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见大,让“微”写作释放“大”能量

2021-09-05吴燕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4期
关键词:随文语言表达形式

吴燕

就听、说、读、写这四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言,“写”无疑是最具难度,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输出过程。从表面上看,学生只是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实则还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写作训练都是依托于具体的每一篇习作完成的,但微细写作就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它虽然篇幅短小、笔墨不多,却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微写作的训练,聆听学生表达能力拔节的声音。

一、依循兴趣认知,在无形之中开展微写作训练

学生是写作训练的主体,只有唤醒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微写作才能得以落实。因此,教师就需要转变角色,不仅要将自己看成是写作的点拨者和引导者,更要做学生的知心好友,捕捉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典型的写作话题,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

比如,在培养学生抒情表达能力时,很多学生对绘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便可以将绘本作为唤醒学生情感的有效载体,运用其中直观的图片、明艳的色彩以及简洁的文字,唤醒学生的童真童趣。

在组织学生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绘本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一起观看图片、品读文字,并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抒情的表达训练。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抒情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把握住了绘本这个兴趣点,借助绘本所营造出来的丰盈情感磁场,引发学生对母爱的强烈共鸣,快速地将学生带入绘本的情感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的语言体验,将微写作自然而然地落到实处。这样的写作学生没有背负完成任务的压力,完全是投其所好,将写作训练落实于无形中。

二、紧扣生活资源,及时推进微写作训练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现实生活中,白居易所说的“时”与“事”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生可以及时、快速地捕捉写作素材提供了资源。为此,教师要时刻保持敏感,及时发现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巧妙地创设落实和推进微写作的契机,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微写作训练。

很多学生畏惧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缺乏写作的方法,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很多学生认为,写进作文的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一样可以成为不错的写作素材。

比如,在大课间活动结束后,教室走廊上出现了一只艰难蠕动的蚯蚓,吸引了不少学生围观。此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在了解事件原委之后,鼓励学生现场观看,并及时拍摄视频,将其投放在屏幕上,组织全班学生观察和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有的学生写了一段关于蚯蚓外形的文字,有的学生详细介绍了蚯蚓蠕动的过程,有的学生还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写了简单的童话故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写作训练不应该是固定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即时性资源,鼓励学生及时把握这些写作资源,顺势而为,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动态生成的素材,为微写作的训练提供资源。

三、转变训练形式,激活思维,推动微写作训练

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旦陷入到单一、固定化的模式中,就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其内在的活力也必将消失殆尽。微写作更是如此,这种率性而为的写作训练形式,本身就应该具备率真性、创新性,一旦被固定为具体的形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不断革故鼎新,丰富微写作训练的形式,就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微写作训练很多时候都与课文中的随文练笔相融合,这是微写作训练的重要形式,但在传统教学中,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来开展微写作训练,基本上会陷入机械模仿和生硬迁移的泥潭之中。比如一段描写景物的语段非常精彩,在教学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模仿;比如一段文字运用了一连串精准的动词,教师就会搭建迁移表达的平台;再比如一段文字的心理描写细腻而生动,教师就会开辟随文练笔的渠道,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开始,学生对这些小任务的练笔很感兴趣,但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其形式长期不变,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置随文练笔的形式,不断地丰富微写作的训练载体。

比如统编教材中的《灰雀》一文讲述了列宁用智慧的方式,引导小男孩将带回家的灰雀放回大自然的故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设置这样的微写作练笔:此时此刻,小男孩是怎样想的呢?请你将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这个训练要求简单而粗暴,学生虽然有机会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却始终无法真正激活思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转变视角,以小男孩的口吻给列宁写一封信,将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

面对相同的训练目标,甚至是相同的训练内容,如果其形式发生了转变,学生也会有迥然不同的鲜活体验,可能因此不再把练笔当成任务,而能在练笔过程中倾吐自己的心声。

四、强化整合,凸显机智,深化微写作训练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任何一种独特的形式,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作用都是有限的,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将微写作的训练与其他的训练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在珠联璧合之中,促进各种训练形式的相互补充,从而真正地构建起小学阶段写作训练的体系,为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比如,统编版四年级写作专题要求学生写一个有特点的人,虽然是在一次写作训练中提出的要求,但要想达成这一目标,仅仅靠一次写作训练很难实现。这一写作所包含的维度也非常广,为此教师就可以先从微写作入手,分别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即兴开展训练,在学生经历了以人物训练为主线的微写作训练之后,教师再开展整体性的写作教学,这样就比直接进行写作训练的效果好很多。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微写作与常规性写作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聚焦微观层面,可以围绕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另一个则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需要着眼于全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而言,微写作其实是提供了一种写作的基本样态,既是常规性写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对常规性写作的有益补充。因此,教师在积极推行微写作的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微写作训练,而是要整合多种写作训练形式,形成训练的合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微写作切口虽小,但其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巨大的。教师需要结合文本资源合理安排微写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随文语言表达形式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快乐阅读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