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宽井村农田水利灌溉输水工程设计探讨
2021-09-06李博阳
李博阳
(乡宁县水利局,山西 乡宁042100)
乡宁县位于吕梁山的最南端,辖5镇5乡。下宽井村地势较高,虽与鄂河相邻,但区域内无提水泵站,村内耕地无法利用鄂河水灌溉,村内耕地均为旱地,农作物产量不高,若遇到干旱年份,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村民迫切要求建设提水工程,解决耕地灌溉问题。
1 工程概况
乡宁县下宽井农田水利工程,自鄂河取水,灌溉面积46.67 hm2,泵站提水流量0.016 m3/s。根据《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 430-2008)及《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确定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防洪标准,设计洪水10年一遇,校核洪水30年一遇。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 18306-2001)中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 18306-2001)中图B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 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 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建设任务:鄂河上新建提水泵站工程1处,将河水输送至下宽井村垣面,发展灌溉面积46.67 hm2。配套潜水泵1台套,安装变压器1台,建300 m3蓄水池1座,并配套水表井1座,出水口防冲池76座。
2 泵站设计
泵站在下宽井村下的鄂河上取水,将鄂河水经水泵输送到村北高程929.7 m的垣上蓄水池(出水池),由蓄水池调节,经636 m长的直径110 mm UPVC管道和3 220 m长的直径90 mm的UPVC管道,将水送至田面,并每隔50 m设置出水口一个,配套出水口防冲池进行灌溉,共计需设置出水口防冲池76个,输水过程中设置补气排气阀门井4座(提水管道1座,灌溉管道3座),并设置高杆截止阀3个。下宽井村泵站,由引水渠、进出水池、输水管道、泵房组成。
2.1 引水渠
引水渠位于鄂河右岸现漫水桥后,渠长71 m,为C20混凝土矩形暗渠,渠深0.65 m,宽0.4 m,侧墙顶宽0.15 m,底宽0.4 m;渠上设C25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长0.6 m,宽0.5 m,厚0.12 m。引水渠渠首设进水闸1座,闸孔尺寸为0.6 m×0.4 m,进水闸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2.2 进水池
进水池位于引水渠末端,为C25 F100 W6钢筋混凝土结构,池顶高程735.2 m,平面尺寸5 m×3 m(长×宽),池深4.5 m,池底高程730.7 m,底板厚500 mm,侧墙厚500 mm,进水池地基设0.1 m厚C 15混凝土垫层。为防止洪水淹没进水池和保障人员安全,在池周围设高2 m重力式挡墙,墙顶宽0.5 m,挡墙两侧各设1∶0.2坡。
2.3 泵站输水管道设计
2.3.1 管径确定
根据《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管道管径D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D——经济管径,m。
Q——管道设计流量,m3/s。
V——经济流速,取1.5 m/s。
经计算,管道管径为117 mm,根据市场规格选DN 125钢管。对钢管内外壁进行防腐处理,管外壁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厚度不小于400 μm,内壁喷涂无毒环氧类涂料防腐。
2.3.2 扬程确定及水泵选型
进水池水位为734.1 m,蓄水池水位930.0 m,地形高差为195.9 m,根据地形布置,管长1 562 m,管径125 mm。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式中:hw——总水头损失
hf——沿程水头损失
hj——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的10%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公式:
式中:λ——沿程损失系数(λ=8g/C2=8g/[(1/n)R1/6]2;n为糙率,n=0.012;R为水力半径,m)。
L——管道长度,m;
d——管径,m;
V——管内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
经计算,沿程损失水头52.0 m,局部水头损失约为5.2 m,考虑富余水头2 m,地形高差为195.9 m,总扬程为255.1 m。根据流量和扬程,选择型号为200QJ63-273/12的潜水泵。水泵的各项参数见表1。
表1 水泵参数表
2.3.3 管道工作压力
