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相亲的B站不再二次元

2021-09-08杨皓然

电脑报 2021年32期
关键词:账号设计

杨皓然

90婚介所混进“老腊肉”

盼望着、盼望着,“小破站”的首档异性交友节目《90婚介所》总算从注册商标走到了即将上线的阶段,宣传物料也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和B站本站上先行一步了。

但看完《90婚介所》32位男嘉宾的宣传视频后,我觉得我和陈睿叔叔之间,个人对于“90”两个字的定义肯定出了偏差。

那些虽然超过了Z世代范畴但确实归属“90后”队列的“大龄90后”就不提了,然而,32位男嘉宾里正儿八经地混进了4名31岁往上的非“90后”人士是怎么回事?

当然《90婚介所》在百度词条里也说了,本节目的口号是“寻找90分的爱情,等待满分诚意的你”,这个“90”是指90分而不是“90后”。

不过,既然跟“90后”没关系,那《90婚介所》5月份官方微博邀请嘉宾的时候发图文说“幫助九零后,寻找九十分爱情”又是怎么回事呢?

《90婚介所》男嘉宾已步入中年

而真正让人感到有些失望的是,在《90婚介所》的宣传物料之中,观众几乎很少看到传统二次元,也就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为代表的亚文化要素。

以二次元为卖点的B站,却没有在首档相亲节目《90婚介所》里贴上这一标签,着实令人感到迷惑,但结合B站近年来加速破圈的“泛二次元”操作来看,B站渐渐摆脱ACG要素的束缚,是一件早有布局的事。

不过,虽然ACG爱好者人少事儿多,但毕竟是B站最早期的支持者,跟“二次元”告别,无疑于跟基本盘撕破脸,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她经济”很香,B站吃不到

虽然“90”这事儿上有点尴尬,但不要紧,B站这部《90婚介所》还有另一个卖点——女性视角。

《90婚介所》在节目简介里如此写道:“节目以女性为主视角切入,通过游戏化的试恋闯关,与多位男性相互了解,寻求自己心仪的伴侣。”节目的目标人群昭然若揭。

多位男嘉宾并不是“90后”

近年来,女性消费群体备受市场关注。女性互联网用户规模、线上消费能力以及线上消费意愿增长明显。

《90婚介所》也瞄准了这一红利,标榜“女性视角”,在节目设计上做出了一些改变。和传统相亲节目多位女嘉宾对一位男嘉宾不同,《90婚介所》选择了所谓“颠覆性”的设计,改成了多位男嘉宾对一位女嘉宾。

不过从实际意义来讲,这个设计和节目女性视角的初衷其实是有些违和的。像是国民级相亲《非诚勿扰》在使用多位女嘉宾对一位男嘉宾的设计时,打出的口号便是“女权至上”,让多位女嘉宾对上场的男嘉宾发表自己的看法,宣扬自己的观点,体现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而反观《90婚介所》,看似是给了女嘉宾“后宫选秀”的机会,然而被了解的、去展示自我的反而是男性。如此看来,《90婚介所》采取了和《非诚勿扰》相反的一女对多男的设计,其实反倒是让女性成为了被多位男性嘉宾评头论足的焦点。

UP主经济,B站也难以复制

虽说“90”概念暧昧模糊,女性视角的节目设计略显微妙,备受期待的ACG要素更是无处可寻,但B站《90婚介所》还是拿出了其不同于传统相亲节目的一大亮点——养成UP主。

目前,除了几位本就在B站开设有账号的UP主嘉宾外,节目剩下的男嘉宾也全部在B站开设了账号,并发布了宣传短片。目的也很明显,就是想在节目播出后,将嘉宾的粉丝们迅速引流至这些账号,最终将素人转化为人气UP主。

如果B站能够高效稳定地“量产”腰部乃至头部UP主,一方面能完善UP主经济的生态链,而另一方面,在UP主翻车后,B站也能更果断、迅速与之切割,并且以可重复性的、成熟的流程培养相应领域的UP主取而代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

当然,UP主作为内容创作者,要B站开个班来养成UP,给他们补习怎么蹭热度、抓财富密码,这操作显然是行不通的,既费时费力费钱,又不一定能看到成果,还可能导致平台内容进一步同质化。

不管怎样,《90婚介所》上线已无退路,至于开播之后,这些素人嘉宾的账号将会扭转局势一飞冲天,给B站带去新鲜的人气UP主,还是直至节目结束依旧不温不火,让B站白糟践一波宣传物料,关注B站的资本也许比观众们更加好奇。

猜你喜欢

账号设计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给骗子汇款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