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财政支农管理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2021-09-07李丽君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7期
关键词:支农财政高质量

李丽君

伴随着时钟滴答作响,我们与“十三五”挥手作别。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接受了《当代农村财经》杂志的专访。沈磊表示:“十四五”期间,浙江财政支农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支农改革,着力构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当代农村财经》:“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财政在支农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沈磊:“十三五”以来,我省财政支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保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财政保障重点,不断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有效发挥财政对“三农”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突出重点,大力支持“三农”发展。在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6-2020年,省财政累计安排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366.2亿元,重点支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和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开展山塘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面上水利建设项目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累计新增强排能力954立方米/秒、加固干堤414公里、新增水库库容2.7亿立方米,流域洪水调控和水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圆满收官,全省农村达标人口覆盖率超过95%,水质达标率超过92%,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目标;全省完成清淤3.7亿方,清淤整治河道2万余公里、湖漾130多个、池塘2万余个、山塘近2800座、水库550座,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16—2020年,省财政预算安排造地改田专项资金116.33亿元,重点保障“611”耕地保护工程、“152”耕地生态建设保护工程、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低丘缓坡、滩涂、农村建设用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继续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保护耕地进行以奖代补。支持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大力支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围绕支持特色产业,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创新强省农业科技示范试点,2016-2020年安排5亿元,支持10个示范试点县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整合省级以上产业类资金,重点支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累计安排省级补助资金4.5亿元,支持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累计安排省级规模种粮补贴资金25.27亿元,积极引导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此外,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实施31066行动计划,开展3030新农人行动计划和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试点工作,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設,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2016-2020年,省财政累计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4.80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等,全域推进美丽乡村“五美联创”,培育美丽庭院60万户、特色精品村4500个、A级景区村庄4876个、示范乡镇300个、乡村风景线500条、美丽乡村示范县23个,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一域一特色”的全域美。

在着力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方面。2016—2020年,累计下达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6.4亿元,支持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出台“两山(一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奖补政策,2017—2019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8亿元,采取竞争性分配,择优确定12个县市区作为扶持对象,重点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

二是深化改革,完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在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方面,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善农业农村投融资体制。提请省政府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

在建立多元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方面。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2018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保障的要求,在省农业基金基础上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截至2020年底,省乡村振兴基金累计认缴出资47.31亿元。积极推进金融支农新模式,不断完善全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目前,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公司担保余额39.8亿元,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落实乡村振兴绩效奖补政策方面。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乡村振兴绩效提升奖补资金,聚焦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以乡村振兴工作实绩为导向的激励奖补机制,充分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深化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

《当代农村财经》:请您分析一下当前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宏观形势。

沈磊:首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其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省继续走在前列的重要任务。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我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改革任务。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这些政策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代农村财经》:当前浙江省在财政支农管理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沈磊:我认为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1.财政支农资金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可用财力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随着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各方面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公共财政可用财力又比较有限,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丽乡村、水利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运维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保障运维支出迫在眉睫。2.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不充分,特别是跨部门整合难度大,资金使用效益还不高。在确保加大投入保障的同时,要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完善资金分配管理体制机制,除保障基本需求外,要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对涉农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作进一步改革完善。3.财政支农重点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范围和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已经对“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投入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数字化应用、绿色化发展、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还有所不足。十四五期间,在建设和保障好现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拓宽支农范围,打通“最后一公里”。4.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脱贫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快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还是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支持力度。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还很大,要进一步完善精准帮扶政策措施,保障低收入农户同步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

《当代农村财经》: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浙江财政支农管理在“十四五”期间都有哪些计划?

沈磊:今年6月份发布的浙江财政“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四个主要目标和六项重点任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浙江财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智治财政建设稳步推进,财政资源统筹能力进一步强化,基本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地方财税体制,财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对于支农工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财政支农改革,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着力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保障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总体目标是:“十四五”期间财政支农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全省财政支农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以人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花园式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基本建成。农民收入水平保持领先地位,精准帮扶机制更加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构建,人才、土地等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和目标,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

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加强财政支农投入保障,重点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制度体系和跨部门的项目资金安排会商机制,探索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加强支农投入金融创新,构建多元担保机制,支持打造引领性、标杆性的农业农村项目,促进全省“三农”高质量发展。

二是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1.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重点结合我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施,集中财力支持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向乡村延伸,全力支持促进数字经济新技术、新设施、新业态在乡村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和转化,着力推动乡村智慧化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2.支持质量强农绿色兴农建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生猪增产保供稳价,着力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远洋渔业发展扶持力度,推动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引导推动“肥药两制”管理有效落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应用,支持推广全程标准化绿色生产。积极支持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养殖,调整优化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3.支持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围绕加快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方向,调整优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4.培育创业创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引导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带动各类资源、技术进乡村,提高农业农村治理水平。

三是支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支持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长效维护机制,努力推动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继续走在前列。推动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同质饮水。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试点,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及美丽河湖建设,促进河湖水质提升和岸带产业发展。继续支持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深入挖掘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提升村落风貌。

四是支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支持实施海塘安澜工程,支持病险海塘修复,提高海塘建设标准,增强防台御潮能力,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生态绿色、功能融合的海塘工程体系。继续推进百项千亿重大工程建设,支持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等,提升我省五大江河防洪能力、五大平原排涝能力以及山区小流域防洪能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气象灾害监测设施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创业增收和带动增收,扶持發展产业扶贫项目,培育一批能促进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支持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巩固提升行动,增强村级自我保障服务能力。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完善山区26县财政支持政策,深入推进山海协作,持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是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按照全过程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全面梳理各项涉农资金,补齐涉农资金管理政策短板,及时修订相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财政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规范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模式,完善涉农资金管理政策体系。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强农林水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财政涉农资金的均衡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支农财政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