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09-09杜国平
杜国平
(泸州市江阳区科学技术和人才工作局,四川泸州 646000)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科技部等六部门共同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分析了泸州市江阳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总结了园区建设好的做法,并与周边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泸州市江阳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建议。
1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特征
1.1 政策背景及必要性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2000 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等部门,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农业科技园区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园区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与创新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更多的政策资源、项目资金都将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集聚。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科技部等六部门又共同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计划到2020 年,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到2025 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00 个,带动省级园区发展到3 000 个,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培育与转移转化的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服务集聚的核心载体,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与农村综合改革的示范典型。
1.2 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与特点
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为先导、项目为载体、企业为依托、人才为基础、效益为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平台,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的,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具备高、新、集、融四大特点,即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新;技术密集、资金汇集、产业聚集;科技、生产、市场融合,一二三产融合,产城产镇产村融合。
农业科技园区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主要发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路径,具备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四大功能。
1.3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历程
农业科技园区经历了试点建设(2001—2005 年)、全面推进(2006—2011年)、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目前已经迈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底,已批准建设了270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发展格局。比较典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如山东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打造中国蔬菜硅谷”为目标,拥有占地万亩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模式”;黑龙江大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中国饭碗”多装“大庆粮食”为方向,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理念,打造玉米、水稻、杂粮示范区,实现由“原字号”向“高精尖”发展;重庆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创新纵深推进柑橘产业发展,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和皮渣高值化利用”,打造“忠橙”区域品牌,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乐山、雅安、宜宾、内江、南充、巴中、遂宁、绵阳、广安、德阳、成都等11地市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对全省2001 年以来获批建设的93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了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园区20个,达标园区26 个,不达标园区5 个,未参与评估、自动放弃园区资格42个。
2 泸州市江阳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
2.1 概况
2011 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复泸州市江阳区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现已建成黄舣和董允坝两个核心示范区。
黄舣示范区围绕酿酒专用高粱、桂圆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引领,园区示范带动,建成了333.3 hm2的有机高粱和优质桂圆示范基地;园区二产以酿酒工业为基础,立足泸州白酒集中发展区全产业链发展,建立了10万吨固态白酒酿造基地及配套的包材印务等配套产业;园区三产以文化旅游、会展博览、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目前,园区建成了1 个国家级固态酿造中心、1个国家级酒检中心、1个酒类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培育院士工作站1 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组建了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利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10 个,积极开发果酒、养生保健酒、中药材泡制酒等饮料食品,延伸白酒产业链。
董允坝示范区以优质蔬菜为主导产业,集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按照“八区一带”,集中打造种植推广区、环境涵养区、新村示范区、研发展示区、电商物流区、水生蔬菜区、创业孵化区、农庄体验区及名优水果带。园区规划面积1 333.3 hm2,已建成面积866.7 hm2,发展露地蔬菜基地400 hm2、水果基地200 hm2、稻鱼蟹种养基地133.3 hm2、智能温室大棚蔬菜20 hm2、农民双创孵化园20 hm2、农产品加工中心13.3 hm2。配套建设了冷藏库、冷藏车、农产品配送中心等设施设备,拥有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旋耕机、烘干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园区已建成物联网监控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平台等设施设备。董允坝示范区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典案例和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主题公园——董允坝蔬式生活主题公园、省级科普基地、首批港澳蔬菜直供试点基地、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董允坝蔬菜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之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乡村振兴案例进行推广。
2.2 主要做法和经验
2.2.1 政府推动,政策扶持是园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制定园区规划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策和资金层面推动园区的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进行园区建设、管理和运营。江阳区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成立了园区领导小组,先后抽调人员组建了“四川省泸州老窖集团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泸州市江阳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等管理服务机构,所在乡镇也成立相应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2)由区政府和泸州老窖公司共同出资1 000 万元,成立“泸州红高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江阳区国资公司出资组建了“泸州董允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园区农业产业的公司化运作。
3)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科技创新方面,先后出台支持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方面,及时出台财政专项资金、涉农资金整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文件。通过争取国省市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各类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市、区政府投融资担保等形式,有力确保了核心区、示范区投资建设的资金保障。
2.2.2 企业主导,政企合作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投资和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好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江阳区高度重视政企合作推动园区建设工作。泸州老窖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方面将园区作为公司打造高端白酒的原粮基地,在园区成功转化多个高粱新品种,发展订单生产,建立了公司、农民合作社、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依托泸州老窖集团的市场化运作,在黄舣镇建成了酒业集中发展区,形成了完备的白酒产业链,把白酒产业和黄舣镇融为一体,实现了产城融合,白酒产业反哺现代农业。董允坝现代农业园区把分水岭镇、弥陀镇的7 个行政村融为一体,实现了产村一体。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农户集中迁建、就地就业等措施,在解决园区内失地农民安居的同时,还吸引了近2 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入园就业,破解了农村发展的若干难题。
