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选文方法

2021-09-07刘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刘丹

摘要:群文阅读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兴起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实践。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尝试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灵活地按照内容、体裁、作者等不同标准进行文与拓展,以探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的选文方法。

关键词:选文方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57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它是新课程理念下,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说是对点考察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可见,群文阅读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效的群文阅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语文的乐趣。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选文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小学、中学语文教育针对群文阅读进行了许多教学尝试和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选文的挑选比较费时费力,选文的难度也不容易把握。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尝试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选文方法进行探索。

一、按内容选文

内容是文章的灵魂,没有内容的文章,是空洞的。我们在学习教材上的文章的时候,按内容来进行拓展,有助于对同类的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荷塘月色》为例,在选文时,便可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古往今来写荷、写月的优秀诗文,让学生能感受不同时空中关于荷与月的景色,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以荷为例,可以让学生回顾汉乐府中的《江南》,感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景;颂读唐诗中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重温周敦颐的《爱莲说》,再次体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跟随杨万里去到夏天的西湖,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周邦彦一起,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关于月的诗文,俯拾即是。皎洁的月色下,除了朱自清漫步荷塘边之外,“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张若虚的月下之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怀人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思乡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写景的月。明月何皎皎,千古情悠悠。这些内容,既是对课文的补充,又能反过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而,按内容选文,集中阅读,不失为群文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二、按照体裁选文

无论是部编版还是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各单元基本是按照文章的体裁进行编排。以部编版必修上册为例,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的诗词名作,包括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等作品。显然,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以体裁为中心,选取相同体裁的文本而构建群文进行大量补充。如此,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某一文体特征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对该文本的阅读能力。

再如,在教史论文时,可以将《阿房宫赋》、《过秦论》、《六国论》结合起来,通过比较阅读,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论证结构和方法,总结史论文的文体特点等。具体来看,《阿房宫赋》是先详细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宮中生活的极度奢华,然后议论这种奢华带来的危害,指出后人应以此为鉴。《过秦论》则先详细地叙述秦国兴起、强盛及灭亡的经过,再在此基础上总结秦亡的原因,提出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六国论》在提出观点后也是从不同侧面引述史实,以证明观点,最后展开议论,强调要以六国破败故事为鉴。这种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史料充分,论据确凿,说服力强;而精当的议论又使文章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史论文,增强了自身对史论文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他们明确史论文和其他形式的文章的区别,从而增强他们的文本鉴赏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选文教学时,可以按照相同体裁选文,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有焦点、有广度、有深度的阅读,从而促进他们阅读技能和阅读素养的提升。

三、按作者选文

纵观中国文学,优秀作家比比皆是。他们笔下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教材上只是涉及一二。为了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全面的认识,需要大量扩充他们的其它篇目。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的第二单元,从体裁上讲,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宋词。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选取了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各两首词。毋庸置疑,每首都是经典,但这也不过是宋词的沧海一粟。

从风格上说,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从时间上看,柳永和苏轼是北宋词人,辛弃疾和李清照是南宋词人,他们的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宋朝的生活,所抒发的爱国之情,离愁别绪;描绘的市井俚俗,也非常具有典型性。

但柳永的词,除了教材上的《雨霖铃》、《望海潮》外,《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鹤冲天·黄金榜上》等,适合作为涉猎的群文。同样,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超然台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送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武陵春·春晚》、《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点绛唇·蹴罢秋千》,都适合集中赏析,群文阅读。

若果欲窥词之全貌,须弄清其来龙去脉。除上述词家之作外,唐之白居易、李白、温庭筠、张志和;五代的李璟、冯延巳;北宋的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秦观、范仲淹、周邦彦、贺铸;南宋的岳飞、姜夔、张孝祥、吴文英、蒋捷、吕本中、刘克庄;清代的纳兰性德等人的词,不可不诵读一二。所以,按作者选文,从名家大家作品入手,精选名家大家作品而集中读之,亦是实现群文阅读好方法。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贵在有文可读,贵在归类联读。因此,按照既定的价值尺度选准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灵活地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选文与补充拓展尤为关键。而按内容、体裁、作者等不同方式进行选文与拓展,从纵向与横向等不同的层面,建立起了知识脉络,有条不紊,博而不乱,既尊重了教材,又丰富了教材,是实现高效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 健.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2]申文博.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观察(下旬),2019,008(003):3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510520)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