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恢复期患者人格特征与生命意义感分析

2021-09-06王艺青张笑雪高学会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外向稳定型内向

王艺青,张笑雪,高学会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烧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烧伤属于突发性创伤事件,给患者造成严重身体创伤,如疼痛、肢体功能障碍、毁容等,甚至使患者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降低生命意义感[1]。人格是个体性格、能力、品质等方面的整合,可塑造个体的行为,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不良人格特征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况,增加机体应激反应,使躯体症状加重,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患者自我价值感缺失,导致其对生命意义认同较低[2]。由此推测,人格特征可能与生命意义存在一定联系。本研究旨在分析烧伤恢复期患者人格特征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烧伤恢复期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纳入标准:①符合《外科学(第9版)》[3]中烧伤相关诊断标准,且烧伤后接受规范治疗;②在度过体液渗出期、感染期及修复期;③年龄≥18周岁;④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⑤患者出院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排除标准:①院内病死的患者;②特重度烧伤患者;③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或脑、心、脑、肺等为重疾病)的患者;④伴有合并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的患者。入选对象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18~61岁,平均(43.52±2.17)岁;烧伤程度轻度54例,中度56例,重度10例。

1.2 研究方法

1.2.1人格特征评估方法 对患者随访3个月,调查人员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 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4]评定患者的人格特征,该量表共48个条目,患者需结合自身的情况回答每个条目的内容,每条目有2个选项,“是”或“否”,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即精神质(P)(12个条目)、神经质(N)(12个条目)、内外向(E)(12个条目)、掩饰(L)(12个条目)。每个分量表分别代表1个维度,其中P并非神经病,高分代表患者可能孤独,适应环境较为困难,低分表示适应环境良好、不粗暴;N反映患者情绪,高分指情绪不稳定,低分指情绪稳定;E是指内向与外向,高分指人格外向,交际较好,低分指人格内向,可能好静;L表示掩饰,分值越高提示调查的结果越不真实。总分为各个项目分值之和,得到总分后将总分转换为标准分T。T分为0~100分,38.5~<43.3分或>56.7~61.5分为倾向型,43.3~56.7分为中间型,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艾森克以E量表为横坐标,N量表为纵坐标,绘制坐标图,分成4种人格特征:外向-情绪稳定型(E≥50分,N<50分)、外向-情绪不稳定型(E分≥50分,N≥50分)、内向-情绪稳定型(E<50分,N<50分)、内向-情绪不稳定型(E<50分,N≥50分)。

1.2.2生命意义感评估方法 对患者随访3个月,调查人员采用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5]评估患者的生命意义感,该量表共2个维度,即存在生命意义和寻找生命意义感,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1~7分,总分9~63分,分值与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呈正相关。

1.2.3基线资料统计 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烧伤原因(热液、火焰或其他)、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

2 结果

2.1 人格特征情况120例烧伤恢复期患者中外向-情绪稳定型42例[E为(62.63±2.46)分、N为(37.96±1.77)分],占35.00%(42/120);外向-情绪不稳定型26例[E为(63.28±2.55)分、N为(61.74±2.36)分],占21.67%(26/120);内向情绪稳定型22例[E为(40.25±2.01)分、N为(39.88±1.98)分],占18.33%(22/120);内向-情绪不稳定型30例[E为(38.04±1.76)分、N为(64.25±3.16)分],占25.00%(30/120)。

2.2 不同特征烧伤恢复期患者MLQ评分外向-情绪不稳定型、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烧伤恢复期患者MLQ评分低于外向-情绪稳定型、内向-情绪稳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向-情绪不稳定型患者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患者比较、外向-情绪稳定型患者与内向-情绪稳定型患者M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烧伤恢复期患者M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烧伤恢复期患者MLQ评分比较分)

2.3 人格特征对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将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MLQ评分)作为因变量,将2.2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人格特征)作为自变量并赋值(外向-情绪不稳定型、内向-情绪不稳定型=“1”,外向-情绪稳定型、内向-情绪稳定型=“0”),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34.784+6.107X,其中回归模型F值为450.837,R2为0.793,调整后R2为0.791;结果显示,外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的人格特征是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低下的风险因子(P<0.05)。见表2。

表2 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烧伤作为一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常产生焦虑情绪,自我生命意义感水平低下,不利于疾病恢复。可见,了解烧伤患者生命意义感状况,并采取积极方式提高生命意义水平十分重要。

人格特征是由环境、遗传、教育等多种因素交互形成,相对稳定,由于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可反映个体自我心理健康状况[6]。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是个体适应环境所表现出的反应方式、自我价值评定[7]。已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影响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因素[8]。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烧伤恢复期患者MLQ评分低于外向、内向-情绪稳定型患者,且进一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外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的人格特征是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降低的因素。可见,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对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有一定影响。情绪相对稳定的患者面对负面事件时心理承受度相对较强,可更客观面对负面事件,并不断调整自我状态,积极处理不良事件,疾病恢复过程中可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相应措施控制疾病,不断增强自我认同感,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9]。反之,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在负面时间中感受的压力较为强烈,常感到焦虑、抑郁、自卑等,对烧伤反应较为敏感,情绪激发后心情难以平复,增加心理创伤程度,进而对自身心理及环境状况满意度较低,自我认同感急剧下降,生命意义感水平较低[10]。

性格外向患者情感效能、心理健康较好;性格内向患者易产生疲劳、焦虑等负性情绪。可见,与内向患者相比,性格外向患者可能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利于提高生命意义感水平。但是本研究中外向、内向患者之间的M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在面对烧伤事件时,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强烈,导致内向或外向患者均产生较强的消极情感体验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加强对烧伤恢复期患者心理疏导(如疾病宣传和普及、家属支持、处理等),稳定情绪状态,提高康复信心,进而改善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

综上所述,内向、外向-情绪不稳定人格特征的烧伤恢复期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普遍低下,未来临床可考虑关注恢复期患者心理活动,稳定其情绪状态,对提高生命意义感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外向稳定型内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