质平台,有利于将产品推向价值链更高端。作为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持力量,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提升对外贸易地位的强劲推动力。
安徽省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依托沿江近海的地理区位,高效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在中部六省中发展迅速。安徽省是中部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结枢纽,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与此同时,安徽省服务业升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集聚外部性日臻凸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推动安徽省创新能力提升?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将有助于深刻理解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驱动作用,更好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发展新动能。
从集聚模式来说,专业化和多样化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表现形式。专业化集聚表现为产业内分工明确,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单一化,供求匹配。专业化集聚内部,各企业的竞争行为促使产品推陈出新,新的产业形态激发潜在竞争者锐意打破市场进入壁垒,有利于技术变革。多样化集聚表现为产业间协同合作,各行业的供求链条相对完整,可替代性较强,供求多元化。多样化集聚促进了产业间的知识信息交换与互补,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产业间传播共享,形成跨产业融合创新。同时多样化的产业布局体系分散了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了产业集聚群体的韧性,有助于区域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2]。
针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现有文献集中在经济增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集聚现状分析。整体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效果显著,主要通过提升投入产出的运营效率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其中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3]。吴礼红认为,在服务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经济持久增长的不竭动力[4]。产业融合是推动生产要素再分配、催生新兴产业萌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融合对安徽省发展大有裨益[5]。杨莲娜从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得出制造业集聚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结论[6]。时媛通过测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发现两者的协同发展程度不断加深[7]。卢斌等利用DSSM 方法,分析认为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速缓慢,整体发展水平较低[8]。周文君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人员吸纳量比较大,但高端技术人员的供给不足[9]。
现有文献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偏少,而且有关不同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更少。鉴于此,基于安徽省2003—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研究两种集聚模式是否有效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安徽省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区域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研究主要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关系,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t代表年份,CI表示城市创新能力,MAR是专业化集聚程度,JAC是多样化集聚程度,control为控制变量,μ表示地区个体效应,λ为时间效应,ε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城市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取值于《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该报告由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中的城市创新指数基于已授权专利的价值存量和新注册企业等微观数据计算而得,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10]。
2.核心解释变量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程度与多样化集聚程度的衡量,参照吉亚辉、杨倩妮的计算方式[11],具体如下:
其中,Sij为城市i的生产性服务业j占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总和的比值,Sj为生产性服务业j与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比值。参照杨仁发和包佳敏的划分方法,将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service1)、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service2)、金融业(service3)、运输仓储和邮政业(service4)、批发零售业(service5)、租赁和商业服务业(service6)六个行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12]。
3.控制变量
为提高计量模型回归的有效性,加入以下控制变量:①政府科技教育支持强度(gover),政府财力支持可以激发创新活力,采用科技和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来衡量。②人力资本水平(human),知识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为企业创新推动区域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采用每万人拥有的高校在校学生数来表示。③经济发展水平(pgdp),经济发达的城市更容易成为政策倾斜的获益者;同时虹吸效应也加速了高端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等创新要素向发达城市涌动集聚;这一指标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度量。④外商直接投资规模(fdi),在外贸往来中,外商带来资金的同时,还伴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融合,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提升,指标表示为当年地级市实际使用的外商投资数额。⑤信息化水平(inter),信息是技术交换的媒介,是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的关键,采用互联网用户数来衡量。⑥产业结构(indus),产业结构变迁改变了产业链中各企业的角色扮演,趋于合理化的产业结构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环境,指标表示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的百分比。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infra),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是吸引创新产业集聚、释放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来衡量。fdi与infra数量级较大,采取对数化处理方式,各变量的具体表示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选择及定义
4.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取值于《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核心解释变量及各控制变量由《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获得,采用全市口径数据,缺失值用邻近两年的平均值填补。
二、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基于2003—2016 年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豪斯曼检验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测,得到Prob>chi2=0.0000,进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式(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基准回归
续表2
基准回归的结果表明,专业化集聚模式未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原因可能为:一是产业内部竞争加剧,形成的专利垄断导致创新要素的流通交换成本过高、技术升级效率低下;二是处在同一产业价值链的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盲目追逐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知识溢出效应所带来的无形的产品价值。多样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产业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发展加快了知识技术的传播与共享,产品供求多样,创新环境在不断优化。
在各控制变量中,政府科技教育支持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安徽省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经济对区域创新的撬动作用日益明显,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这些要素的创新效应正逐步释放。人力资本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安徽省吸引与配置人才、资金的能力尚弱。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表现出不显著影响,说明产业结构的变迁未能适应匹配创新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为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能力需进一步强化。
(二)稳健性检验
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以此作为稳健性检验方法。发明专利是区域创新活力的最直接表现,考虑到申请到授权的时滞影响,为更好地反映即时状态,将年份前移两期,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如表3 所示,专业化集聚表现为不显著影响,多样化集聚表现为正向显著影响,结论稳健。
表3 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分析
1.行业异质性
考虑到行业差异,将service1、service2、service3视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将service4、service5、service6视为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行业差异下,不同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异质性回归分析
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两种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均不显著。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中,仅有多样化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安徽省应着力于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成熟发展,加强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的转换,以有利于知识技术的溢出,更高效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功能发挥。
2.区域异质性
受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影响,安徽省南北方呈现较大差异。将芜湖、宣城、安庆、池州、马鞍山、黄山、铜陵7 个地级市作为皖南地区的代表,其余9个地级市为皖北地区代表,对生产性服务业不同集聚模式的创新效应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
由表4 的计量结果可见,皖北地区两种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皖南地区仅有多样化集聚模式的影响系数正向显著。说明皖北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应因地制宜加大要素投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推动地区创新发展。
三、政策启示
基于安徽省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两种集聚模式的区域创新效应,发现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专业化集聚的影响表现为不显著。为更好地激发两种集聚模式的城市创新功能发挥,增加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提质提速力量,示范引领中部六省的创新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一方面,积极整合本地创新要素,盘活土地、人力等资源,降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另一方面,努力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活跃力量,合理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来与高经济效益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培植产业内部的竞争力,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创新效应释放。
(二)优化基础设施环境,增强对人力资本、外商投资的吸引与配置能力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推进科技服务平台网格化建设、增加金融服务优惠力度等举措优化投资环境。同时还应合理高效布局规划高新园区,为引进高技术企业和高层次知识人才夯实基础。
(三)增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质增效作用
强化财政拨款对高技术企业集聚的引导激励功能,完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治理机制改革。同时促进创新要素的市场共享机制建设,逐步破除金融、科研开发等服务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为集聚企业的共同进步引线搭桥。
(四)皖北地区应大力培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效应增长点
皖北地区平原广阔,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功能区,在功能区内多举措、出全力地推进试点改革,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同时应注意与临近强市的学习交流合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