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

2021-09-06祝宝良

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疫情水平经济

祝宝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带来的2020年经济大幅减速,如何分析当前的经济运行走势和政策取向,需要科学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一是既要看中长期发展趋势,又要看短期经济走势。二是既要看宏观经济数据,又要看微观主体的感受,分析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的宏观变量变化。三是既要看经济总量,又要看经济结构,分析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判断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变化。四是既要看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又要看国际经济和政策变化。

经济持续恢复 产出缺口尚未完全回补

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我国经济在2020年一季度遭受严重冲击后,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出现了快速恢复。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同比增长18.3%,2021年比2019年2020年两年平均增长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各方面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一般认为在6%左右,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会降低潜在增长水平,如果把5.8%作为目前潜在经济增长的基准值,疫情造成的产出缺口尚未得到完全回补。从边际运行看,我国经济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了减慢后,二季度有所加快,2021年一季度环比经济增长0.4%,二季度达到1.3%,折年率分别为1.6%和5.3%,也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2021年1月—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处于2015年—2019年期间的最高水平,工业已恢复到甚至快于疫情之前的水平,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性高位,但二季度工业增长速度在逐月减慢,4、5、6月份,两年平均降至6.8%、6.6%和6.5%。医药制造业、电子和电气制造业等与抗疫相关的行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继续较快恢复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今年一、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两年平均分别为4.7%和5.1%,与2015年至2019年第三产业平均增速在7.5%左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增速较慢的是零售业、交通仓储、住宿和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中住宿和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不变价增加值总量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绝对量水平。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GDP的19%左右,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主要经营领域,对就业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从企业结构看,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恢复较慢,从农民工进城就业数量没有增加、限额以上零售业增幅快于限额以下零售业增幅也反映出中小微企业相对困难。

2020年以来,我国生产恢复明显快于需求恢复,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从今年的同比和環比速度看,我国需求端恢复开始加快,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加速,零售额和基建投资平稳恢复,但内需增长依然偏弱。从今年前6个月数据来看,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是主要动力,出口两年平均增长14.0%,大大高于2019年全年0.5%的增速。虽然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回落,但1月—6月两年平均仍增长8.3%,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的水平。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基本稳定,两年平均增长2.2%,还低于2019年全年的3.8%的水平;制造业投资逐月加快,1月—4月、1月—5月、1月—6月两年平均分别增长0.3%、1.3%和2.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恢复,1月—6月份两年平均增长4.4%,仍低于2019年全年8.0%的水平。

国内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和输入性

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从2020年11月份开始较大幅度回升,主要是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铁矿石、黑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工业消费品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1月—6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价格上涨0.4%。工业品生产价格上涨5.1%,其中,5月份上涨9%,6月份上涨8.8%。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经济还存在一定的产出缺口,货币政策也从2020年5月份开始回归到常态运行水平,我国的通胀压力是不大的。从一些具体产品价格看,钢铁、部分化工产品等美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价格涨幅明显高于我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是我国需求拉动的,我国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是输入性的。同时,一些国内商品如煤炭、建材等价格上涨与国内限产能限产量、3060碳达峰碳中和导致价格上涨预期也有一定的关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上涨,2021年以来涨幅还有所加快,主要是世界各国生产端恢复慢,需求端恢复快,短期内需求生产错配造成的。疫情导致生产和产业链不稳定,部分企业通过扩大库存规避风险导致短期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金融化,投机炒作、期货多头增加,也拉动价格上涨。

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看,全球经济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首先,疫情影响了各国的生产和产业投资,但并没有严重破坏各国的工业生产和运输能力,随着各国疫苗普及率提高,在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各国的工业生产和运输将率先恢复,工业品供求关系将逐步恢复。预计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国家在今年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工业生产会基本恢复常态,其他国家也会在2022年基本恢复。其次,在世界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两轮冲击后,低增长、高杠杆、高收入差距的格局尚不会改变,大宗商品价格没有上涨的基础。再次,通胀预期稳定。面对低增长和高债务,各国政府对紧缩货币政策比较谨慎,也不十分情愿。同时,世界各国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也在提高。但一旦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带来不利影响,紧缩货币政策会对控制物价发挥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目前,全球的通胀预期较为稳定。

随着我国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力度,预计我国的PPI将在二、三季度见顶,CPI受猪肉价格拖累也将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问题过多炒作。

2021年下半年经济继续稳步恢复

我国经济下半年基本进入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伴随的常态运行状态,表现为,经济继续恢复,实际经济增速基本回到潜在经济增速附近;疫情带来的医药产品、宅经济产品、订单回流等短期拉动出口的因素消失,出口增长基本与世界经济相匹配;非常规财政和货币政策基本退出,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恢复稳健状态。

今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好转,世界经济开始重启,疫情带来的医药产品、宅经济产品、订单回流等短期拉动我国出口的因素将逐步消失。中美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国“结盟制华”的架构基本成形,美国等国家不断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和打压,限制核心零部件出口。各国内顾倾向加剧,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布局将从注重成本转向注重安全和效率,产业链供应链趋于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今年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将基本与世界经济增长相匹配,出口量增速基本回到过去10年3%左右的水平。

为解决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遏制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过快上涨,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三道红线、两个上限、两个集中”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了对消费贷、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清理力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会稳中趋降。对各国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基础设施水平相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是相对超前的,叠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约束,短期内基建投资难有大的增长。出口和房地产投资需求趋缓会拖累工业生产。因此,今年下半年,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转向制造业投资、消费和服务业。

制造业投资增速主要取决于产能利用率、企业盈利和融资成本。目前产能利用率已经回到正常水平,企业整体盈利状况明显好转,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这些因素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回升。但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减慢、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会挤压制造业投资。中美战略博弈,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企业面对的不确定增加,投资意愿不足。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较好,就业和收入水平持续好转,有利于消费增速平稳回升,但消费之所以没有出现报复性反弹,主要还是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首先,消费意愿偏低,央行的城镇储户调查,目前居民選择“更多储蓄”的占比仍然高达49%左右,远远高于2010年—2019年41%左右的平均水平。其次,房地产价格过高,居民部门杠杆率不断提升,对消费形成挤出。再次,受疫情影响,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抑制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

随着疫苗注射基本覆盖,接触性和线下服务消费会加速回升,会带动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住宿和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发展,并带动就业改善和服务业的增长。

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两大动能将会边际趋缓,而消费、制造业投资等其他需求整体支撑力度仍处于恢复之中,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同比速度会不断回落,三、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3%和5.0%左右,两年平均增速预计分别为5.6%和5.7%左右,经济增速继续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全年经济增长8.7%左右,两年平均增长5.4%左右。

继续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我们必须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第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当前物价总水平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不大,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在现有资本管制政策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对冲美国等政策的外溢效应和输入性价格的上涨影响。

第二,继续扩大内需。今年的财政收入会快于预算,可适度提高小微企业的营业额免税门槛,也可以考虑通过能源、原材料价格补贴,减少上游价格上涨对小微企业的成本上涨压力。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项目用地、用能的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促进制造业和民间投资。

第三,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信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不失时机推动房地产税出台,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更多利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法制手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和节能减排任务实现,避免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办法。

第四,加强预期管理。准确判断经济形势,科学解读经济政策。引导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健康发展,适时提高交易保证金,避免过度炒作。合理投放储备物资,平抑和引导价格走势。妥善处理国际经贸关系,加强各国间经济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降低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

猜你喜欢

疫情水平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张水平作品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