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提升与自我心理防护
——基于甘肃省某高校新冠肺炎疫情后学生返校心理健康调查
2021-09-09王成德王佳佳何佳瑜
王成德,王佳佳,何佳瑜
(兰州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兰州 730010)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身心健康、思想状态、道德观念、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1],以甘肃省兰州市某高校为例,展开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甘肃省某高校2017级、2018级、2019级的在校本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月5—8日,采取自编问卷《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学生个人基本信息、量表信息,分别为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烦躁易怒情况、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情况、网络学习情况等方面。在线测试通过二级学院专任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学院学生会、各班班干部等在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微信群和QQ群发布问卷链接,邀请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在线作答,通过问卷星平台回收下载数据,并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次问卷共回收2 033份,有效问卷2 033份,有效率为100%。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问卷中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为确诊感染的新冠肺炎患者,家属和亲朋好友是否有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最近有无发热、咳嗽症状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状况等,共八道题目。在获得的2 033份有效问卷中,女生1 334名,占比为65.62%;男生699名,占比34.38%。被调查对象中,一年级学生占比55.09%,二年级学生占比43.14%,三年级学生占比1.77%;17~20岁的学生占比43.14%,20~23岁的学生占比55.09%,23岁以上的学生占比1.77%;独生子女17.51%,非独生子女82.49%。
2.2 量表内容分析
2.2.1 焦虑情绪方面
疫情防控期间,有16.08%的大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心里不踏实、精神状态差等不良情绪。其中,轻微焦虑人群占12.89%,一般焦虑人群占2.02%,严重焦虑人群占1.18%。
图1 疫情期间大学生紧张焦虑程度统计
(1)疫情期间,各市、区、县及乡镇都对人员出行有所限制,每天上涨的新增感染人数以及死亡病例的直观刺激,各地出现的突发状况,感冒药、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的极度短缺等等,都是造成大学生精神状态差、睡眠饮食等质量下降、出现强迫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测量体温)、恐惧医院和人群等不良情绪行为的重要因素。
(2)家庭成员有在外地没能回家以及在抗疫第一线工作的情况,大学生对亲人的担忧等也会造成他们的焦虑紧张情绪。
(3)疫情期间的停工停产使得一些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巨大的经济压力也会涉及到大学生,使其产生焦虑情绪。
2.2.2 睡眠饮食方面
因疫情影响,有20.51%的大学生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出现了失眠、难以入睡、昏睡、做噩梦、容易早醒等症状。其中,轻微符合人群占比16.28%,一般符合人群占比2.41%,符合人群占比1.82%。因疫情影响,有23.36%的大学生饮食质量有所下降,出现了不想吃饭、没有食欲、暴饮暴食等症状。其中,略有变化人群占比19.68%,变化较大人群占比2.51%,变化巨大人群占比1.18%。
图2 疫情期间大学生睡眠质量高低统计
图3 疫情期间大学生饮食质量变化统计
(1)因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缘故,大学生的娱乐放松项目骤减,这便会增加大学生的无聊情绪,长时间的消极状态和无目的的生活状态便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状态。
(2)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居民外出次数极少,也无法经常出入超市或菜市场,菜品种类的单一化也是影响大学生不良饮食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3)疫情期间各类负面消极的新闻以及疫情形势的加剧,会使大学生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从而影响睡眠饮食质量,出现失眠、不思饮食等现象。
2.2.3 神经过敏与强迫状况
有36.84%的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相应防控措施中出现神经紧绷和过度敏感状态。例如,过度在意身体状况,反复洗手,反复刷疫情相关信息,在医院附近就会恐惧等。其中,符合以上异常行为的人数占3.1%,比较符合以上异常行为的人数占14.66%,有一些符合以上异常行为的人数占8.61%,不符合以上异常行为的人数占63.16%。
图4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异常行为统计
由于新冠病毒存在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使大学生处于长期神经紧绷状态下,加之不断有新的传播方式出现及病毒适应环境和宿主的能力导致病毒不断变异等情况,大学生群体能做的只有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外出,且在他们心中,医院便是最不安全、病毒最多的地方,所以才会通过勤洗手、勤消毒、减少外出来获得安全感,通过刷疫情相关信息来了解当前疫情形势,过度紧绷的状态以及过度怕自己被感染的心态便会使一部分人出现反复行为。
2.2.4 烦躁与抱怨情绪
有31.43%的大学生有烦躁、易怒、抱怨的情绪出现。例如,抱怨疫情影响了过年,看到别人开心大笑就会很生气等。其中,程度较轻占比人数为22.68%,程度适中人数占比为5.16%,程度较严重的人数占比为3.59%。
图5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烦躁易怒情绪统计
(1)疫情期间控制出行使大学生群体长期在家,导致娱乐放松途径减少造成单一化,长期以往的生活状态会导致大学生负性情绪排解不出,焦虑程度升级,从而出现烦躁易怒情绪。
(2)长期在家与父母亲人产生矛盾分歧等也会造成大学生烦躁易怒情绪。
(3)新冠肺炎疫情局面的严重性,相关疫情新闻以及其他负面新闻的影响,也是使大学生群体出现烦躁易怒的重要原因之一。
2.2.5 抑郁情绪方面
12.89%的同学有个别抑郁情绪产生。例如,会经常哭泣,自我价值感低下而产生内疚情绪,感到孤独、苦闷等。其中,轻微至轻度抑郁人数占比为10.18%,中度至重度抑郁人数占比为1.33%,重度抑郁人数占比为1.38%。
图6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统计
(1)疫情期间的负面报道造成大学生焦虑情绪堆积,娱乐放松方式单一化,负面情绪无法及时排解,便会升级成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2)疫情期间有很多奔赴在一线、社区、物资供应以及街道、医院的无私志愿者,而大学生中正能量人群居多,正义感、奉献精神较高,他们总想在疫情期间帮助他们,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可是,个人能力有限,若奉献意向无法实践,便会造成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低下,从而产生郁闷、内疚情绪等。
(3)家庭当中的矛盾激化,大学生的子女角色促使他们在家庭矛盾中不能随意发泄,长期的压抑愤懑便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3 对策与建议
