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捉妖师”张云:十年打造中国“妖怪大辞典”

2021-09-07李蕊娟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张云妖怪日本

李蕊娟

童年聽着奶奶的“鬼故事”入眠

80后张云,出生在安徽灵璧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那时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孩子,农忙时孩子们自己找同伴玩,或是自己开发玩具玩。农闲时,老人都会给他们讲那些妖魔鬼怪的神奇故事。

小时候,张云最爱听奶奶给他讲妖怪,印象里最深的就是“田螺姑娘”。晋朝时,有个名叫谢端的人,很小就因父母离世成了孤儿,家中一贫如洗。有一天,他从地里耕作回来,发现桌上有香喷喷的饭菜,他颇感迷惑。

第二天,他就躲进家门口的篱笆里,偷偷看到底是谁在给自己煮饭。令谢端惊讶的是,他家水缸里竟爬出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原来,这女子就是水缸里那颗田螺的化身,田螺是这位农夫下田干活时捡回家的。盘问后姑娘不得不告诉他,自己是天上的白水素女,是天帝派她下凡专门为谢端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来的,并让他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生子,那时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如今她的身份已经暴露了,必须回到天庭去。

临走前,白水素女依依不舍地对谢端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壳里的稻谷都不会用完。”随后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雨,白水素女在雨水空蒙中飘然离去。数年后,谢端依靠勤劳的双手,日子好了,也娶妻生子,并当上了县令。为了感谢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为她立了庙,造了一座神像,名为素女祠,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

这美好而温暖的故事,让张云听得入了迷。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出妖精。”年少时,这句骇人的俗语,很多时候是奶奶讲妖精鬼怪故事的开场语。听到此语一出,张云就赶紧将小板凳朝奶奶身边靠。那时,奶奶给张云讲了很多特别有趣的妖怪传说,老人告诉他,这些鬼故事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张云最喜欢听的是“提灯小童”,曾缠着奶奶给他讲了好多遍。

这个故事说的是,明代有个姓张的老头,有一天晚上,从田野里回家。那天是个阴天,没有月光,田里坑坑洼洼的,要是走路不小心能摔出个脑溢血,可不得了!没想到,这时候前面突然来了一个小孩子,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他蹬蹬蹬跑到张老头的面前,笑着说:“爷爷,我来接你回家。”张老头心想:“我家族里好像没有这个小孩啊。”他牵着小孩的手,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小孩忽然不见了。张老头定睛一看,手里抓着的,竟是一把破旧的扫帚。他天天扫地用的。

好玩的是,有时张云对奶奶讲的这些故事极想听又有点害怕。想听,是因为非常刺激有趣;有点怕,是因为生怕听着听着,那恐怖的妖精鬼怪就躲在身后偷笑,甚至正对着你张牙舞爪。如《三打白骨精》《白蛇传》《山鬼》……

张云长大后才感悟到,中国的妖怪其实绝大多数并非令人恐惧的“吃人恶魔”,相反,有很多是非常善良可爱的。比如“提灯小童”,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老头用的扫帚成了妖怪,在朝夕相处中,妖怪对人产生了感情,它担心老人家夜里摔在田野里,于是化作人形去接他回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其实人和妖怪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可以相互慰藉、相互取暖的。

日本“妖怪”影响全球70%却来自中国

读大学时张云才知道,妖怪文化是中国文化绵延至今的一条重要脉络,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后来零星分散地记载成各类文字,最终形成志怪小说。比如《白泽图》,就是最早专门记载妖怪的著作。传说黄帝在巡狩时,在海边遇到了异兽“白泽”。它向黄帝详细介绍了天下的鬼神之事。后来黄帝命人将这些妖怪都画成图册,以示天下,并亲自写文章祭祀它们。这个图册就是《白泽图》。

渐渐地,张云就成了一位妖怪文学爱好者。经常在《民间传奇故事》《民俗文化》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他说,我国妖怪文化源远流长。先秦的《山海经》记载的妖怪充满了雄浑、浪漫的气息,半人半兽、多头多身,有吞天纳地之能。魏晋南北朝,干宝写的《搜神记》,是中国志怪文学的巅峰之作,那个时代的妖怪开始融入人类生活。清朝的《聊斋志异》故事曲折离奇,更是妖怪文学的绝响之作。

促使张云下功夫写出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妖怪的书,起因是一件小事。2010年他在上海参加一个规模很大的国际漫展,看到几个打扮成妖怪的动漫爱好者。张云走过去,跟几个年轻人聊了起来:“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妖怪啊?”一个女孩笑嘻嘻地说:“都是日本妖怪,姑获鸟、天狗、饕餮。”张云内心一震,觉得有点难过。因为这几只都是中国很早就创造出的妖怪,在古代的志怪典籍中都有记载。“在年轻人眼里,这些怎么全都是日本的了?”

