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先行,从阅读中汲取表达的营养

2021-09-05王雯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棵树习作想象

王雯

统编教材单元编写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精读课文与单元写作之间读写相融,为写作练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教师可以采用写作先行的理念,捕捉学生写作单元作文时存在的漏洞和共性问题,借助单元精读课文所起到的范例作用,厘清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为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奠基。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课文范例支架,改变想象内容零散化的状况

通过写作先行的尝试,教师发现学生在写想象类作文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想象的过程中,无法形成一个中心,想象的内容相对零散、空洞、琐碎,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直接将编者所倡导的大胆想象演化成胡编乱扯。

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者想象的内容包括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生活细节、自然规律、自己与上课求学相关的内容,想象的细节价值点多达十几个,但作者所想象的内容为什么没有给人凌乱琐碎之感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所有的想象都依托于一个具体而鲜明的表达核心,即“宇宙的另一边,是宇宙这一边的倒影”。纵观整篇课文,无论想象的内容再细致、再丰富,都依附于强烈鲜明的中心,这就使得整篇文章的想象有了凝聚力。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梳理文本的过程,将作者的所有想象点全部罗列出来,帮助学生找出其认知的共性,从而确定这些想象内容与文本表达中心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所有的内容都指向于表达的核心内容,最终使得文本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借助这样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回顾自身的写作过程,找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修改作文指明了方向。

二、借范例课文的细节,改变想象内容的空洞现象

学生习作中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想象常常停留在最原始、最表面层级,无法深入下去,从而导致习作中的想象和表达相对简单。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单元中的《我变成了一棵树》,就可以成为学生修改习作可以借鉴的范例。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在描写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将想象进一步细化,罗列出一系列的描写价值点,比如树上长出了鸟窝,妈妈居然住进了鸟窝,妈妈还在鸟窝里分食物给小动物,“我”看到食物后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甚至还流下了口水。

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内容呢?教师可以将这些想象出来的内容全部板书,对应这篇文章表达的支架和中心(我变成了一棵树),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人之本性与树的物性特征,这是对想象中心的一种细化与呈现。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刻反思,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确立想象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深入思考,丰富想象类习作的内容。

三、借课文范例的起因,追求想象内容的有序

想象是指生命个体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此不难看出,想象绝不是凭空捏造的,而要基于自身原始的认知经验。再次审视学生之前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想象其实缺少生活的根基,缺少对生活的深入思考,直接将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所有想象的内容空洞无物。

继续以《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为例,作者紧扣变成了一棵树这一中心,对于细化的内容进行了充分展现。其实这篇课文围绕这个中心还可以写别的内容,但是作者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写呢?主要就在于作者想象出来的这篇文章与自身的原始生活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1-5自然段,从而发现作者常常在玩得最高兴的时候,被妈妈催促回家吃饭,她为了躲避妈妈,所以才会想到变成一棵树。由此我们引导学生放眼整篇文章,就会发现后面所有内容都与这个生活感受有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想躲避妈妈的催促,才会想到树上长出了鸟窝,以便于让妈妈住进去;也正是因为与吃饭相关,才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零食,所以才会引出下面肚子饿得咕咕叫甚至还流下口水的情节。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写作,改掉凭空捏造的毛病,捕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从而选择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目标,或者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借助想象的力量达成所愿。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生活气息,才能激活内在的情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想象力,提升自我的表达能力。

四、借课文范例的写法,追求想象内容的细节化

中国有句古话: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有想法,却无法用语言客观、真实、精准地表达出来。这个单元的写作要求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要求学生能够想象一个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奇世界。但纵观学生原生态的作文,就会发现很多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很多精彩的想象金点子和细节,因为表达上的缺失和疏漏,并没有得到呈现。

事实上,不同的想象有着不同的创意,更有着完全迥异的支撑点,作者为了配合自己想象的内容,所选用的表达句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宇宙的另一边》为了突出想象世界与现实生活相反,就运用了“宇宙的这一边是……,而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将这两边内容对比,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而《我变成了一棵樹》则是借助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等,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将自己所想象出来的独特世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两种表达方式其实都与作者所设定的想象支点有紧密联系,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例文中汲取表达方法的营养,然后在顺势模仿和积极创新的表达实践中,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在统编教材写作单元中有着直接而典型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把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基础学情入手,为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助力。

猜你喜欢

一棵树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给一棵树道歉
一棵树
我头上长了一棵树
站成一棵树
习作展示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