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外向型企业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的调整策略研究

2021-09-05项锦

中国商论 2021年16期

摘 要:在国家的有效干预下,江苏外向型企业虽然已全面复工复产,但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作为我国外贸经济第二大省,江苏外向型企业亟待进行策略调整以解决“产不出来,运不出去”的困境。当下外向型企业应借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相互协作、共渡难关。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疫情影响;调整策略

本文索引:项锦.<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6):-077.

中图分类号:F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8(b)--06

江苏是我国外贸强省,从2000年起江苏外贸出口额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以国外为主要销售市场的江苏外向型企业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以机电、高新产品等为主要商品,一般贸易为主要方式,开发区为其主要载体,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东盟为主要市场。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4.12万亿元,下降9.6%;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1%。3月开始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使得外向型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作为外贸强省的江苏外贸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

面对全球新冠疫情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江苏外向型企业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活下去”。全省外向型企业从2月的“保开工”转向3月的“稳订单”。仓储物流成本沉淀、人工费用不断攀升、国际物流运力不足、国际展会安排取消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外贸产业将面临疫情“全球化”导致的行业洗牌,外向型企业的兴衰不仅仅影响经济本身,而且与就业、民生都密切相关。

1 江苏外向型企业情况概述

江苏作为外贸经济发展大省,稳住外贸发展的基本盘对于江苏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发展措施的相继落地,江苏的进出口经济自4月开始出现复苏发展,并从7月开始出现“逆势”增长态势。具体数据表1 (数据来源:南京海关)。

2020年1—7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4108.8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7%,占2020年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但数据显示:7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实现同比“双增长”。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047.2亿元,较2019年的3895.8亿元增加了151.4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值2485.5亿元,较2019年的2466.5亿元增加了19亿元,增长1%;进口值1561.7亿元,较2019年的1429.3亿元增加了132.4亿元,增长9.3%。

同时,民营企业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为江苏对外贸易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均出现下降趋势。

此外, 2020年1—7月,江苏省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达到3351.47亿元,进出口均保持增长态势,增速达到5%。而在对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盟 (除英国)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242.01亿元、2705.1亿元、3278.77亿元、3652.2亿元,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依然是江苏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占整个江苏外贸市场份额的62.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864.52亿元,呈上升趋势。在外贸进出口商品构成方面,受防疫需求增长拉动,口罩等在内的纺织品的增幅较大,出口总值达到了1018.83亿元,增长11.2%,而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降幅呈好转趋势。

1.1 截至2019年江苏外向型企业现状

根据南京海关2020年1月所发布的数据, 2019年全年江苏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3379.73亿元,占2019年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3.75%,累计比2018年同期下降1%。

从季度运行情况看,第1、2、3季度的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步上升,第4季度出现轻微下滑。2019年12月,江苏全省累计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3847.9亿元。对外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进出口总值从2017年的40022.0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3379.73亿元,在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占比从2017年的占比48.1%、2018年的48.7%增长到2019年的51.6%,占比连续3年上升。2019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22393.6亿元,较2018年的21342.6亿元,增加了1051亿元,同比增长4.9%,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1.6%,一般贸易占比,较2018年增长3.5%,比2017年增长2.9%。

同时,江苏对外贸易伙伴的位次也发生了变化,全球市场布局更加趋于优化,欧盟超越美国,跃升为江苏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10644.3亿元,增长9.4%;对非洲进出口982.3亿元,增长12.9%。此外,在江苏外贸转型战略“优进优出”升级取得实效的同时,江苏还在积极培育新动能、新的增长点,截至2019年,全省新增省级公共海外仓数量达到10家,分别在德国新布局1家省级公共海外仓,而以“徐工集团”为首的省内知名企业在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新布局5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在美国市场新建3家省级公共海外仓,零售巨头苏宁则选择在香港新布局1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公共海外仓储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服务企业超600家。江苏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也在有序推进中,例如苏州的创新效能提升综合服務平台功能, “网购报税进出口”业务在南京、无锡两大综合保税区成功落地,徐州、南通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9年,江苏省对外贸易运行呈现出四个特点。(1) 贸易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一般贸易占比连续3年上升,分别比2018年和2017年提高3.5%和2.9%。(2) 全球市场布局更加趋于优化,欧盟成为江苏省第一大贸易伙伴。(3) 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4) 江苏外贸转型战略“优进优出”升级取得实效,有序、积极培育新动能、新的增长点。

