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悲正如冬风冷

2021-09-08殷建坤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1年8期
关键词:社戏紫藤萝景物

殷建坤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有这样的描写: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一段经典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故乡的萧条、冷落、荒凉,为“我”回故乡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氛围,暗示着“我”此次的故乡之行将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程。

叙事类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景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某种气氛,营造某种氛围,为文章定下感情的基调,也可以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人物命运,还可以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可以暗示或者揭示主旨。托物言志类的文章中,恰当的景物描写则为“言志”提供了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描写景物呢?

景物描写是文章的一部分,要根据文章的需要来确定写不写和写多少。

托物言志类的文章,需景物描写,但要抓住特征简笔勾勒。《爱莲说》中,作者描写莲只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十六个字,如果工笔描绘,则会喧宾夺主。

借景抒情的散文则需比较多的景物描写。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中都有大段的景物描写。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篇文章,作者就是要借助紫藤萝来表达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之后释然、轻松的心情,因此景物就必须工笔细描,用富有诗意的笔触来描绘,并且辅以美好的想象。

即使同为小说,不同的文章,景物描写也不一样。《孔乙己》中故事发生在“咸亨酒店”,故而不需要大段的景物描写,所以小说中只有一句话交代: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这段文字极其简练,既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还暗示了孔乙己的命运。

而《社戏》中“我”去看社戏,发生在晚上、户外,因此要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如愿以偿去看社戏的快乐与激动,就可以大段地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看戏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于是“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如何避免过多的心理描写导致文章太过虚幻?最佳的选择当然是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不同于摄影、摄像。摄影或摄像,只要景物进入镜头,就都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写作则不然,作者要对进入视野的景物进行取舍,精心选取最有表现价值的景物来写。以鲁迅《故乡》为例,其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只选择了“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天上除了“金黄的圆月”,有蓝天吗?有白云吗?有稀稀疏疏的星星吗?“海边的沙地”除了“碧绿的西瓜”还有细长的藤蔓吗?有阔大的瓜叶吗?还有小鸟飞、小虫鸣叫吗?应该有的,但是作者统统不写。为什么?因为过于细碎的景物描写,会不恰当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景物描写上去,而少了对这个环境之中的小英雄闰土的关注。景物描写,只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让可爱的小英雄闰土更加可爱而已,过多的景物描写,就会适得其反。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它只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不能没有景物描写,但不能有过多的景物描写。

以《老山界》為例,为了表现山路的陡峭艰险,从而突出红军将士的勇敢无畏,作者从两个角度来描写“之字拐”的山路,一是从山脚往上看,一是立足山路,往上看,往下看。因为立足点不同,所以看的景物有区别:

1.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2.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还可以运用“五觉三结合”的描写方法。“五觉”,指的是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多感官描写;“三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来描写乡村夜晚美好的景物: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月别枝”是视觉,“惊鹊”“蛙声”是听觉,“稻花香”是嗅觉。综合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有着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再以上面引用的《社戏》中的文字为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嗅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则是触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则是视觉,“似乎听到歌吹了”既是虚写,又是听觉了。

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要融进自己的感情。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感情状态一致的景色和词语。还以《故乡》开篇的景物描写为例,“我”回故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因此“我”心情是抑郁的,伤悲的。为了渲染这种情绪,作者开篇描写景物的时候,选择的是“阴晦”的天气、“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这其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阴晦”“冷”“呜呜”“苍黄”“萧索”“荒”无不给人带来悲凉的感觉。这一切,与语言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固定的感情色彩有关。

与之相反,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我”走出了悲伤,要“好好儿活”下去,虽是秋天,但他描写的景物是: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烂漫”等词语充分表现了史铁生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描绘色彩的词语“黄色”“白色”“紫红色”则让这希望与信心更加强烈。

运用修辞,尤其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也可以很好地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一颗小桃树》为例:

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由于运用“生灵儿”“慌乱”“瘦”“楚楚的容颜”等带有拟人色彩的词语,作者对小桃树的怜惜之情跃然纸上。

前文引用的《紫藤萝瀑布》中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比作瀑布,把花儿中最浅淡的部分比作“迸溅的水花”,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就在贴切的描写之中表现了出来。

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借助想象与联想来表达情感。

以《土地的誓言》为例:

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段文字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借助想象,表现了东北土地的美丽、富饶,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热爱以及收复被侵略者侵占土地的决心。

景物描写,是写作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描写方法之一。正确并且恰当地运用它,对于写好作文是有很大意义的。

猜你喜欢

社戏紫藤萝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紫藤萝瀑布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
景物描写要准确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