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美南湖烟雨迷蒙展新颜

2021-09-08孙晓杰萧洁芬

浙江林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绿道南湖树种

孙晓杰 萧洁芬

近年来,南湖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写好“增绿化、优生态、保资源”三篇文章,如今的南湖,抬头见绿,出门即景,满目绿树碧水,处处鸟语花香,森林建设为“美丽南湖”增添了最动人的生态底色。

2018年以来,南湖区作为嘉兴市创建单位的重要成员,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首善之区”的使命担当,奋力突破平原绿化瓶颈,形成独具江南特色的平原绿化景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力争当平原地区创建森林城市“重要窗口”示范区中的最精彩板块。

凝智聚文 全域森林规划添活力

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总体规划》为引领,围绕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和南湖区实际,高标准、高水准、高站位,打造具有南湖特色的绿色底色。

坚持规划引领。坚决守住规划红线和生态绿线,规划是红线,不能改变、不能突破;生态是绿线,规划到哪里,绿化就要覆盖到哪里。坚持“适地适树、速生速绿”,大力营造适生树种、乡土树种和速生树种,形成规模绿化景观效应;坚持“生态优先、水绿交融”,实施生态水网绿化工程;坚持“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加快村庄宜林地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带建设步伐。

注重惠民理念。将绿化苗木、特色林果、休闲林业、生态旅游等相融合,实施立体综合开发,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和生态财富;将森林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相融合,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植绿美村、建绿兴村的目标;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相融合,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强力推广,为林农增收作贡献。

弘扬文化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相结合,大力弘扬具有南湖特色的蚕桑等地域文化,加强森林文化体系工程建设;与弘扬林业生态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古树名木、森林乡村等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与弘扬森林保护相结合,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将森林资源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凝心聚力 全域森林建设展新貌

南湖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对公园、游园、道路景观、主要节点及风光带绿化,按照不同建设标准,打造各自独具江南水乡魅力的绿化景观,提升南湖大花园美丽形象。

实施公园“提景”。按照“补绿、增花、添彩、提景”的思路,以“出门即景、处处见绿、四季有花、全民乐享”为目标,合理布局新增公园绿地,精准提升南湖区城区绿地质量。通过扩量增绿、种植彩叶树种等措施,改造城区公园和绿化广场,重点提升的凌公塘公园已成为人们在繁华城市中的心灵栖息地,是附近居民健身运动的不二选择,也是他们心中“最美丽的跑道”之一。

推进绿道“提质”。在现有休闲绿道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绿道的实用性、便民性、生态性,推进绿道增量提质。生态绿道建设承载着南湖区的生态调节、景观营造、休闲游憩、文化传承、健身等多种功能,而南湖区的绿道健身更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临水而建,让走绿道的人在美景中健身,流连忘返。经过近三年提升,270多公里的绿道被充分串联,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推动道路“提亮”。以城市出入口、入城大道、城乡连接线、环线路等城市主干道路为重点,科学合理配置行道树及路侧绿化带、道路隔离带植物,形成识别性强、艺术美感好、季相色彩丰富的城市特色景观带。亚太路、广益路、由拳路等景观大道,各城市出入口、主干道交叉口、传统街区等节点设置了精致节点花境,通过主题花境,实现移步异景的景观效果,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增花、添彩”。

开展河道“提绿”。以“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水和谐”为目标,开展河道水岸绿化,营造生态绿色长廊,进一步增加临湖临水绿量,构建水绿交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2018年以来,全区河道绿化造林面积30.37公顷。凌公塘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九里港等河道被评为市级“乡村美丽河湖”。

强化乡村“提升”。充分利用农村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拆违地、庭院地,种植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景观优美的彩色树种、容易生长的乡土树种,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村庄公园和农田林网改造提升,突出“一村一树”“一村一品”特色。成功创建“一村万树”示范村6个、推进村34个;美丽乡村精品线3条,精品村4个;3A级景区村庄3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3个,国家森林村庄2个。

凝气聚财 全域森林产业焕新春

营造人人关心森林建设、人人参与森林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布局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林业发展新格局;培育林业生态经济,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增强参与氛围。大力弘扬义务植树,2021年承办的“红色传承、绿色希望”义务植树暨全省珍贵树赠苗植树活动启动仪式更是将全区义务植树氛围推上了新高潮;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进行调查研究,落实保护措施,將全区187棵古树名木编印出版——《南湖区古树名木》;2020年圆满开展了全区创森摄影大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了解森林建设。

布局新兴产业。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适生的林木新品种,加大“珍贵树种”送苗下乡力度,赠送浙江楠、枫香、榉树、南方红豆杉等珍贵树种4万株;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种苗花卉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推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世合蝴蝶兰获评第13届国际森博会金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林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森林休闲养生示范点。

推进生态转化。着力促进林业、花卉产业发展与旅游开发融合,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平原森林景观;将林业发展与自然生态教育相结合,永红村的田间自然学堂成了学生亲近自然、开展研学活动的好去处,而神润斋鲜花基地获得2020年度省级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称号;开发观花、赏花、花技研习、亲子养花等休闲体验项目,涌现出了如凤桥王祥里、新丰竹林等网红打卡点,提升了乡村热点、卖点,林农收入大幅提高。

猜你喜欢

绿道南湖树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南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南湖早春(节选)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成长的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