1.2 疫情导致江苏外向型企业出现的新情况

2020年1月以来,受全球新冠疫情严重影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均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出台了多项举措应对经济发展。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到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稳定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进出口止降,进出口发展形势明显好转。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省累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62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其中出口总值为2.22万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1.1%,进口总值为1.4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5.2%;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分别占全国的13.9%、15.5%和12.1%。对外贸易进出口逐步回稳,相比2019年同期,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日本、韩国、美国、欧盟 (除英国)、东盟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规模占全省进口规模的65.67%。截至2020年10月,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19373.0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3.52%,贸易方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实现12041.66亿元,进出口增长态势喜人,民营企业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3.33%,对外贸易发展活力得到持续激发,江苏外贸将维持稳定增长发展。

2 江苏外向型企业获得支持情况调查分析

2.1 江苏外向型企业获得支持情况调查

通过2020年7—8月对江苏外向型企业获得支持情况专项调查得知,2020年1月起,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外向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但五成以上的中小企业仍存在困难。其中56.6%表示困难仍然存在。从企业类型来看,小企业更难于中型企业。这些企业除出口总量增加困难外,还存在着贷款满足率下降、资金短缺等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出口总量难增长。23.3%中小企业表示目前出口状况有明显改善,26.6%中小企业认为有所改善,50.1%的企业表示仍未走出困境。(2) 资金匮乏的问题。企业对融资预期不大,认为形势不乐观。72%的企业预计到2020年有贷款需求。对于贷款的主要用途,65%的企业表示购买原材料;62.3%的流动资金被用来周转;21.3%的人表示投资固定资产。企业资金缺口较大,对今后融资形势的预期并不乐观。(3) 企业抗风险意识强但方法不得当。部分样本企业对政策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获得具体有效的帮扶。

2.2 江苏外向型企业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过程中不利因素

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以“雷霆手段”推进疫情防控,在全球疫情防控表现中成绩“亮眼”,在全球经济下行,特别是贸易不断下行的压力下,抢占发展先机复苏经济占据了更多的优势。全球性持久的新冠疫情导致的是全球实体经济2020年出现最严重和最大幅度规模的通货收缩衰退现象。尽管下半年部分发达国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但是随着气候逐渐转冷,全球从欧美地区开始出现大幅反弹,并且出现了变异。国内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形势大好,但是疫情防控也不容乐观,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受到各国政府的各种强制经济封锁,以及经济自主性和地区间的隔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已很高,尽管中国当下疫情受到遏制,但在全球范围内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外向企业恢复的步伐势必受到很大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外向型企业将在一段時间内持续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2.3 江苏外向型企业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已呈现的有利趋势

2020年的第1—3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过23万亿元,对外贸易年内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与2019年相比增长0.7%,其中,江苏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62万亿元,累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高于全国水平。在此之前的七个月里,我国的进出口、外销和国际市场份额都创历史新高。虽有疫情的冲击,但我国的外贸发展并没有受到阻碍,贸易量反而上升,这是我国“供需两侧”齐发力的强劲表现。但是,外贸发展不能单靠内部发展,因此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在依靠国内、国外市场的“双循环”发展,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思路下,实现内部与外部的长期协同发展才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持续动力源泉。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外贸数据表现超预期,离不开我国政府出台的积极政策以及国内市场供需两侧的发展动力。首先,从国际市场的供应角度来看,我国的出口数据表现超出预期,一方面得益于我国针对疫情发展采取的强有力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产能,生产供给明显要强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口罩等防疫物资依然是当前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从国内市场的需求角度来看,稳就业、稳生产是当前经济复苏回暖的主要任务,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拉动投资、提升消费,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业务。

2020年以来,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将是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全新发展格局。在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坚持这样的新发展格局,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我国外贸企业因势而变,转型调整取得新发展。

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1%,其中出口增长2.4%;而江苏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2%,其中,在贸易结构上,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值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5.5%,其中出口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3%,进口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9.9%。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期累计呈增长趋势,东盟跃升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在2020年的前10个月,进出口总值相比2019年累计同期增长7%,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增长6.6%。江苏对东盟市场的进出口相比同期呈现上升态势,增长6.8%,其中,出口增长8.1%;进口增长4.8%,而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呈增长态势,尤其是在进口方面。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的进出口都呈“爆发式”增长,民营、私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2.4 目前江苏外向型企业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已经采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在加快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实现全年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的目标任务,已经采取以下措施。

(1)实施重点区域差异化疫情防控。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差异化精准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实施了企业精细化服务管理,有序有效地推动了大型外贸企业的全方位产业链优化复工和大型外贸企业的优化复产。明确了企业疫情的传染防控工作重点,严格组织实施各种传染防控管理措施,落实企业的疫情防控主体单位的责任,切实有效地确保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

