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代何为士?

2021-09-05陈曙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弘毅武士知己

“士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些耳熟能详的短语都提到一个“士”字,在中国封建社会,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有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阶层。与骑士、武士一样,一言以蔽之,士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在西周、春秋时代,士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底层,几乎与庶民相接。但他们不是庶民,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可以不劳而食。士接受过礼、乐、射、御等多种贵族教育,如贵族一般,他们可以戴冠,可以佩剑,体面地游走在卿大夫之间,为高等贵族服务。其实,士不仅仅是知识分子那么简单,他们的职业是多样化的,可以当武士,也可以做卿大夫的家臣,甚至可以在天子、诸侯的宫廷中担任职务……

因为服务于上层贵族这种特殊的地位,所以士才会有“为知己死”的慷慨献身,才会“不可以不弘毅”的自我激励。春秋之后,礼崩乐坏,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所学知识,士人们已经一无所有。但在失去被贵族豢养的“铁饭碗”的同时,士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大国争霸,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于是,便有了培养“贤”“能”的私学的出现,孔子弟子三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不争尊卑贵贱,只重真才实学,但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为人所用。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等人广招门客,礼贤下士,养的就是这些“士”。

(摘自《兰州晨报》陈曙/文)

猜你喜欢

弘毅武士知己
校训展示墙
知己
知己
百战
剑龙是武士吗
高适同路逢知己
对周南梅溪湖中学校训的解读
“武士”挡道
弘毅投资走下神坛 12年投资成绩单全解剖
剑龙是武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