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COVID-19 疫情下,大学生焦虑水平明显升高,高校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措施,预防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情绪[2]。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2月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随后全国多地开通了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3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旨在减轻疫情所致的群众心理伤害和社会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加强心理援助与社会服务工作。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维护心理平衡是促进学生群体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3]。
3.1 高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
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在校人数与日俱增,使得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显著加大。高校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冠肺炎突发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4]。由于高校人口数量大,校园活动场所集中,师生活动较为频繁,异地人口流动较大,且学生缺乏相关防范意识等原因,高校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机制更加需要得到重视[5]。
学校层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机制[6],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干预方案,指挥协调学生工作处、教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校医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全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权威信息发布制度,及时、高效、准确发布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互动沟通机制,指导师生有序做好自我身心防控。
严格管控出入校园的人员和车辆,做好对人对车的检查消毒。同时着手校园群防群治和网格化管理,发动师生力量强化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特别做好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值守,避免发生聚集性传播事件。
3.2 高校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咨询服务职能
为强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校陆续做好学生返校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如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编印疫情心理防控手册、开展线上团体心理辅导、推送权威心理健康文章、征集抗疫心理故事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解读疫情,不断传播心理正能量,组织辅导员谈心谈话等系列措施。其中,社会影响较大的是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建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广泛吸纳来自全国经验丰富、资质优良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加入开展疫情心理援助。该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的经验值得高校借鉴。
一是各高校应切实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 000比例配备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二是针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开展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培训,特别是心理援助的意义与职业伦理、心理热线中咨询技术及来电者临床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的流程、心理热线接听流程、心理热线咨询人员的自我照顾等,还要接受专业心理督导。三是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作用,系统做好专业培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强化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推广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提升预警预防、咨询服务、干预转介工作的科学性及前瞻性和针对性。
3.3 全员全方位帮助学生加强疫情防控中的自我关怀
研究发现,3.59%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烦躁易怒情绪,如果较长时期处在如此负面情绪中不及时关注并自我调适,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因而,高校特别是大学生,既要关注疫情和学业,还要密切关注自身情绪健康,既要关注自身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7],特别是要加强自我关怀[8],学会“心理自救”,增加自身控制感和情绪稳定感[9]。
一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将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上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用理性客观的思维看待公共卫生事件,在调整自身心理的同时关注家人心理状况,耐心分享与解答网络上出现的大量信息。二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顾大局,担使命,努力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有使命担当的新青年,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一份贡献。三是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形势,新时代大学生们要挺身而出,肩负起社会责任,展现出使命担当,展现新时代青年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四是增强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自助和主动求助[10]。
4 结语
在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我国的国家体制与万众一心彰显了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每个人都应自觉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评估,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学会科学认知、合理筛选、理性分析信息,做出迅速而正确判断,这对于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