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9-09范铁强
范铁强
(庆云县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700)
食管癌属于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现象,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食管慢性刺激、饮酒等等综合因素导致的[1]。食管癌患者进入中晚期后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时存在胸骨后或肩胛间疼痛症状、呛咳、咳嗽、呼吸困难、营养不良、黄疸、骨痛、腹水及昏迷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放疗治疗,虽然能很大程度上阻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2],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无法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近期疗效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3]。为了分析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我院针对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1 例展开了治疗方案的对比观察及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1 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1 例患者分成2 组,参照组3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1 例,最大年龄为72 岁,最小年龄为38 岁,年龄均值为(56.69±6.33)岁,其中Ⅱ期患者21 例,Ⅲ期患者9 例;治疗组31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1 例,最大年龄为73 岁,最小年龄为39 岁,年龄均值为(56.75±6.36)岁,其中Ⅱ期患者21 例,Ⅲ期患者10 例。
统计学处理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本研究开展之前,61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所有内容展开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下通过。
纳入标准[4]:61 例患者和家属经病理学诊断后均符合临床中关于"食管癌"的诊断标准,且经肿瘤分期后均确诊为中晚期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较为严重的免疫机制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放疗禁忌症及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针对参照组30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单纯放疗治疗,通过三维适型放疗的方式在透视机下食管钡透对食管病变的具体位置、病变大小等等进行明确和实施铅点标记的处理。在放疗前实施CT 的诊断对病变部位进行明确并勾画肿瘤靶区、临床肿瘤靶区和计划肿瘤靶区等等。保证勾画肿瘤靶区和钡透相符。对于颈段食管癌的患者将勾画肿瘤靶区上端作为环甲膜水平,下端为钡餐2 透视所见病变下端下4cm及相应区域淋巴引流区;针对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勾画肿瘤靶区为病变上、下端各外放4cm 及相应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域,计划肿瘤靶区为勾画肿瘤靶区各个方向向上外放0.5cm。放疗的方式为连续常规分割照射法,2Gy/f,1f/d,5f/w,治疗周期为两个月左右;放疗的总剂量为60 至70Gy/30-35f 之间。在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应保证患者的心肺、脊髓等重要器官处于安全的剂量范围内。
针对治疗组31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治疗方案与参照组患者一致,在此前提下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6 至10ml 的脾多肽(国药准字H22026497,名称脾多肽注射液,由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9-11。为注射剂化学药品,规格为2ml。)进行治疗,药物滴注治疗应在放疗开始给予药物干预,一天注射一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针对参照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D4+/CD8+水平及治疗优良率等指标展开对比分析。治疗优良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100.00%;其中完全缓解:放疗后食管钡餐X 线检查后显示肿瘤完全消失,食管不存在狭窄表现且边缘较为光滑;部分缓解:放疗后食管钡餐X 线检查显示肿瘤缩小50%以上,食管边缘稍微欠缺光滑,存在一定狭窄表现;无缓解:放疗后食管钡餐X 线检查显示肿瘤缩小程度在25%以内或无变化[5-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 软件对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CD3+、CD4+、CD8+、D4+/CD8+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优良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当P小于0.05 表示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优良率对比
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参照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对比
2.2 CD3+、CD4+、CD8+、D4+/CD8+水平对比
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D4+/CD8+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CD8+水平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后的CD3+、CD4+、CD8+、CD4+/CD8+水平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食管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早期食管癌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当疾病发展至中晚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疼痛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7]。
放疗治疗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相关报道显示[8],实施放疗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仅仅维持在10.00%左右,单纯的放疗治疗会由于食管肿瘤内放疗后存在残存的表现,使得治疗不彻底,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脾多肽主要是由健康小牛脾脏中提取物制成的分子量在6000道尔顿以下的多肽、游离氨基酸、核酸总糖的无菌水溶液,能最大程度上激活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效果,能很大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9]。脾多肽还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触发并强化机体对肿瘤和感染的抵抗能力,减轻食管肿瘤病灶内和其周围的炎症表现、水肿症状,对食管肿瘤病灶的血供进行有效的改善,减轻肿瘤细胞的乏氧状况,以此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的敏感性,减少放疗治疗后残存的肿瘤,强化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的近期疗效,强化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预后[10]。本次观察结果显示,实施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的治疗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实施单纯放疗治疗的参照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且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CD8+水平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更低,说明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脾多肽+放疗治疗的有效性十分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十分显著,且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强化放疗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