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7.15隧道透水事故的思考與疑惑

2021-09-06

澳门月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調查人員建設

2021年的7月15日,對形象良好的海濱之城廣東省珠海市來說是個灰色的日子,這一天一大早起床或上班的人們拿起手機稍加留意,就會發現網上的一則消息:7月15日3時30分左右,珠海市興業快線(南段)項目石景山隧道施工段發生透水事故,致14名施工人員被困。

消息一出,瞬間牽動起珠海市民的心,同時也迅速傳遍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樣重大的安全生產事故,同樣立即驚動了國家相關部委、廣東省委省政府。隨後的一個多星期時間,國家相關部委、廣東省主要領導及珠海市領導親臨事故現場參與指揮並表達關切,來自省內外的各種專業救援力量2000多人聚集珠海展開全力營救行動。隨著救援的開展、事件的每日新聞發布會通報及部分媒體的跟蹤報道,結果是事故發生後的第五天即7月19日下午3時多,救援人員在事故現場距隧道左洞洞口約1060米和1070米處先後發現2名遇難被困人員。隨後幾天至22日12時17分,陸續再發現其餘12名被困人員屍體,至此救援告一段落。

珠海市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發生後,廣東省政府立即成立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珠海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立案調查。經初步調查,珠海市公安機關於7月24日對施工單位中鐵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某,監理單位珠海興地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監胡某等6名人員採取刑事拘留措施。事故調查工作還正在進一步推進中。

自7月15日珠海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發生,透過媒體挖掘及珠海市新聞發布會傳遞出的各方面資訊,人們開始知道了這條隧道的一些建設情況。因事故救援困難而牽出項目的複雜地形地貌問題,人們在牽掛著被困人員救援進度及調查結果的同時,也開始對珠海的這條城市快線隧道的建設及整個快線的情況表達出更多的關注和疑慮。

質疑一,明知山有虎,為何偏向虎山行。珠海興業快線隧道為何要選擇穿過一個山間水庫的下面來建設,難道沒有更好、更科學,可以避開水庫的規劃路線可選擇嗎?

質疑二,平行隧道不願走,非要鉆地幾十尺。即便是非要穿過山間的吉大水庫而建,為什麼不採取山體以地面平行方式開掘隧道,水庫段以建橋的方式進行銜接方式設計,而非要採取帶著明顯下沉式坡度在山間的水庫底下來挖掘隧道,這是一種科學安全的選擇方式嗎?別忘了,過往的很多教訓包括本次河南鄭州的暴雨洪災,地鐵及道路下穿隧道往往是暴雨積水最危險的地方,也是造成人員傷亡最慘重的地方!請建設方和規劃者對這一問題好好進行反思!

質疑三,規劃、設計、建設等部門選擇現在這種水庫下面建隧道的方案,在開工建設前,有無進行科學、全面、準確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複雜的水系等情況的現場勘驗和科學研判、分析,有無考慮過突發情況及防範預案?

質疑四,據資料介紹,此次發生事故的石景山隧道為興業快線南段一期工程,興業快線南段向北將穿過主城區與同樣在建的穿越珠海鳳凰山隧道的興業快線北段連接,實現與深中通道相連,向南則稱要與港珠澳大橋連接。按如今這個走向,這條快線應該是想與港珠澳大橋位於九洲港旁的通往西人工島的原輔橋連接,暫不說港珠澳大橋一開始就存在通車設計及規定等先天不足,制約著內地車輛上橋通行等問題,僅這條所謂的快線選擇從人口稠密、建築物密集的珠海香洲老城區設計和穿過,就讓人感到疑惑不解!不說道路及噪聲擾民的問題,請問這條快線這樣設計、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等有多大?能否把其建設的詳細具體路線、預算投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百姓關心的問題全部曬出來,做到公開透明,讓大家心裏都能有一本明白帳!

質疑五,近年來國家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珠海抓住機會開展互連互通建設,主觀意愿沒有錯,但要建道路等的選擇及決策是否科學、正確就需要謹慎地打個問號了,因為幾年前珠海市個別決策者拍著腦袋,花掉幾十億建設的梅華路有軌電車雞肋項目,因問題多多造成停運,即將“打水漂”就是前車之鑒,珠海市民對花費國家及廣大納稅人的錢建“糟心”、“鬧心”、“傷心”項目表現出擔憂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城市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沒有錯,但在這個過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干勞民傷財、違背客觀規律、脫離城市發展實際、現狀與需求的事,否則就是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損害和侵蝕。

(澳門/胡楊)

猜你喜欢

調查人員建設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完形填空一则
艾拉的任务
I Love You, Dear China
無障礙環境建設仍需補短板
调查溪谷
开往香格里拉
跟踪导练(四)
2017年1—3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