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景观视角下余杭南湖古湖泊的营建智慧

2021-09-07张万荣

山西建筑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余杭文化景观南湖

郭 烽 张万荣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1 研究背景

1)传统湖泊水利工程的概述。传统陡湖作为传统湖泊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人工建造的传统水利设施之一。其建造最初是用于旱季输水灌溉和涝季调洪蓄水,既保证了传统农民生存环境的稳定,也提供了农耕生产环境所需的水源供给。传统陡湖在人与水的抗争、利用和发展的进程中,其美好的风景资源更成为当地居民物质与精神的寄托。在满足生存、生产、生活的价值追求下,当地的人们也逐渐发展出一套“官民合作”的水利工程营建管理智慧。

2)文化景观的研究视角。1925年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Carl Ortwin Sauer)首次将“文化景观”做了阐释:“由特定的文化族群在自然景观中创建的样式,文化是动因,自然地域是载体,文化景观则是呈现的结果。”“文化”的英文单词为“culture”,其拉丁词根被解释为“耕作与培育”,“景观”的英文单词为“landscape”,其可以解释为“大地的风景”,即“国土范围内的景[1]”。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下,古人为了生存,顺应自然并利用自然,在中国这片自然国土的载体上留下了大量生存、生产、生活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则可以被称为“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视角冲破了自然与文化对立的二元视角,寻求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原因、过程与结果,为国土上逐步发展形成的生产生活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深层次的视角。余杭南湖是文化景观类型中传统湖泊水利工程之一,现阶段对于传统古湖泊的研究都局限于对现存资源、遗迹的挖掘,过度依赖现状资源的利用,而对传统古湖泊的形成、发展、管理保护机制的传统做法研究较少。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便可以深度探究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下,传统古湖泊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为现阶段的湖泊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2 传统湖泊营建下的生存智慧

1)“湖与山水”关系的智慧。古时余杭县地处浙西山地与杭嘉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面紧贴天目万山,而天目山脉层峦叠嶂,杭嘉湖平原地形上却一马平川。在余杭县城内分布着南、北、中三苕溪,恰逢该地又为省内主要的暴雨集中之地,使得“溪腹容受无几而不能骤泄,堤堰倾圮,漂没庐舍,多稼化为腐草”,而苕溪上接天目山,又下贯杭嘉湖三地,余杭县便成为整个杭嘉湖平原抗治苕溪之水的坚固屏障,故该地也被古人尊称作为“精兵所据,控扼之地”(见图1)。在如此水环境恶劣之地,古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在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县令陈浑勘察山、水、城的地形与三苕溪的水势强弱,顺应高山之水汇流趋势,于水势最难控制的南苕溪南侧开辟南湖,共计1.37万亩,并增置堰坝陡门,用于分杀苕溪之。在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原则下,苕溪洪流便可从西北石门桥导流入湖,最后从湖东南滚坝流出,灌溉乡野,使得整个杭嘉湖平原可以免去对苕溪洪水的忧。

2)“湖与古城”关系的智慧。原本余杭县城位于南苕溪的南侧,土地平坦,时常遭受洪水的侵袭,且地形上过于宽广而不易于人民管控治理。陈浑便请奏朝廷,依据风水学的原理,将县址迁于溪北,群山三面环绕县城,另一侧则面临南苕溪,成“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格局。同时在南苕溪南侧新建的南湖与县城成错位布置,一方面分杀苕溪之洪流于溪南侧;另一方面南湖所储蓄之水也可用于县城居民灌溉农田,维持其生存、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稳定的山—城—溪—田—湖的文化景观格局(见图2)。

3 传统湖泊营建下的生产智慧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而农业生产与农业用水的关系密不可分。古代人民为了发展农业,长期梳理水利关系以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南湖作为余杭水利系统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古代人民满足农业灌溉下积累出来的生产智慧。

