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边老人”魏德友:用不变初心 筑不朽界碑
2021-09-07张钟凯顾煜高尊
□新华社记者 张钟凯 顾煜 高尊
魏德友与老伴喜展“七一”勋章。 管述军/摄
仲夏时节,位于中哈边境的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萨尔布拉克草原山花正盛,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对于“七一勋章”获得者、81岁的魏德友而言,这是他看了57年仍没厌倦的风景。
作为通往边境地区的重要通道,萨尔布拉克虽然名叫草原,但实际上是一片草木并不茂盛的荒滩。冬季风雪肆虐,夏天蚊虫猖獗,在这里生活绝对不是田园牧歌般的体验。
从北京参加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魏德友又回到了空旷寂寥的草原。57年来,魏德友在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放牧,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五圈,成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坚守一生的使命
【草原上的“钉子户”】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开阔,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特别是春秋两季牧民转场时节容易发生人畜越境,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也非常重要。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到了萨尔布拉克草原。“那时候这里更加荒芜,牧民走了之后,可以说就是无人区。”
紧接着,他从老家接来妻子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那时候,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本可以分去离城市更近连队的他却主动留下戍守边境,靠放牛羊养活一家人。
昔日一同来屯垦戍边的战友陆续离开,边防派出所的同志换了一拨又一拨,而魏德友却一直扎根在草原深处,和老伴儿刘京好边放牧,边戍边。
【陪“你”一辈子】
两人在地窝子里住了20多年,在艰苦时期,一年都吃不到酱油和醋,米面需要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的盐碱水,过年就是一人三颗糖。为了守边,魏德友未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为了守边,他多次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与死神擦肩而过。
妻子刘京好曾经因为忍受不了萨尔布拉克草原艰苦的生活条件,几欲出走,最终都被丈夫感化选择留下。“说不苦那是假的,他惦记着边境,我惦记着他啊,走不了。”
2002年,老两口退休,在山东工作的子女劝他们回乡养老,却怎么也劝不动。后来,子女又在团场买了房子,但老两口还是不“挪窝”。
“我要是想走,我当时就不来这里了。在部队时我就想好了,要守就守一辈子。”因为长期驻守在无人区,来新疆几十年的魏德友仍是未改山东临沂老家的乡音。
未曾褪色的党性
【“平凡人”的“自豪事”】
魏德友是边境线上的“活界碑”,更像一面在草原上行走的“党旗”。
38年前的6月,同样是萨尔布拉克草原最美的季节,魏德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魏德友每年都坚持自己交党费,在交通和通信不便的年代,他经常步行几十公里到团部,那是他少有的离开草原的时刻。
羊鞭、收音机、望远镜和水壶被魏德友称为他的“四件宝”,这是他每次巡边都会带的物品。其中,收音机是魏德友的最爱,是他了解党的理论、国家政策和社会变化的途径。“听着国家一年年在变好,就觉得自己的守边更有意义。”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加上雨雪天气多变,魏德友因此用坏了约50台收音机。
魏德友话不多,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平凡的人。他认为,守好边境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党指向哪儿,我们走到哪儿。听党指挥,再艰苦,也要在那里好好地工作。”
对于获得“七一勋章”,魏德友坦言自己“很惭愧”。“我其实没做什么。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做一件事。”魏德友说。在他守边的50多年里,魏德友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这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苍茫草原变红色基地】
伟大孕育于平凡之中。2016年以来,魏德友不忘初心、坚守边境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魏德友坚守初心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当地不少护边员都把他当成榜样,各行各业的人也一批批长途跋涉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在边境荒芜之地展开鲜红的党旗,与魏德友一起重温入党的初心。
“‘老魏叔’是我们兵团人扎根边疆的榜样。我来了好几次,每来一次都会被触动一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朱振义,在“七一”前夕带着20多名党员再次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接受兵团精神的洗礼。
始终不渝的初心
【变与不变】
魏德友的房子在中哈边境173号界碑东南处,夫妻俩最开始就选择把家安在边境前沿。
两人最开始住地窝子,后来边防连刚好在拆土平房,拆出来不少土块和木头,官兵利用空闲时间给他盖了个像样的住处。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如今土屋已经变成了砖房,还有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的一块刻有“坚守”两字的石碑非常醒目。家里也已经可以看电视,可以上网。房子旁边建起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设有讲述魏德友老两口守边故事的展板和展品,还有一个放映厅,可以观看以魏德友夫妻为原型的电影《守边人》。
在过去,魏德友和妻子每天巡边之前,都会在院子里用树干自制的旗杆升旗。如今,简陋的树干旗杆已经“退役”,换成了标准的不锈钢旗杆。
塔城边境管理支队吉也克边境派出所教导员付志优是魏德友家的常客。他经常组织年轻民警同志跟随魏德友巡边,听“老魏叔”讲当年的故事。他们在派出所墙上贴了一幅标语:学楷模初心不改,为人民使命不渝。
“无论是寂寞时还是成名时,‘老魏叔’的本心一直都没有变,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坚守奉献,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付志优说。
【朴素的愿望】
尽管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魏德友还是喜欢住在老屋里,喜欢穿他那身巡边的迷彩服,喜欢别人叫他“老魏叔”。
除了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魏德友一直觉得对子女亏欠很多,在他们小时候对他们的照顾太少。2017年,魏德友的女儿魏萍辞去山东的工作,回到草原定居,接过父亲的羊鞭,成为魏德友的接班人。
“我希望她一定要把这个边境管好,不要光考虑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魏德友说。
如今萨尔布拉克草原的边防力量增强了不少,魏德友不再担心此处的边境线无人看守,但他还是坚持放牧,“只要我还能走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