(2)建立健全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机制。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制定并落实复工复产防控及应急工作指南,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前防控措施的落实、检查工作,确保安全复工复产,加强沟通、协调,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环节,推动各环节有序协同复工复产。推行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为世界500强企业、产业龙头公司和产品链关键环节等重点外贸企业安排驻企服务人员,协调解决复工企业的原材料、生产设备、流动资金和员工回岗等困难问题。及时了解外贸企业诉求,加强中小型企业指导服务的工作。

(3)帮助企业寻求购买防疫用品的渠道。建立并实施外贸重点企业防疫物资的调配机制,实行“一对一”,协助有需求的企业按照防控指南采购和合理配置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确保企业达到疫情防控标准,持续开展生产经营

活动。

(4)推广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用工方案。按照“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为三省一市的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与湖南、四川、安徽、陕西和云南等劳务合作省实行健康互认、定向招聘等。各市建立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名单,准确掌握企业的用工需要和招聘缺口信息,强化对接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开辟外贸企业员工返岗的绿色通道。建立网上求职和招聘双向互通平台,发布工作信息,组织各类在线对接活动,做好企业之间的用工调剂,精准地匹配缺工企业的岗位要求。鼓励各地政府和企业采取“一站式包车”“点对点定制”、企业拼车、高铁和包机等直达运输的方式,接送务工人员返回岗位,保证企业有序地复工复产。

(5)保证供应链的畅通运行。全面整理产业链跨地区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名单,提出复产配套企业的建议清单,协调配套企业在满足政府防疫需求的情况下加速复工复产进度。对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企业,加强区域协调,加快配套企业的复工进展,使中小微企业能够尽快实现复工复产。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沟通协调,建立产业链复工达产地区协同互助机制,实行通关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等措施,保障货物运输顺畅,推动供应链企业合作复工复产。

(6)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江苏省因地制宜地采取设立外贸企业服务栏目、发布政策办理指南、公布服务热线等手段,明确执行部门、办理程序、时限等。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多个渠道,加强对惠企援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对近期推行的助企扶贫政策,要确保与内资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3 江苏外向型企业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金融支持服务

政府层面,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出击,加大对产业链核心外贸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在贷款政策、信用额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支持核心外贸企业通过信贷、发行债券、股权上市等方式多渠道融资增加现金流,并鼓励这些企业以现金形式先行向关联的中小企业支付预付款,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完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对信用评级良好的企业,适当降低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比例,并可减免相应的手续费,鼓励并支持企业通过提供订单预付款、仓单、存货等方式进行质押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的投放。各类金融机构应用“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加强与外向型企业的对接,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新冠疫情期间,应简化用信环节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还款期限、减免逾期利息,保證企业正常资金周转。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应组建金融服务支持团队,推进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充分发挥“苏贸贷”融资平台作用,推动承办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外贸外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加大“复工复产”等专项贷款支持力度。

3.2 加快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1)可借助公众号、微信、QQ等网络沟通渠道,实现税企互动沟通“零距离”;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及时主动地进行“点对点”提醒服务,让税收减费优惠政策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发展保障。对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中小外贸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降房租、以工代训、社保补贴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维持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正常运转。

(2)采取财政贴息方式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引导纳税人通过“非接触”方式办理税费业务,全力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主动出击,精准施策帮扶,让外贸企业在税收政策的红利下迎难而上、创新发展。

(3)减环节,退税流程再精简,实现“税收退税”极速办理服务,缓解企业发展现金流压力,为外资外贸企业发展赋能。

(4)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外贸外资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岗返还。简化申报程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理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外贸外资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对于疫情防控期间能够预见的企业欠薪、裁员、停保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5)发挥出口信保作用。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投保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出口信保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出口信保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监管要求和授权限度内,合理降低短期险费率,加大限额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度,开设理赔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风险保障力度。

3.3 拓宽渠道,培育增长点

(1)应继续扩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迎合双循环的大背景。针对国际市场,继续挖掘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潜力。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态势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更应把握好与周边邻国的紧密经济往来和睦邻友好关系。针对国内市场,外贸企业应考虑我国中西部的需求,深挖其中的市场潜力。

(2)应推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积极寻求经济内循环的破解之法。当前国内消费数据持续回升,内需不断释放,并且消费升级不断加深,存在的问题是外贸企业长期经营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缺乏深入了解,缺乏相应的市场营销经验,另外,出口转内销面临的市场结算模式的变化也亟待解决。

