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示范村发展的规划实践探索
2021-09-07徐崇艳
徐 崇 艳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尽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多依靠城市,依靠工业,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为了解决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出现空心村,留守村等“三农”问题。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战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实践、发展符合自身的新农村建设。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发展和经营方式转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的产业趋向于多元化,可持续,绿色发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是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合农业多元化绿色发展的一条路径和支撑。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示范村是响应财政部印发的《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财农[2017]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而产生的项目。该实施方案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开展试点试验。以试点实验村的建设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试点试验和探索,形成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之一。
嵩明县龙街村按照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示范村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规划实践,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并提出农业示范村建设发展的建议。
1 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以点带面,深化农村改革,探索、积累经验。有助于农村在多元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创新突破,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的融合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和健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2 嵩明县龙街村的现状基础
2.1 地理位置
嵩明县龙街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部嵩明县城以东4 km处,是一个以农业种植、生产为主的,无工业污染的生态村。该村南距昆明主城区30 km,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2 km,北距云南省曲靖市79 km。规划用地东临肠子河,北临嵩四公路,西临蛇山山脚,南至小中河。
2.2 政府政策
为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财农[2017]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立足于云南省的实际,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村的建设。在政策上具有一定的保障,在项目建设上具有实时性和推进性。
2.3 自然环境
嵩明县龙街村气候属亚热带、温带季风型气候。冬季受印度北部大陆干暖西风所控制,夏季受印度洋暖湿季风所影响,因而呈现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年均气温14.1 ℃。年均降雨 136 d,降雨量在1 000 mm~1 300 mm之间。每年5月~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8.9%。年无霜期222 d,年日照2 073 h,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17.1 kcal。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2.4 用地条件
规划用地总面积约55.68 ha(835亩),整体用地坡度平缓,现状除一些农业管理用房和机耕道外,主要为农林用地和空地,用地条件较好。
2.5 产业基础
嵩明县素有“滇中粮仓”“花灯之乡”“龙狮之乡”美誉。龙街村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好的区域,获得过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的荣誉。近年来,县政府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在发展特色产业——蔬菜种植(见图1)、养殖和花卉种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龙街村成立了养殖、蔬菜种植等4个协会。乡村文化产业(如图2所示)发展已初具规模,注册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龙街乡村文化演艺队在当地和周边的地区小有名气,时常到各地演出或拍摄宣传片,已初步形成了乡村文化产业,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收入。
3 龙街村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3.1 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乡村治理,实现人才振兴
为了加强乡村治理和农村产业人才的培养,项目规划建设了一个党员活动基地和两个培训中心(管理培训中心和农村农业职业培训中心)。不仅加强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道德模范引领作用,还增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了种植和管理人才。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3.2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推进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补齐乡村建设中的短板,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活品质。整合美丽乡村、易地搬迁安置、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的资金和建设内容,梳理并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公厕、幼儿园、农贸市场、垃圾收集点、绿化美化、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易地搬迁安置户的意愿和要求,规划了安置区,提出了建设实施方案。
3.3 优化产业,多元发展
采取复合多元的发展思路,把产业发展和村民利益有机连接,形成多体融合,多产融合,产业联动,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多元产业共融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繁荣乡村经济的目的。
1)围绕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内容,根据村民意愿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巩固和发展高品质蔬菜种植,并引进桑树种植、花卉种植产业和蚂蚱养殖产业,通过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措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龙街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餐饮和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村产业转型。扩展乡村农业和服务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实现农村种植产业与观光休闲产业、农产品集散、物流配送发展等的建设和升级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增长。
3)整合水系、景观,发展花卉种植。把灌溉渠和现有的池塘水系联通整合,在水系周围种植花卉,形成花卉种植与滨水景观的融合,吸引城市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乡村餐饮产业和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人气,改善乡村景观和环境,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花灯、龙狮文化、乡村文艺演出产业,丰富乡村民间文化生活。利用扎实的群众基础,组织发展乡村大舞台活动,并逐步向乡村影视、宣传、文化娱乐方向发展,助力本地的乡村产业发展,吸引全省的乡村文化演艺团队参加,拓展龙街的文化产业事业,提升龙街的知名度。
3.4 生态环境保护
龙街村是一个以种植产业为基础的村庄,生态环境是村庄发展的基本条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保证村庄的生态基底,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结合种植产业的布局,优化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生态格局的和谐发展。
3.5 创新机制,激励村民参与积极性
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农户资产与集体资产进行融合入股,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采取“村党委+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农户与企业利益联合,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保证农户稳定增收。
4 龙街村规划实践的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是为了落实和推进乡村振兴。龙街村的规划实践,告诉我们:
1)发挥党建作用,加强乡村治理;
2)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提高生活品质;
3)认清自身发展基础,完善产业结构,繁荣乡村经济;
4)重视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 农业示范村的发展建议
1)重视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注:出自《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农村的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的基层党建能有效引领乡村的思想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还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乡村治理、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
2)尊重群众意愿,提高村民参与度。村民是村庄的主人,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尊重村民意愿,才能有效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规划师深入乡村,把规划知识和乡村发展的宣传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让村民参与到规划中,不仅能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有利于获取有效的调研资料,有利于规划的编制和项目的落地,促进乡村的健康发展。
3)加强资金保障,推动产业发展。整合财政、农业农村、发改等资金,争取贴息贷款,支持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把市场化和社会化投资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多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