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2021-09-07王秦
王秦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江苏是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科教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重大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职责使命,更加珍惜和更好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和制造业发达优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基点,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上作出先行示范,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增强创新发展动能。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合全省优势资源和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研究编制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更加重视发现和解决经济发展、生产实践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依托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组织实施一批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与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势地区共同设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前沿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强重大科技任务组织,进一步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建立战略产品牵引、重大任务带动的科研组织新模式,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探索实行“赛马”制,加快形成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科技攻关体系。
培育國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坚持使命导向、任务导向,加快建设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3大省实验室为基础、以10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以N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桥梁的“1+3+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着力在江苏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1”,就是高质量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按照“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开路先锋、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关键枢纽、深化科教融合改革的示范样板”的新时期定位,实施省产研院改革再出发工程,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3”,就是高标准建设3家省实验室,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汇聚培育全球顶尖研发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力争取得更多的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10”,就是高起点建设10个技术创新中心,在深入推进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布局建设10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形成强大的共性技术持续供给能力。“N”,就是探索建设N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选准优势特色领域,探索在高校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平台,着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交叉领域创新,研发产业发展急需的自主创新产品和工程技术。
实施“双碳”科技支撑行动,引领低碳绿色发展。锚定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绿色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尽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制备工艺,加快催生新兴应用场景,率先在全国作出引领示范。加快建设低碳领域重大创新平台,聚焦太阳能光伏、钢铁低碳发展等江苏优势产业领域,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部署,平台、项目、示范工程一体化配置,努力为依靠科技创新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率先实现碳达峰作出探索。推动建设农田气候变化模拟科学设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等重点平台,提供全方位低碳绿色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推动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徐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探索创新引领资源枯竭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组织国家高新区实施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开展绿色发展“十百千”示范工程,争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创新基础制度。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和动力。完善科技资源统筹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整体优势和强大合力。完善创新企业培育机制,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协同,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提升我省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开放协同创新机制,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重点建设跨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区域统筹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群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做实一体化工作推进体系,发挥好苏南高新区发展联盟作用,构建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壮大“一区一战略产业”,统筹推进建设沿海科技走廊和沿江产业技术研发带,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完善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强化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分类评价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科技将帅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调整并举,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和用好人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战略科学家培养,依托重大科技工程,以基础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为导向,统筹平台、项目、人才、资金,探索“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重点选拔和培养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善于整合科研资源的“帅才型”战略科学家,带动形成一批多层次、多领域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培养办法,加快建设一支以35周岁以下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探索青年人才长周期考核,鼓励青年人才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努力实现重大突破。提升人才服务激励能级,放宽急需紧缺外国高端人才和优秀外国青年人才来苏工作许可和人才签证标准条件,全面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式办理,高质量建设外国专家工作室。探索建立以价值和贡献为导向、以市场认可为基础的人才、企业贡献奖励机制,努力营造促进人才集聚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