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喉镜对急诊科心肺复苏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2021-09-08王桂贤苏奕强杨晓燕
王桂贤 苏奕强 杨晓燕
气管插管是抢救心跳骤停(CA)患者的重要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由于CA 可随时随地发生,插管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且受到患者体型肥胖、医生插管经验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经直接喉镜插管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1]。及时、清晰暴露声门是成功完成气管插管的关键,而可视喉镜可为医生提供更为清晰的气道图像,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患者解剖结构等因素对气管插管造成的不利影响[2]。本研究探讨可视喉镜对急诊科心肺复苏(CPR)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①急诊救治,经心电图证实为CA,且具备气管插管指征者;②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严重颈椎损伤、口面部严重创伤或者畸形、口咽部恶性肿瘤或手术等影响气管插管术操作者;②严重喉头水肿、异物梗阻等具有明确气管切开指征者;③家属拒绝接受气管插管术者。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符合研究要求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4-82 岁,平均年龄(63.6±14.2)岁;体重(68.2±15.0)kg,身高(175.6±20.8)cm;病因:心血管病23 例,呼吸系统病10 例,神经系统病7 例,消化道出血、药物中毒各5 例,开始CPR 时间15-45 s,平均(29.9±2.9)s。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4 例;年龄33-80 岁,平均年龄(61.8±13.1)岁,体重(66.8±19.5)kg,身高(175.0±18.5)cm,病因:心血管病25 例,呼吸系统病9 例,神经系统病6 例,消化道出血、药物中毒各5 例,开始CPR时间15-40 s,平均(29.7±3.1)s。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P均>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给予行气管插管术。首先采用面罩通气5 min 以提高患者机体的氧储备。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头端,调整头部位置,使口、咽、喉处于同一轴位。以一软枕垫高患者头部,推其前额以使头部后伸。操作者右手推开下颌,使患者张口。(1)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Glidescope GVL 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开启可视喉镜视屏,左手持可视喉镜,经右侧嘴角轻柔置入口中,注意避免喉镜片伤及门齿。逐步向左前方推进,看到会厌后,喉镜镜片于会厌处上提。显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经右侧口腔置入,对准声门插入气管导管至适当的深度。退出喉镜、放置牙垫、固定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继续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2)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者经患者右侧口角置入直接喉镜,逐渐暴露悬雍垂、会厌、声门后,将气管插管插入声门适当深度,余操作同观察组。根据造成CA 的病因进行积极抢救处理,且上述操作均由同一抢救团队负责完成。
1.3 观察指标 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动脉氧分压(PaO2)的变化;插管及CPR 成功率、存活率。插管用时:喉镜放入口腔至接上呼吸机的时间。插管成功标准:气囊通气肺部听诊可闻及双侧呼吸音,且呼气时导管壁出现雾气。复苏成功标准:①瞳孔缩小、睫毛反射恢复;②肌张力增加、出现自主呼吸等脑组织功能恢复的表现;③心电图示恢复自主心律;④紫绀消退。存活标准:存在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环,存活超过24 h 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对比(n=50)
2.2 两组插管后MAP、PetCO2以及PaO2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插管后MAP、PetCO2以及PaO2比较(n=50,±s,mmHg)
表2 两组插管后MAP、PetCO2以及PaO2比较(n=50,±s,mmHg)
注:与同组插管后10 min 比较,*P<0.05;与对照组插管后10 min比较,#P<0.05;与对照组插管后30 min 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后10 min插管后30 min插管后10 min后插管30 min MAP 79.80±3.82#86.19±4.13*△77.06±4.21 83.22±3.51*PetCO2 8.71±1.76#13.65±2.51*△6.60±1.73 8.83±1.49*PaO2 57.55±4.51#63.30±4.96*△55.31±3.43 59.75±3.77*
2.3 两组插管及CPR 成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插管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对比[n=50,例(%)]
3 讨 论
3.1 普通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低 通过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可为CA 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和一定压力的通气,提高呼吸道通气和换气的效率,可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等导致CPR 失败的发生[3]。气管插管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且患者局部的解剖情况、呼吸道分泌物、患者体位等多种因素,均可显著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临床医生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该技术。研究报道,即使是高年资医师,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2%,而低年资医师则仅为30%[4]。可视喉镜的前段配备后清晰度高且防雾的摄像头,可将采集的图像传输并放大投影于屏幕上,使医生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咽喉部组织结构的情况,便于暴露声门和完成气管插管。
3.2 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可视喉镜不仅可提高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缩短声门暴露时间和插管用时,而且可显著减少因气管导管误入食道、声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5,6]。抢救CA 患者的各个环节衔接十分紧凑,任何环节的延误均可降低抢救成功率。困难气道、声门暴露不佳等因素,均可延长气管插管的时间,且盲目插管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可导致患者牙齿、气道的损伤,影响抢救质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插管后10 min、30 min 的MAP、PetCO2、PaO2均获得了较对照组更好的改善。PetCO2是心输出量的辅助评估指标,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PetCO2的明显改善提示心输出量显著增加,且MAP、PaO2明显提高,有助于机体脏器灌注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CPR 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可视喉镜的应用在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同时,可有效提高CPR 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8]。观察组的存活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少有关。
综上所述,可视喉镜可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建立人工气道,且减少插管相关性损伤,有助于改善急诊CPR 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