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舞蹈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索

2021-09-05徐娜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6期
关键词:藏族思政舞蹈

[摘           要]  将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的舞蹈课程,在民族民间舞蹈单元,从深度挖掘、课堂组织、中职生心理投射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爱国爱党、文化自信等理念与舞蹈动作传授并行,协同育人,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构建全面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关    键   词]  中职生舞蹈;课程思政;民族民间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036-02

近年来,从高校到高职、中专等职业院校都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积极转变,各学校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理念,都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思想政治的教育元素,包括其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要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政元素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统一作用,需要我们教师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挖掘自身政治认同、文化素养、师德修养、民族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毋庸置疑,作为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标的幼儿师范学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责无旁贷。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内容、目标、结构、模式等方面对固有知识把控之外,实现协同育人的理念,而教师教育又要求师德为先,这与立德树人这一课程思政的本质不谋而合。

怎么培养人?艺术类舞蹈课程,难以逃脱人们长期“重技能”的惯性观点,课程思政的思维,就是科学创新,本着教学科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去看待事物,舞蹈教学也将教育二字放置之前,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新理念下,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舞蹈课,练就学生的艺术之“形”,殊不知舞蹈以人体承载着文化,在非语言形式中凝聚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身体的载体里它也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以人文的精神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用“文化的身体”贯通舞蹈知识体系,形成思政教育、艺术育人相融合的大格局。

一、深度挖掘民族民間舞单元思政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比较庞大的单元,一般贯穿该专业学生的每个学期,涉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主要的风格性舞蹈。传统的舞蹈教学采用元素教学法,从典型体态、动作元素、短句、组合,逐步延展到该民族最典型的舞蹈段落。要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人才,把爱国、爱民族、爱教育润及心田,将课堂树德、中华美德、文化自信输进学生的心里,就得创新课堂模式。

创新传统课堂,采用多维教学模式,发挥教师引领作用。首先,要求教师找到适应的切入点。就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文化归属,对舞蹈的学习绝不能仅靠动作层面“一条腿走路”。将舞蹈置于人类发展始终,无论任何时期,它都能成为时代的书写者、盛世的描绘者。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民族舞蹈自身保存了大量的养分和宝贵经验,在不同属性的舞蹈中洞悉它独有的民族文化,自然地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有了认识,对历史、文化的身份认可与认同,也就加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比如,藏族民间舞蹈。对舞蹈零基础,从未接触过藏族舞蹈的中职生,他们根本不了解踢踏舞步、弦子、行礼,从退踏步、抬踏步、靠步等等专业动作进入,很多学生是懵的,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极不协调。那么先从欣赏藏族舞蹈作品开始,在舞蹈作品如《翻身农奴把歌唱》里扬起的水袖、悠扬的弦子、翻身解放的大踏步欢快激昂的基调中,学生很容易被昂扬向上的舞步吸引,抑扬顿挫的音乐声中,很快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趁着情绪,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的导入,把学生带入藏族人民推翻农奴制做主人的历史画面来。内悟、感化后的心灵再施以动作教学的时候,学生更容易体会膝盖松弛上肢放松、手臂延展伸长的动态特征。舞动时浸润着对藏族人民地域文化、民族变迁的了解,通过体会民族情感,达到对民族文化认同,逐渐体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依据课堂特点组织开展课程思政

对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教师的生硬重复练习指导,不如调整思路,在民族舞蹈情怀中找寻动作,既烘托该民族的舞蹈情绪,又找到当下汉族学生缺失的少数民族认知。在蒙古族舞蹈学习过程中,马步是非舞蹈专业的中职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吸腿跑马步、摇篮马步、跑马步、顿步马步。内地学生较少接触马、草原、蒙古族,加之下肢腿部舞蹈训练痕迹较少,因此腿部力度不够,动作没有张力。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舞蹈教师尝试从预设的动作重难点中跳出来,通过分析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美育化人。换句简单的话就是既然我们不培养舞蹈专业人才,就先避免纠结于动作的难点,而先淡化一板一眼的动作,温润心灵,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观。比如观看蒙古族舞蹈《奔腾》,了解蒙古族人民勇往直前的态势,上升到那个时期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奋发向上的生命情态。这是一个集民族情怀、时代精神、奋斗精神、传统文化、传承非凡气势的优秀作品,身临其境中感受万马奔腾,从牧民骑马中模仿典型动作。男子飒爽的英姿、手臂的感觉、步伐的特点,潜移默化积淀在学生的脑海里,也实现了专业课程德育并重,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用舞蹈感化人、激励人。

三、舞蹈课程思政要投射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普遍不如普高生的文化课基础好,学习目标涣散,容易松懈,学习动力也不足,对职业理想和身份没有形成明确的认知,对舞蹈课更是力不从心。往往是凭着开始的几分热情,半个学期就兴趣骤减。加上传统舞蹈教学重技能知识的传授,在一年级着重打基础练习基本功,令学生往往硬着头皮学下去。课程思政本着教学结构的创新变化,将知识与学生的价值塑造重新整合。比如学藏族舞蹈时,从动作背后的藏族风情聊起,给学生展示藏族舞蹈的一整套服装,结合《北京的金山上》讲授西藏在解放军帮助下翻身农奴做主人的历史,看幼儿动画歌舞,以教师教育的职业为导向,导入藏族舞蹈的动态记忆,最后上升到藏族舞蹈动作层面。让学生感受舞蹈,加强文化认同的过程,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浸润在民族舞蹈的举手投足间。弦子步伐的审美规范、踢踏动作的情绪氛围,哈达传情的真善美,都是用艺术手段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中职生虽然文化功底弱,身心涣散,但是思维转换快,容易被调动;虽然坚持力不足,但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容易上手;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少,但是爱表现,充分肯定和支持下,能激发其很大的能动性和带动性;分组的团队精神容易凝聚,爱互动,希望有展示、设计和领导的意愿等等。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特点,舞蹈课就不宜“填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编创、幼儿园环境模拟教学、舞蹈游戏等手段,都能较好地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比如教师施以家国情怀、中国梦等思政元素,用东北秧歌的动作语汇,设计框架改编民族舞或者创编有教育实践意义的儿童舞。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东北地区抗日英雄事迹的故事,吸引学生关注东北地区人文和历史,进而进入舞蹈设定的情节和氛围中,根据音乐和自设的结构,创编东北秧歌小舞蹈。这个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音乐、主题、结构、队形等多维度的创编,提升了全员育人,全过程放手学生参与设计尝试,构思创编,在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人文风情等。教师重在提供路径,根据专业的特点,拓展了学前教育中职生舞蹈课的宽度;根据教师教育职业的要求,创编环节又延伸了学生的专业深度,体现了实践课的知行统一,学思结合。

总体来说,课程思政是每一位老师长远坚持立志扎根教育的自觉行为,在中职学校,对学前教育中职生的舞蹈素养提升的同时,植入生动鲜明的思政内容,也是我们加强师德教育,立德、立学、传道、仁爱的协同手段。学生在学习舞蹈、享受舞蹈的同时,也形象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当下,更潜移默化地从动态里构建了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感。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积淀的中华文化,多元的舞蹈生态在每一位学生的教育中都能扎根,化作对自己艺术的给养,在浸润的感悟里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层面,这一战略举措,值得我们教师去尝试、探索、实践,用课程思政助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编辑 王亚青

①本文系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舞蹈基础与儿童舞创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SZ202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娜娜(1983—),女,汉族,安徽省淮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藏族思政舞蹈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舞蹈课
《演变》《藏族少女》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