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建设中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实践

2021-09-05马小莉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林业建设人工林

马小莉

摘 要 人工林培育是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不仅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方式,而且有助于树种存活率的提升,从而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 林业建设;人工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35

林业资源是进行气候调节、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建设中做好人工林培育,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有助于林业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

1 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1.1 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果

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增加了我国森林面积,发挥了积极的森林资源气候调节、水土巩固的作用,净化了空气,增加了防风固沙的效果,改变了局部区域的气候环境,为环境改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1]。

1.2 提升树种存活率

不同树种对于环境和土壤具有不同的要求,自然林的生长受外部因素干扰较多,导致自然林生长周期长和存活率不高,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基于不同树种的生长要求,进行周边环境和土壤的改善,降低外部因素对于树种生长的影响,提高树种的存活率,促进林业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1.3 提高林业生态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视度逐步提升。人工林培育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增加森林面积的方式,促进林业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提高林业生态效益。

1.4 提高林业经济价值

森林资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持。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提高了林业森林面积覆盖率。基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在不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林培育工作,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支持,从而促进林业经济价值的提升。

2 具体应用措施

2.1 人工林培育的因地制宜

不同林木对于生长环境具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各地林业部门在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基于各地不同自然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因素,进行林木树种的科学选择,以保障树种的存活率[2]。

1)不同林业部门在进行树种选择过程中,应当对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找寻最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树种,既可以保证树种的存活率,又可以促进树种培育质量的提升,满足林业建设工作需求。2)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对于材林需求度存在一定的区别,林业部门在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基于本地需求,进行林木树种适宜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调整,做好人工林培育的精准化,既可以保证人工林培育效率的提升,又可以满足地区对于木材的需求。3)林业部门在树种选择过程中,应当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充分了解和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林木树种的科学选择,避免选择的盲目性,满足林业建设造林及更新的需求,同时,符合林业建设中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有助于不同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管理者认知提升

人工林培育不仅担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责任,还承担着为社会发展提供原材料的任务[3]。因此,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正确认知人工林培育技术,结合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的科学应用,提高人工林培育效果。

1)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在进行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结合地区林业建设工作需求,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的深刻认知,把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林业建设工作有效结合,加强人工林培育技术的高效运用,提升林业建设工作质量。2)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不断提高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水平,及提出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提高人工林培育的效果,促进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发挥森林环境保护的功能,并促进区域内环境的有效改善。3)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基于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效果,加强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促进管辖范围内林业工作人员和地方居民的人工林培育技术知识的提升,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和地方居民对于人工林培育工作开展的配合度,提高人工林培育效果,促进管辖范围内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为后续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3 丰富人工林培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林培育技术也不断创新,提高了人工林培育质量。我国各地林业部门在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人工林培育方式的丰富,加快林业建设工作成效[4]。

1)应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新型培育技术研发工作。不断结合不同地区人工林培育工作需求,基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培育现状等因素,进行新型技术的研发,为不同地区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促进造林更新速度的提升。2)树种选择过程中,可以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树种的精准选择,降低树种选择的难度,保证樹种选择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从而提升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效果。例如,林业部门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开展各类木材需求、树种属性、生长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工作,借助数据分析,进行树种选择,降低树种选择的难度,为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3)林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新型培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培育技术,根据林业建设工作需求,合理化安排人工林培育工作,提高我国森林绿化面积覆盖率。

2.4 完善人工林培育环节

应基于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需求,完善培育工作的全过程,以确保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效果[5]。

1)加大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的资金支持。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工作中的应用,对于资金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基于资金需求,向各地政府申请财政资金支持,保障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的顺利开展。2)完善人工林培育的基础设施。基于林业建设工作需求,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试验基地的建设,在实验基地中开展、创新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根据应用效果,判断人工林培育技术是否适合在林业建设中大范围应用和推广。因此,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应用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林业部门在实验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人工林培育技术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人工林培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3)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树种因病虫害或其他因素影响而死亡的现象,林业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死亡树种的清理工作,避免死亡树种向其他树种进行病虫害的传播,同时,为树种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人工林的健康生长。

3 结语

人工林培育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符合我国不同地区进行林业建设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及林业管理人员应当提升对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的认知,结合林业建设工作需求,进行人工林培育技术应用方案的完善,做好树种的科学选择与培育,保证人工林培育效果,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林业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铭松.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40(21):90-91.

[2] 傅金勇.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培育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20(13):128-129.

[3] 李莲芳.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精准培育基础与关键措施剖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3):197.

[4] 刘飞海.不同培育技术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J].现代园艺,2019(2):12.

[5] 韦春妍.重视林木培育加快造林更新[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林业建设人工林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陕北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宁地区灰木莲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