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9-08李英
李英
摘 要:目的 评价和分析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障碍及心理状态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5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门诊就诊的132例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系统化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更年期妇女提供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使其睡眠障碍及心理状态获得有效改善,可显著提升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
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等,存在情绪波动大、入睡困难以及醒后难以入睡等特征[1]。部分女性同时存在性欲下降、盗汗、潮热以及月经紊乱等表现,甚至会对其神经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病情反复对女性身心健康可产生极大的危害并导致其睡眠障碍加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有必要为更年期女性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本次研究随机选取在医院门诊就诊的132例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分析其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5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门诊进行诊疗的132例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所选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59岁,平均年龄(52.34±3.21)岁;更年期持续时间3~15个月,平均持续时间(5.34±0.78)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52.29±3.07)岁;更年期持续时间3~16个月,平均持续时间(5.29±0.75)个月。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失眠抑郁、易紧张激动、阵发性潮热、情绪波动大等类神经衰弱症状群。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理障碍史、失眠病史者;②合并心肾肝肺等严重躯体性病变者;③不具备正常沟通或者理解能力者。
1.3 方法
患者就诊或者复查时为其提供护理干预,也可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平台消息推送、分发健康教育宣传册以及上门随访等方式进行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等并积极配合雌激素替代治疗;给予其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更年期健康知识;明确其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为其提供生活指导,鼓励患者科学作息、合理饮食。连续护理1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系统化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以及严重程度,以便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②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通过肢体接触、眼神交流以及语言沟通等形式给予其鼓励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疑惑和不适,护理人员需及时做出回复,对患者处境表示认同,使其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有利于拉近医患距离;③鼓励患者家属为其提供心理、生活以及经济等多个层面的支持,减轻其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④加强健康宣教以加深患者对更年期常见症状等知识的了解,掌握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并学会控制情绪;⑤鼓励患者日间适量活动,既能够改善心理状态,还可消耗多余精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⑥为患者提供穴位按摩指导,睡前按摩神门、晴明、足三里、印堂以及太阳等穴位,时间为15~30 min/次。连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所选患者心理状态,包括焦虑及抑郁等情绪改善情况,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绪,无焦虑:评分<7分;可能有焦虑:评分≥7分;肯定有焦虑:评分≥14分;有明显焦虑:评分≥21分;严重焦虑:评分>29分。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无抑郁:评分<8分;可能有抑郁:评分≥8分;肯定有抑郁:评分≥20分,严重抑郁:评分>35分。②对比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所选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睡眠情况评估,总评分为21分,评分越低则睡眠质量越高。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总评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后患者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患者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討论
更年期妇女机体内分泌功能降低,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容易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研究显示[3],更年期女性失眠概率约为70%,以入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以及易醒早醒等为主要表现。睡眠异常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身心健康可造成危害,不良心理状态进一步影响其睡眠质量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生活品质下降,此外,还会影响影响家庭和谐及稳定,广大患者出现肥胖、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病症的风险也显著升高,极大的损害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4]。
为更年期女性提供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系统化护理更加强调护理干预的整体性、规范性、持续性,注重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并改善其身心健康。心理支持有助于使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得到减轻,提供其心理舒适度并改善其心理健康;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明确更年期属于女性必经心理过程,同时了解更年期常见不良反应,如情绪波动大以及睡眠障碍等,可有效减轻其恐惧感及焦虑感;适量活动能够放松大脑,促进脑部血液流通,增加大脑供氧及供血,对于调节其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大有裨益;穴位按摩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5]。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其家庭和谐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史樱,金凤羽.800例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4):6217-6218.
[2]林小兰.综合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6):806-809.
[3]陆艳双.综合保健方案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实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3):445-446.
[4]胡尔西达·阿吉.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医生,2018,24(33):324-325.
[5]陈华燕.1200例女性更年期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08-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