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下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2021-09-09杨翠霞
都 一,田 涛,杨翠霞
(1.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北京 100835)
1 引言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我国二胎政策的大力开放与落实,使得我国高龄人群在极具增加的同时,低龄人群和有障碍人群亦逐步增加[1]。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下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城市现代化和社会平等友爱的重要举措。《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提出,积极建设城市无障碍环境,为有障碍人士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设施[2]。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入了解无障碍建设情况,从而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提升城市魅力与活力。无障碍设施作为无障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保障弱势人群出行及活动,在弱势人群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大多数研究是关注无障碍设施的本身建设,即使于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数据分析也大多基于使用频率定量化研究[3],以及建立综合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研究[4,5],对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周边区域范围影响的分析研究较少。而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城市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民众需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理论基础[6]。
基于青海省所构建的“大西宁”格局及湟中县“撤县设区”的背景,针对湟中区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加快补齐短板,积极创建“全域旅游”吸引更多人们前来旅游等现状[7],需构筑功能完备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体系,以满足更多群众方便、高效、安全出行、活动等需求,提升区域人居无障碍环境、发挥城市功能以及促进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急需探索研究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路径,推进无障碍服务设施均等化服务水平。为此本文以西宁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POI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法分析湟中区区域无障碍设施在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探测其核心热点区域及周边辐射影响效应,研究无障碍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特性。这为改善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改善弱势人群出行的安全度、舒适度以及便携度,以及城市无障碍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2 研究区概述
西宁市湟中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流域中上游(图1),属于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性气候,区域境内由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北、西、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山川相间、沟谷错纵,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呈现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之态,海拔在2225~4488 m,最低点为东南部的田家寨乡谢家村,最高点是南边群加藏族乡的果石摘山峰。湟中区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 ℃,年平均降水量509.8 mm,幅员面积2700.23 km2,主要有耕地、林业用地、牧草用地等,土地资源丰富[8]。2020年湟中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并完成撤县设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开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征程,着力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9]。并在青海省提出的“全域旅游”的新思路基础上,依托湟中区自身的丰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建设。因此,急需构筑功能完备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体系,创建无障碍服务设施空间最优化利用分布特征,以满足更多旅游等外来人群高效、安全、方便地出行活动需求,从而提升区域人居无障碍环境、发挥城市功能,促进区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图1 湟中区区位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主要是无障碍服务设施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简称POI),数据从高德地图开放平台中获取,通过删除重复POI数据点、删除所缺失的属性点,共得到涉及名称、地址、坐标等相关信息共得到1059个POI数据。按照行政办公建筑、公共交通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商业金融服务建筑、商业信息服务建筑、其他设施7个类型,将无障碍设施类型进行分类,具体见表1。
表1 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分类
3.2 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法是利用数据的空间属性,计算要素在其周边邻域中的密度,进而研究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非参数估计空间分法[11]。在本研究中,以湟中区域内每个POI数据为一个要素,采用 ArcGIS10.2 空间分析工具核密度,计算具有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POI数据属性的点密度。分析划分无障碍服务设施在区域内POI数据要素范围相对密度等级,从而反映人们对无障碍服务设施兴趣性在湟中区空间尺度的集中程度和分布模式的变化趋势[28]。核密度强度越大,无障碍服务设施在湟中区空间分布密度越大、影响力越强,其公式为:
(1)
公(1)式:fn(x)为空间位置点x处的核密度值;h为范围阈值;k为默认的权重核函数;n为分析范围内的点数;(X-Xj)表示位置x到事件j的距离;h>0为带,即核宽密度估计的搜索半径;fn(X)值越大,表明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要素越密集,人们对此处的感兴趣程度越高。
4 结果与分析
