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探究

2021-09-05方红明王世杰严霜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技术人员仪器

方红明 王世杰 严霜

摘  要:受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教研室管理模式,导致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且缺乏良好的维护。结合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现状,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特征与区别,从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创新实验开设等方面,提出了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路径,以期更好地规范和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二级管理;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39-03

地方高校投资体系和学校的发展定位有别于部属高校,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大部分高校选择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随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部分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与方法仍较为落后,实验室设备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一、高校实验室不同管理体制对比

从表1可知,一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管理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适用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的基础实验课,例如:本科基础化学、计算机、物理实验等课程。一级管理模式能更好地协调学校内部各单位的实验室建设人才与物质资源,促进各二级、三级单位协调、合作发展。

二、基于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路径

(一)人才队伍建设

1. 构建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一方面,各二级管理单位都应重视对现有实验教师团队的继续教育与培养,组织在职教师定期开展实验教育与管理技术培训,让实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实验教育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实验室要严把进人关,学校和各二级单位还应积极引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才,引领实验队伍,在仪器设备研发、专利申请、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方面会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地方高校应定期开展实验技术人员交流,鼓励本校实验技术人员外出交流或出国访学,定期更新实验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储备。

2. 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提升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一方面,二级单位应及时完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与考核制度,将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果挂钩,包括新设备研发、大型仪器功能二次开发、专利技术转让、教学成果奖、实验内容改革等,目的是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还可将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学习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基础工作内容,保证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的活力与创新性。另一方面,二级单位也需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运行工作。例如,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开放实验与创新实验等工作量计入年底工作总量,将相关成果记入教师职称评定材料,聘期考核时要彰显教学成果的重要地位。

3. 制定职业规划,增强归属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考验的是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学历提升不是职业规划的唯一途径,建立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实验技术队伍更有必要,如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建造师等。高校能培养出高级学者、院士,但综合能力强的实验技术人员则凤毛麟角,特别是遇到涉化类实验室总体规划、基建、通风空调系统、实验室三废处置、安全建设、旧楼改造等工程项目时,信息不对称导致项目多次重复建设。

(二)仪器功能开发与设备管理

1. 定期开展大型仪器使用培训。一方面,新采购的各类大型仪器必须组织实验技术人员系统地学习培训,确保其能熟练使用并掌握基本的仪器保养技巧,要对大型仪器管理实现责任到人,每台仪器应制定专人负责使用、维护和管理;另一方面,部分用于科研的大型仪器也需要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使用培训,让更多学生掌握规范使用仪器的方法,使仪器更好地为科研服务,降低仪器非正常使用造成的损耗。

2. 仪器自主研发。部分地方高校实验教育资源不足、仪器设备经费投入跟不上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困难,自主研发仪器设备是对有限资源的有益补充。自主研发设备包括:非标仪器设备或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机密性的仪器设备;市场价格昂贵,通过自制能节约大量购置经费的仪器设备;具有推广价值,可产生经济效益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以解决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仪器设备的实际问题为主;具有特色和创新,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立项应优先考虑基础实验教学需要。自主研发实验仪器不仅能节省办学经费,也能尽可能使仪器功能开发更符合本校学科建设的需求,还能为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积累资源和经验。

3. 大型仪器功能二次开发。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教学中必须配套建立学科特色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平台,安排专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研制改造实验仪器设备、软件操作系统或开发大型仪器设备功能,解决关键问题,满足需求。如最常见的红外光谱仪(IR)、在线质谱仪(MS)、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成立实验中心前,为保障各系或教研室权益,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分散在各基层,各部门没有专人协调,也无法实现大型仪器功能二次开发。大型仪器平台成立后,实现了分析测试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以上大型仪器TG-DSC-IR-MS可以进行选择性联用,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样品的重量在特定气氛和程序控温条件下的反应变化情况,并对其在受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溢出组分进行成分分析和动态定量分析,用于研究物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反应动力学及机理探讨、气-固反应以及实现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反应溢出产物实时在线定性定量分析等,深度开发并实现二次功能。

(三)大学生创新实验与开放实验

1. 结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开设开放实验。开设开放实验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重要背景,同时,开放实验的开展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为未来选择自身发展方向奠定基础。结合部分同学读研、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实验教学中心可以和各学科备课组合作,设立开放实验室,在确保安全、确保有教师现场指导的前提下开展开放实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课题进行研究[1-2]。

2. 鼓励实验教师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突出人才培养创新性。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高校实验教学创新成效一般。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应遵循学生个人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组织参与实验教学的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科研设施,积极开展本科生基础实验教学创新,降低实验课程中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设探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掌握實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科研技能[3-5]。

3.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融入实验教学。鉴于部分地方高校本科生实验教学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因此,高校应鼓励授课教师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科研实验经过优化创新,用于本科综合实验教学使用,锻炼学生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助力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增强师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

三、结语

综上,二级管理制度可以从制度层面支持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从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符合本地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明丽,冯红艳. 化工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化学教育,2017,38(14):28-30.

[2] 陈田. 教育思想大讨论背景下学院实验室建设思考[J]. 实验室科学,2020,23(06):231-233.

[3] 黄林玉,全纹萱,陈倩,等. 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161-166.

[4] 尹进华,杜蕾. 高校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4):95.

[5] 于泽德,张艳琼. 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04):129-130.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技术人员仪器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事出有因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发明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仪器的读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