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
2021-09-07刘花
刘花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和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的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增加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在投资时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缺乏完善的问责制度,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难以分清责任。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基本上集中在高层,一般职工难以参与投资决策,决策者主观判断可能影响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对于准备投资上线的项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严格的审批流程,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败。从而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不能收回国有企业投资时,其财务风险会急剧增加。
(二)成本费用支出大,盈利能力差。一些国有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处于初创阶段,盲目的扩张,其子公司的前期启动资金主要是依赖集团对外融资贷款,子公司占用集团的资金成本高、集团的财务费用大。一部分子公司未开展实质性经营业务,另外一部分子公司的投资项目属于保本微利项目,体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盈利能力差。
(三)资产负债率过高。国有企业一般发展规模较大,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通常会通过集团授信贷款來解决燃眉之急。国有企业的贷款金额在逐年的递增,盈利项目少、财务费用大,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存在违约风险,甚至使一些国有企业陷入破产清算。
(四)资金流动性较弱。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利益,才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便无法正常的运转,这种局面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必然危机企业的生存。国有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存货占资产总额比重大、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大、现金周转率低等指标都体现出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弱;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时可能导致发生财务危机。
(五)对外担保问题严重。一些国有企业为其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融资,提供大额担保,导致企业或有负债规模扩大,则使自己在融资时也会受到限制,如果未来被担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恶化,则国有企业就将面临代偿风险,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六)财务管控效果不佳,信息化有待完善。一是财务数据上报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财务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二是子公司财务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且一人多岗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财务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有些国企集团与子公司均使用单机版财务软件,集团不能及时掌握子公司财务运行情况,有些子公司存在信息传寄层层递减、管控不力的现象。
国有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1.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一是建立综合性的科学风险预防体系,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性质,科学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二是明确界定国有企业的关键性指标,重点关注的财务管理指标有现金流、库存商品、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等科目。三是建立财务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区分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
2.全面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一是投资项目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提前做好风险预防准备,根据情况做好解决一系列突发问题的紧急方案。如果超过风险评估指标,就应对项目风险加强预防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尽量规避风险。二是主动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市场数据,分析市场上的综合数据信息,结合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现代化的先进国有企业,积极扩大信息交流范围,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二)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1.完善子公司的奖惩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在明确目标和责任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奖惩办法,有效激励项目扭亏工作的开展,建议扭亏目标与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层的薪酬绩效考核相挂钩,确保完成年度各项指标。
2.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和项目精细化管理。一是对于未开展实质性经营业务的子公司,要加强业务整合和市场开拓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大力推进已开工项目工程进度,加强跟踪落实,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二是对于持续亏损的子公司,要加大推动已开工项目的工程进度,加强跟踪落实,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3.多措施降低成本支出。国有企业集团及所属子企业要深入分析各项成本构成,量身定制降本增效的具体方案,分解细化指标,层层传寄责任,逐项落实到各部门,强化考核兑现,确保成本费用大幅下降。
(三)降低资产负债率。
1.国有企业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机制,对项目的进展程度进行动态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进行反映。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比率,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的充足资金。
2.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降低子公司占用集团资金成本,减少贷款金额来降低资产负债率。一是子公司从集团本部借款,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按期给集团支付利息费用,减轻集团的财务压力。二是子公司应尽快培养造血功能,提高自身融资能力,满足公司经营发展所需资金的筹资需求。
(四)提高资金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
1.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国有企业应加强项目的动态跟踪,确保前期应收账款及时回款;各部门及子公司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已签合同或协议的项目进行梳理,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客户有效沟通,确保各项目资金能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及时回笼。
2.优化资金流动性,将有限的资金尽可能用于更有前景或收益快的优质项目。以效率和市场为中心,积极扩大业务规模,加强大型项目投资,开发与运营的综合管理,创建业务反馈机制,实现项目与收入的合理匹配,增加公司的收入来源和现金流量,并提高其造血能力和管理资本的能力,以消除公司债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
(五)加强对外担保管理。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债务风险并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企业需要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同时严格监督管理外部保障措施的实行。一是严格控制担保总额,通常外部担保总额不应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并且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担保。二是在担保过程中增加第三方提供的信用担保。可担保的资源包括土地,房地产等,以确保第三方的担保价值将大于全部担保总额。三是加强对担保风险的控制,评估组应动态评估被担保公司的现金流量,信用和财务状况,合理调整担保力度。四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外担保事项需经过集团会议通过和联签,国企负责人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前,需向国企监管部门履行报批制度。
(六)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控力度。一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根据国资监管平台要求,加快更新集团财务信息系统,提高集团对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汇总、审核及财务信息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缓解财务人员配备不足,财务信息平台能把财务人员从大量、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降低对子公司的财务检查、审计、监督等的人员成本。三是利用财务信息手段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集中归集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快速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