对无障碍服务设施空间区域分析,多采用分布密度来测量,是对无障碍服务设施空间现象的一种场表达。根据前期整理的湟中县POI基础数据信息,将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 POI兴趣要素分成7大类(表1),通过Arc-GIS 10.2对其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出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核密度图(图2~9)。从图2~9可以看出,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形成了以湟中区主城区和多巴镇东部为中心热点的空间布局,并逐渐向南北两侧区域递减,其中部分类别甚至于在其部分区域内并无建设。总体呈现“双核分布”的态势,且总体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图2 行政办公建筑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图3 文化教育建筑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图4 邮政电信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行政办公建筑分布密度如图2所示,分布密度最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湟中区的主城区鲁沙尔镇与多巴镇,其他地区如李家山镇、海子沟乡、甘河滩镇、汉东乡以及上新庄镇分布密度次之,而拦隆口镇、共和镇、大才乡、群加乡、田家寨镇密度最低且零散分布,且北部的上五庄镇无密度分布。
文化教育服务分布密度如图3所示,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多巴镇、鲁沙尔镇东部、汉东乡南部、甘河滩镇南端以及上新庄镇北端,与加油加点气分布不同,分布密度高的区域各自成团,形成两团不相连接的高密度分布区。其他地区如拦隆口镇、李家山镇、共和镇、土门关乡与田家寨镇交界处分布密度次之;而西堡镇、上五庄镇、海子沟乡以及田家寨镇密度最低,甚至其中绝大多数区域如群加乡基本无密度分布。
邮政电信分布密度如图5所示,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多巴镇东部,鲁沙尔镇东部的分布密度稍低于多巴镇东部,其他区域如汉东乡、甘河滩镇、西堡镇、上五庄镇、土门关乡、李家山镇、田家寨镇等乡镇分布密度次之,而海子沟乡和群加乡分布密度最低。整体而言,邮政电信分布呈现多核聚集分布特征,核心高密度分布区域依然分布在多巴镇与鲁沙尔镇东部。
图5 公交站点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公交站点分布密度如图6所示,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主城区鲁沙尔镇以及多巴镇的东部区域,并以二者为核心聚集区向周边扩散,扩散分布范围较大,并向南北方两端扩大范围,且分布密度亦逐渐降低,直至分布至湟中区两端的田家寨镇及上五庄镇基本无密度分布。整体呈现“带”状分布于湟中区的中东部。
图6 停车场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停车场分布密度如图5所示,分别以主城区鲁沙尔镇和多巴镇的东部为密度最高区域向周围发散,呈“团”状分布,高密度分布区域范围较大,但较低密度分布范围较小并相连接起来。而大才乡与鲁沙尔镇中西部交界处有一小范围区域为低密度分区,其余湟中区各乡镇区域基本无密度分布。
加油加气点分布密度如图7所示,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鲁沙尔镇东部、多巴镇东南部、汉东乡南端、甘河滩镇南端、上新山庄南端;其次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为共和镇南端、汉东乡中北部、甘河滩镇中北部、上新山庄南端、拦隆口镇中东部、西堡镇以及李家山镇南端;而其他地区如上五庄镇、土门关乡以及田家寨镇密度分布较低甚至与绝大多区域无密度分布。
图7 加油加气站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商业超市分布密度如图8所示,分布密度最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湟中区的主城区鲁沙尔镇东端与西宁新区的多巴镇中东部,其他地区如上五庄镇、拦隆口镇、李家山镇中部、共和镇、甘河滩镇、汉东乡、西堡镇中部以及上新庄镇北部分布密度次之,而群加乡以及海子沟乡等其他部分区域的密度最低甚至上基本无无密度分布。
图8 商业超市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酒店宾馆分布密度如图9所示,以主城区鲁沙尔镇东部与多巴镇的东部为中心呈“团”状高密度分布,并以此为核心向周围小范围扩散的较低密度分布,如:汉东乡、甘河滩镇以及西堡镇和多巴镇的少部分区域,且其低密度分布的区域相连形成整体,其余乡镇区域密度分布基本无。整体而言酒店宾馆的分布范围较小,并集聚于湟中区的中东部分。
图9 酒店宾馆无障碍核密度分析
室外公共厕所分布密度如图10所示,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鲁沙尔镇东部,比其分布密度稍低于的区域为多巴镇东部,其他区域如上五庄镇、拦隆口镇、上新庄镇以及新加乡的分布密度次之多巴镇东部密度分布。而汉东乡、甘河滩镇、西堡镇、土门关乡、李家山镇、田家寨镇以及共和镇等周边乡镇分布密度最低且零散分布。与邮政电信分布特征相似,皆主要以多巴镇与鲁沙尔镇东部为主要高密度分布核心区域,周边呈低密度多核心零散分布。
图10 室外公共厕所设施核密度分析
此外,银行、信用社类的分布密度最高区域为主城区鲁沙尔镇东部以及多巴镇的东部,并呈“团”状向周围小范围扩散,形成较低密度分布区,如:汉东乡、甘河滩镇以及西堡镇和多巴镇的少部分区域,并相连形成整体区域。但在拦隆口镇、土门关乡与田家寨镇亦有小区域的低密度分布,而其余乡镇区域基本无密度分布。
5 结论与建议
无障碍环境地建设是基于湟中区各基础服务设施在其整体空间分布的构建形态,通过POI数据和其核密度分布研究,划分成不同程度的聚集区域。通过核密度分析湟中区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得到以下结论。
(1)采用空间分析法对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化地再现无障碍设施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无障碍环境的空间发展进行高度的合理性优化。根据研究得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度,适度提高相对区域的无障碍建设,进而提高湟中区无障碍设施的整体服务效率。
(2)基于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的POI数据,以此为要素进行核密度分析,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兴趣密度分布特征,从而得出湟中区无障碍服务设施在数量以及空间分布上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3)整体来看,湟中区无障碍设施的空间分布主要在鲁沙尔镇东部以及多巴镇东部呈现高密度分布特征。其它乡镇区域无障碍设施分布则密度分布较低甚至无密度分布,因此,应着重先对此类无障碍设施建设较低的区域进行一定地改造、增加及优化,进而为湟中区整体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方向。
无障碍设施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原理[12],只对其数量的增加,会因其分布过于密集而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从而使其整体区域的服务效率大幅下降,并与之形成反比。因此,通过对上述湟中区无障碍设施POI数据的核密度空间分析,确定此区域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的聚集性,从而对其不同聚集程度进行区域划分,以达到合理优化无障碍设施的空间布局,如:低值聚集区,加强无障碍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而对其高值聚集区域,应着重注意其质的优化及精细,更好地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本研究对湟中区城市更新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