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依据《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取各段管道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4倍,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管道工作压力为3段。管道各项参数见表2。
表2 管道各项参数表
2.3.4 管线纵横断设计
(1)管道埋深
本工程输水管线所处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0 m。为保证输水管线的安全,满足其正常工作要求,将输水管线埋置于冰冻线以下,确定管线的管顶覆土厚度最小为1.0 m。
(2)管道敷设与地基处理
输水管道大部分随地势铺设,管槽开挖边坡根据铺设管道沿线的地质资料,土基段为1∶0.75,岩基段为1∶0.25,土基段管床要求夯实,岩基段管床铺设10 cm砂子并压密实,管道铺设完成后进行回填,管顶以上覆土厚度不小于1.0 m,回填土要求压实,粘性土压实度不小于92%,非粘性土相对密度不小于0.7。
(3)管道建筑物设计
根据管线布置情况,在提水管道桩号0+940处设置补气排气阀井1座,在管线拐点处设镇墩,共19个。
为了确保管道能够安全运行,在管线的隆起处设置补气排气阀,并设阀门井。补气排气阀、排气阀型号直径20 mm。补气、排气阀井采用砖混结构,断面为圆筒形,阀井内径1.5 m。底板为300 mm厚C20混凝土,侧墙为240 mm厚的M7.5水泥砂浆砌砖。地基处理,夯实后换填300 mm厚的3∶7灰土。基坑开挖边坡1∶1。井口设20 cm厚C25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上设0.7 m×0.7 m进人孔,进人孔加设自制钢盖板。
本输水管线地形起伏较大,为保证管道稳定,在水平或竖向拐角大于8°的弯管处,设镇墩,共布置19个,均采用C20混凝土结构。
2.4 蓄水池
蓄水池建在压力管道末端,采用C25 F100 W6钢筋混凝土浇筑,池体全部外露,地面高程929.0 m,池容积为300 m3,为圆形结构,直径11.1 m,池深3.5 m,池壁厚0.2 m,池底板厚0.2 m,地基为0.3 m厚的M7.5水泥砂浆砌石。
2.5 泵房及管理房
在进水池附近设泵房,蓄水池附近设管理房,本工程提水设备为潜水泵,水泵直接放入进水池中,进水池的泵房内设配电设施和值班人员临时休息使用,蓄水池附近的管理房内设分水阀,泵房及管理房尺寸相同,房进深4 m,宽3.8 m,建筑面积15.2 m2,为砖混结构,两处建筑面积共计30.4 m2。
蓄水池旁设置水表井对蓄水池出水进行调控,水表井采用矩形砖砌结构,尺寸为2 m×2 m,高1.2 m,底板为C20混凝土浇筑,盖板通过2块C20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跟1块不锈钢盖板搭配构建而成,井内设置闸阀2个,排气阀1个,水表1块。
3 灌溉输水管道设计
3.1 管径选择
灌溉输水管道从蓄水池取水,沿西南方向山脊上布置管道,长3 856 m。管道输水流量为60 m3/h,管材采用UPVC塑料管,管径100 mm,根据规格选用外径为110 mm管道。
3.2 管道压力计算
管道压力,按《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计算,采用0.6 MPa的UPVC塑料管,干管管径为110 mm,长度636 m,支管管径为90 mm,长度3 220 m。
根据管道水平或竖向拐角大于8°的弯管处均设镇墩1个的原则,共布置镇墩6个,镇墩均采用C20混凝土结构。
4 变压器容量计算
经实地踏勘,距提灌站0.5 km处有高压线经过,在该处引高压线0.5 km至提灌站,安装变压器1台。
配电变电器容量选择,供电系统的高峰负荷时的有效功率,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S——供电变压器容量,kVA;
cosφ——供电系统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8。
P——供电系统的高峰负荷时的有功功率,kW;
k1——各用电设备之间的用电同时系数,取1.0;
k2——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损失补偿系数,取1.02;
Pi——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kW。
根据水泵功率为90 kW,计算得S=114.75 kVA。考虑到照明等其他用电,选配型号为S11-125/10 kVA的变压器1台。
5 结语
项目建成后,下宽井村农田水利化程度明显提高,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缓解了下宽井村的灌溉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缓解了下宽井村的灌溉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示范区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总之,项目的建设保障了农民收入,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发展节水型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