南北朝《舆地志》与南宋所著的《咸淳临安志》中均对创湖初期南湖的灌溉能力有所记载:“开湖灌溉县境公私田一千余顷,所利七千余”。南湖的修筑既减缓了雨季的洪涝灾害,又能在旱季持续不断地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使得南湖周边的乡野“既无淹没之灾,兼资灌溉之利”,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人民在传统湖泊营建上的生产智慧。南湖的修筑也使其成为了区域农业生产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乡民来此开垦农田,精耕细作,衍生出稻业、渔业、手工业、林业、丝绸业、畜牧业等等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南湖也逐渐成为整个余杭地区高度富庶的农业生产聚集地。

在不断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古人为了生产的需要,将农田水利设施与自然山水相融合,逐步体现出古人在美好家园营建上“山—水—田—城”相依的人居环境智慧[2]。

4 传统湖泊营建下的生活智慧

4.1 生活习俗

当南湖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心后,稻业、渔业、手工业、林业、丝绸业、畜牧业等等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这些农产业中也逐渐衍生出独特的生活习俗[2]。例如,农家会在正月十五晚上“烧田角”,在播种前后“开秧门”,根据耕作的阶段举办相应的习俗活动,祈祷来年农耕活动的顺利。这些习俗文化既丰富了广大农民日常的生活活动,也成为了他们心灵上的激励与寄托。

4.2 节庆活动

围绕南湖展开的各类节庆活动极大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为余杭民间生活的节庆文化植入了地域的鲜明特色。例如,百姓们在元宵佳节举办的大型灯会活动;端午节时在南湖上划龙舟比赛,在南湖塘上的救火演习活动;还有关于在南湖当中举办的传统庙会活动,当地百姓汇聚一堂,在湖中的庙宇、古亭当中举办的盛会。

4.3 日常游憩

南湖不仅作为余杭地区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其与自然构成的山水景观更成为当地百姓日常游憩的目的地。南湖原有长堤六桥,湖中有长垣数里的十字堤,堤岸上遍植花柳丝杨、芦丝桃李,湖中岛屿错落有致、大小各异[3]。同时湖中坐落着大量的园林建筑,如天曹庙、三官殿、三义殿、三贤祠、东岳庙、凤山道院、地藏殿、观音阁、啤亭、有斐亭(鉴亭)、石凉亭[4]。各类景观设施与南湖的湖光山色掩映在一起,吸引了大量的附近百姓与远道而来的文人墨客驻足游憩。

5 传统湖泊营建下的管理智慧

明代聂心汤《浚湖六议》——“委任”中提到历年疏浚南湖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备和完备的管理智慧来保证浚湖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南湖地区先人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以官员筹划委任,乡贤管理调度和百姓施工浚湖的三位一体管理智慧[5]。附近地区的县长、水利官员负责制定浚湖工程的详细计划(包括钱粮的供应和浚湖日程安排),并委任各个乡里富有民望的乡贤来进行管理。乡贤则招募各个乡里的民工,负责监管民工的工作情况和落实政府官员的浚湖计划。在官员、乡贤、百姓三方相互协作下,当地人民遵循着这一套完备的浚湖管理方案,使得南湖历年疏浚工程都圆满地完成。

6 结语

本文以文化景观的视角,借助现存的历代地方志、专业古籍等历史资料,总结了余杭南湖在营建过程中的生存、生产、生活、管理智慧。从余杭南湖发展至今的二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南湖地区的先人们为了生存,顺应自然并利用自然,在南湖这片自然国土的载体上留下了大量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印记。从水利工程的营建、农业灌溉、风景游憩、物产供给多个层面形成了南湖地区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系统。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南湖的水利功能已经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南湖之于余杭人民的价值也在逐渐消失,如何在新时代发挥南湖的生态价值、游览价值、文化景观价值将成为美好南湖建设的下一个目标。

猜你喜欢

余杭文化景观南湖
读迷作品
南湖之春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杭州余杭径山》《晨曲》
南湖早春(节选)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