张云知道,妖怪文化在日本非常兴盛。他们并不去探讨妖怪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是把它们当做一种文学去研究。不仅在学术层面,甚至还延伸到小说、动画、文创等各个领域。“像我们这代人,都是看日本动漫长大的,《犬夜叉》《少年阴阳师》《夏目友人帐》都是妖怪动漫中的经典之作,中国年轻人受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很大。”

张云说,从我国唐代才传入日本的妖怪文学,如今在这个岛国已经形成了大气候,由此产生的文学、漫画、绘画、影视作品不仅影响了全世界,也使得妖怪成为日本的文化象征名片之一。日本漫画和影视也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妖怪形象,比如犬夜叉、夏目友人帐、龙猫、鬼太郎等等。

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浴场里也出入着形形色色的各种妖怪。还记得“无脸男”吗?他又叫“无脸鬼”,是一只神秘的鬼怪。全身黑色,头戴一个白色面具,他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他跟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一样,渴望交到朋友。其实不少中国孩子都非常喜欢宫崎骏的这部动画片,喜欢这个鬼怪无脸男。

但是,有个非常令张云痛心的事实是:“虽然我们在日本文学、动漫中见到很多妖怪形象,其实绝大多数的日本妖怪都是来源于中国!”日本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除此之外的20%来自印度,剩下10%才是本土的妖怪。”

让张云倍感惋惜的是,在欧美国家,提起东方妖怪文学,人们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日本,而不是中国。就连许多的中国年轻人,都在津津乐道于日本妖怪。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日本的妖怪文化根植于中国。

张云说,在日本平安时代,人们相信“人妖共存”,白天的大街小巷是人活动的场所,到了晚上就会群妖现身。领头的“大头鬼”面目丑陋,身后跟随着众多鬼怪,所以称为“百鬼夜行”,后来就统指所有的日本妖怪。其实这个传说同样来源于中国,这个场景就是唐代的傩戏。傩戏也称为“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祭神驱鬼仪式。随着唐代宫廷大傩传入日本,这个祭司角色就被演化为妖怪统领。

他介绍说,“妖怪”一词出现于距今1800多年前,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在《山海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书中都有妖怪的相关记载。

张云认为,日本妖怪能传播得如此深入人心,离不开系统地整理,形成文化合力。而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为纠正人们“妖怪”最早源于日本的错误认知,张云决定写一本书——《中国妖怪故事》,把历代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妖怪都一一搜集起来,留下名字、画像,以及它们各自的故事等。他希望我们的孩子有一天能把这些妖怪的故事娓娓道来,告诉伙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妖怪,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妖怪。”

10年写书成中国“捉妖”最多的人

写作这样一本书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因为根本不挣钱,身边人都不理解他,也有不少朋友劝张云放弃,但是他没听。他就是很执拗地觉得,应该有人去做这件事。当时张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中国的妖怪们也好,神仙们也好,都被遗忘太久了,寂寞太久了。应该把属于我们中国的妖怪故事都写出来,把妖怪们的名字留下来。“姓名”对于妖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们遗忘了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在世上消失,不复存在。

从那时起,张云就像一个淘金者,花费大量时间,翻阅近300多部典籍文献,从远古时代的妖怪传说开始起录,到明朝时期妖怪与断案结合的小说大量出现,到清代妖怪又与推理密切结合,一个个传说,一本本集子,他收集、整理了所有跟妖怪有关的文字,并经过反复研读后,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花费大量时间翻译成白话文,朗朗上口且图文并茂。

张云同时参考各种民间传说、地方志等,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确保了故事来源的可靠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此外,他还把每一个妖怪的出处,都标注得非常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非作者杜撰,千真万确在古代某本或者某些书里出现过。

让亲朋好友意想不到的是,这令人讨厌、叫人恐惧的妖怪,竟然成了张云的爱宠,他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出各种各样的中国妖怪及其故事,将其编写成集,让妖怪们有一个可以共同栖息的文字家园。

因为经常是在晚上伏案做妖怪研究,书看得久了,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幻觉。据说当张云在写作的时候,他脑海里浮现了一个画面:一群长得奇形怪状的妖怪,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他身边,叽里呱啦地介绍着自己,并伸着头监督他把它们的故事记下来。当他敲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尽自己所能记录下那些被遗忘的妖怪的时候,仿佛耳边响起了妖怪们发出的欢呼声。

“在《中国妖怪故事》里,有可爱的妖怪,也有可怕的妖怪。总的来说,大部分妖怪是爱憎分明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害我,我必报复。”

张云说,其实“妖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书里,他把妖怪分为“妖、精、鬼、怪”四大类。妖:动物化成人形,即为妖。比如,在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狐妖。精:草木山石等有了灵气之后,就成了精。但是它们不会化成人形。鬼:死后魂魄不散,就是鬼。《画皮》记载的是女鬼披上人皮,化成美女,勾引人类男子的故事。怪:对于人来说,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在平常生活中几乎没见过的。

就这样,经过整整10年的努力,全中国1080只妖怪,都被张云记录在《中国妖怪故事》里。这本书共计635页,厚厚的一大本,它把妖怪分成五个类目,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按音序编排的,被专家称为中国首部“妖怪大辞典”。张云也被称为中国“捉妖”最多的人。

打开它,就像是走进了古人美丽又奇幻的想象中。有网友调侃说:“现实世界是乏味的,幸好書本里还有神奇的妖怪。”

该书2020年出版后,颇受读者青睐。日本《朝日新闻》评价,张云的《中国妖怪故事》是一本开宗立派的妖怪大辞典,填补了中国妖怪学的空白。

2021年秋天,该书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出版。身为作家和编剧的张云,也希望全世界更多的人,能关注到中国五千年来的妖怪文化。

猜你喜欢

张云妖怪日本
探寻日本
A Clever Bird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豪华墓地
日本神社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