2.2.3 院企合作,技术创新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园区管委会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持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对人才、技术、现代营销方式等要素的不断优化,推动科技园区长远发展。多年以来,江阳区各农业园区及相关企业加大了与四川农大、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的联系,联合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创新型科研机构、产业创新联盟等合作平台,积极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联合实施相关产学研项目,江阳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已成为相关农业科研院所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新成果的重要转化基地,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2.2.4 农户参与,产业化运作是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园区应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势,优化生产机具、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等生产要素配置,通过劳务用工、民企合作、资金互助等,做大做强合作组织,让农户更多地参与到科技园区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让农户共享园区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双赢”。
黄舣示范区按照“依龙头、育专合、联农户、建基地、强标准、推有机、壮品牌、富农民、兴乡村”的思路,动员、引导和帮助农民组建有机高粱生产专业合作社;泸州老窖公司通过订单、发放预购订金等形式,由简单的农产品买卖关系向紧密或比较紧密的新型利益合作关系转变,推进了园区产业发展,增强了园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董允坝示范区引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重庆衡杉文化公司、四川森焱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样板,同时积极培育泸州绿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阳光公司等本土企业,扶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吸引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泸州竹芯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大力发展仓储配送、冷链物流等业态,实现了园区内农产品港澳直销。注册了“董允坝”“江之阳”“伞里”等商标,培育邓桂、竹芯、泰丰等企业品牌。同时,园区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余个,推行“大园区、小业主”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10~50)×667 m2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激发家庭经营活力。
辖区农户以土地入股,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盈利股红+入园务工+农家乐经营”等4 份收入,2019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 200 元,比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098元高出5 102元。
2.3 与周边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
2.3.1 周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情况
泸州市周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江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泸州市周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信息
2.3.2 与省内1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
在2020 年四川省的93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中,江阳园区被评为优秀(排名第17 位)。与省内排名前18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江阳园区在科技项目和平台搭建的投入较大,形成的标准规范和引进推广的科技成果较多,园区总产值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研发经费、引进专家方面的投入相对偏少,创新主体聚集程度不高,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偏少,发明专利和“三品一标”产出较少,带动农民增收方面也需要加强。
表2 江阳园区与省内1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分析
2.3.3 与省内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分析
与四川省的10 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9 年度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见表3),发现江阳园区目前在创新投入、主体聚集和转化推广等方面,距离国家园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亟需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吸引和培育企业,着力开展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因把酒业集中发展区的酿酒加工产值效益计算在内,加之江阳区城郊型农业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园区经济效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表3 江阳园区与省内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对比分析
3 存在问题
3.1 产学研用融合不够
园区内创新转化载体、平台等虽有所发展,但还未形成体系,吸引大院大所实质性入驻园区建设研发平台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园区入驻企业(业主)、专业合作社、从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思维滞后,产学研用尚处于较松散的状态,急需更新创新观念、构建创新平台、激活创新机制、整合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成果,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3.2 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园区入驻企业不多,科技型企业集聚程度严重不足,技术密集、产业聚集程度低,导致园区果蔬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足,规模效应不强。蔬菜、水果产业在创新能力、产业链延伸和综合效益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有针对性地招引科技型龙头企业,尤其是需要加大力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经济效益。
3.3 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足
目前,园区公共服务、创业孵化、展示示范、转化推广、科技培训等功能虽已建成,但尚不完善,彰显园区特色和亮点的高效农业、高端农业场景等有待进一步打造、丰满和完善。
3.4 品牌效应不突出
在果蔬产业上存在品牌不响、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和培育力度。“江之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董允坝绿色产品产地认证品牌、知名商标等品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对公用品牌的利用率不高,应尽快建立品牌商标互认互用机制。
3.5 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地方特色的旅游历史文化底蕴研究不深、挖掘不够,缺乏展示度和吸引力,园区与酒城文化、红色旅游文化、油伞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等旅游资源未能实现深度融合,休闲观光旅游的体验方式比较单调、内容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园区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占比较低。
4 发展建议
随着国家对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泸州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先进区”成为迫切的任务。为把江阳区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有影响、有特色,可借鉴、可共享的样板,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4.1 聚集科技资源,强化科技支撑
坚持科技引领,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建好创新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出成果和用成果的有机统一。
1)加强科技投入,激活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挥高端人才的领军作用,激励科技人员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
2)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立足园区长远发展,搭建研发大平台,开展科技大合作,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同时,依托各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载体,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生产实际,以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为目标,联合培养大批乡土科技人才和技术能手,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4.2 加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集中力量开展质量体系认证、食品安全认证,强化标准化生产,实施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耕、种、管、收绿色生产模式,推动江阳区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逐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1)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深度融合,用好“中国酒城”这张城市名片,进一步提高“泸州老窖”“郎酒”等白酒品牌价值,提升“江之阳”“董允坝”等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发挥泸桂、邓桂、分水油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名品牌的作用。
2)积极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引导周边地区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转变,促进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园区的产品竞争力。
3)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龙头企业的创新意识。围绕产业培育创新主体,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物流体系,突出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有序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4.3 打造国家4A级优秀旅游景区
以董允坝现代农业园区2020 年获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深度挖掘中国酒城文化、红色文化、董允故里、分水油纸伞、张坝桂圆、合江荔枝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和人文景观,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使之成为“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旅游产业的亮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