(3)应进一步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要鼓励企业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研发等环节。让企业明白附加值的加工模式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劳动力优势方面我国已经与东南亚国家有了一定差距。

(4)应进一步加快培育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实践经验看,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但对大型企业有利,中小企业也能从中获利,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也有好处。政府对新业态、新模式应提供必要的服务,并帮助和引导企业提升企业综合能力。

3.4 探索个性化服务新模式

有关主管部门应深入走访重点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等多钟方式,畅通政府与外资企业沟通渠道,建立快速有效的协调机制,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疫情期间采取网上预约、容缺审批等方式为外资企业高管、專家和技术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做好外资企业外籍员工及家属生活保障和防疫保护工作,营造最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并提升服务能力,专家团队做到“一对一”的精准对接服务,既要做到宣传辅导覆盖的全面性,也要有“个性化”的量身定制服务。

(2)以“服务”为导向,为外资外贸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聚焦服务,对外资外贸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可成立以“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开展“线上沟通与实地走访调查”双线齐驱并进,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式”服务。积极推行线上法律援助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外贸外资企业和承担疫情防治防控任务的外贸外资企业所涉案件,开设“绿色快速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执”等一条龙贴心服务,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经营。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从政府层面建立贸易纠纷专项法律援助服务机制,为外贸外资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服务,降低对外贸易风险,指导企业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损失。指导帮助企业应对其他国家因疫情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支持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手段维护产业安全,强化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引导企业防范风险,提升自由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简化鼓励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流程,优化通关办理程序,推进在线办理、电话咨询、结果寄达等方式进行办理。

3.5 大力推动“互联网+外贸”

(1)支持企业积极创新参加境内外展会,鼓励企业通过云上展会、在线直播、5G、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创新开展“云上洽谈”,进而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同时鼓励各地对企业相关营销推广费用予以支持。

(2)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加速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推进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并有序发展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将出口产业集群与平台企业开展有效对接,对优势特色产业的跨境电商出口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其发展。在做好日韩、欧美市场的同时,鼓励并支持企业大力开拓非洲、东盟、拉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国际市场,对于境外参展企业予以一定参展经费补贴支持。

(3)建立组展监测机制和日报制度,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境外展会组织工作,严格做好防控措施。各地可对因疫情等客观原因未能参展企业的实际损失给予适当支持。协调主办方采取展会取消、延期等方法,妥善处理好后续环节的各项事宜,尽量减少企业损失。

(4)充分发挥江苏经贸驻外机构、省级公共海外仓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企业进出口渠道,为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发展提供全程对接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和设备进口给予贴息支持,涉及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依法免于招标。在符合防疫标准的前提下,推动重点企业进行肉类等农产品的有序进口,积极试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区、自由贸易区等,扩大国内紧缺的生鲜食品进口,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5)发挥江苏国际友城资源和驻外经贸代表机构的作用,利用有效的媒体向有关国家和地区传播江苏省防控疫情的积极成效,打消外商疑虑。全面摸排各地招商引资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与外商开展接洽。充分发挥“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等合作机制作用,支持各地利用友好城市、商协会等渠道,组织各种类型的线上招商对接活动,利用有效的传播方式积极宣传江苏省投资环境。

(6)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信息化招商,“面对面”交流、“屏对屏”沟通并举等方式方法,保持与境外投资者密切联系。整合各类招商资源,组织在线洽谈、在线签约等活动,吸引一批有示范作用的项目,吸引外商,并且稳定项目招引工作。在疫情期间不影响签约项目的落地推进力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段时间之内江苏外向型企业都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平台,综合解决企业难题。由政府搭建外向型企业服务平台,有效集聚政府、行业协会和金融等多方资源优势,综合解决外向型企业面临的难题。

參考文献

贾俊生.习近平关于新发展格局的论述[J].上海经济研究,2020(12)

付晓.双循环格局下的会展新机遇[J].中国会展,2020(23).

周诚君.关于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关问题的思考[J].南方金融,2020(12).

唐金成,李美华.重大疫情、经济金融危机与保险业的应对研究[J].西南金融,2020(12).

赵龙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引领作用[J].当代世界,2020(11).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s of Jiangsu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n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XIANG Jin

Abstract: With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of the state,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have fully resumed work and production. However, aff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pidemic situation,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second largest provinc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economy, urgently need to make strategic adjustment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Currently,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should leverage on local governmen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together.

Keyword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mpact of the pandemic; adjustment of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