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强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封山禁牧问题探究

2021-09-05卢霞刘丽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植被恢复

卢霞 刘丽

摘 要 封山禁牧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目前,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封山禁牧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如资金投入少、措施不当等。基于此,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总结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陕西省宁强县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48

林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要满足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境的需要,土地安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首要需求。近年来,陕西省宁强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号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林业的社会地位确实得到了改善,各级政府对林业的关注和重视有了很大提高。但宁强县林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方政府对林业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人们对生态建设的意识和确保生态安全的意识不强,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1],森林和牧业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目前,如何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非常必要和紧迫,特别是林业与畜牧业之间的矛盾,已摆在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面前。

1 封山育林的作用

封山育林指的是禁止森林开垦、放牧、伐木和其他破坏性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全密封(长时间无任何人为活动)、半密封(季节性开放)、轮密封(定期分片轮封轮开)。

1.1 有效保护发展森林资源

节约和保护物种资源是封山育林的一个重要作用,这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并改善生态环境,单树种和结构稳定性差的林区可以转变为灌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群落,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2]。

1.2 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

封山育林的特点是人力少、成本低、快速化,具有很好的效益,可以提升绿化速度,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封山育林后,增加了林业植被种类和生物多样性,还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效果,减少了森林病虫害。通过封山育林,可使稀疏的林地、灌木林地经过5年以上的时间成为植被丰富的林地,且育林成本低,可发挥保护水源、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功能,对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

2.1 重造林轻管理思想仍然存在

目前,某些地区仍存在重视造林,忽视管理的思想。林地不是农用地,因此农民没有像保护农作物一样保护森林资源,由此造成了只关注造林,忽视造林管理的情况。例如,对于植被恢复项目,政府对早期工作非常重视,要求高质量,但在种植完成后,很多林地项目都缺少相关的管理过程,造成了许多项目被荒废。

2.2 投入不足影响工程质量

天然林保护项目的植被恢复、投资与其他造林项目相比较小,加之大多数地方财政是保障粮食金融,无法充分支持林业投资,因此造成项目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3 封禁手段落后

目前,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的禁令措施仍以老口号、散布传单、宣传树标等方法为基础。县市下属的林区还没有建立森林公安系统,不能采取强硬措施,只能进行说服教育,不能真正做好封山禁牧工作。

2.4 宣传工作不到位

山区禁止放牧宣传教育工作远不及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由于森林火灾对领导责任影响大,因此,对森林防火的宣传,无论是组织上还是投资上均能到位。相对而言,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封山放牧的领导责任小,加之牧民有一定抵触情绪,由此导致宣传工作成效甚微[3]。

3 宁强县天保工程区实施封山禁牧的建议

目前,宁强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总面积32.46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83万公顷,占宁强县土地总面积的73.40%;非林地面积8.63万公顷,占宁强县土地总面积的26.60%。在23.83万公顷的林地中,有林地18.96万公顷(天然林面积13.03万公顷)、灌木林地2.24万公顷、疏林地20 hm2、未成林造林地0.582万公顷、宜林地2.05万公顷。要想有效封山禁,则需做好以下6点。

3.1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努力实现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因此,要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促效能,积极转变观念,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3.2 落实管护任务

狠抓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年初主管单位与各镇(办)管护站签订森林管护责任书,镇(办)管护站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同时,制定管护人员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巡山记录制度等,管护人员每日必须规范填写巡山记录,每月巡山天数不得少于22 d,有重大事情要及时报告。

3.3 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至关重要,其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应夯实工作责任,加大检查监督,督促落实,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森林管护责任区分布图、森林管护示意图,做到年中指导,年底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均落到实处,有力促进管护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和森林资源的安全管理。

3.4 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1)统一思想,增强重视程度。封山禁牧属于群众性和公益性事业,需要做好宣传,提升大众的认识,做好领导工作。各林业部门需要根据县政府要求,在重要工作安排中纳入这项工作,做好领导,进行组织,并认真执行;要把封山禁牧任务做好层层分解,明确任务和责任,保证在规定时间高质量完成封禁任务。2)增强宣传,提升认识。确定有效的宣传方案,合理使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还要张贴宣传标语等,提升宣传活动的力度,要让牧民真正了解封山禁牧的意义,熟悉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法,做好基层宣传。开展封山禁牧后,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好林牧矛盾,切实做好农民利益的保护,获得广大农民对封山禁牧工作的理解。3)增强责任感,做好管理工作。4)开展队伍建设,提升队伍人员素养,做好源头管理,保证管护成效。5)做好资源管理,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对于管护人员要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的管理维护水平,还要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取得显著成效。

3.5 提升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站标准化建设

切实提高生态卫所森林资源管护能力,对管护站的管护用房、配套设施和管护设施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以提升森林资源管护能力为出发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管理能力[4]。

3.6 开展工程实施调研和自评估

不断总结工程实施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效益,研究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天保工程区封山禁牧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并在实施中加以推广应用,做到提前谋划,提出解决问题和切合实际的新阶段封山禁牧政策建议,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4 结语

天然林有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做好封山禁牧可以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对广大群众的经济利益做好保护,对于林木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此,要求各林业部门采取丰富的形式,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宣传,例如,维护生态平衡,丰富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主动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并确定有效的宣传方案,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 曹世雄.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03-110.

[2] 陆卫华.国有林区养殖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影响[J].汉中科技,2013,12(1):44-46.

[3] 王兵.关于张易镇移民迁出区封山禁牧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2):35.

[4] 廖萍,曾艳.探究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8(24):206-207.

[5] 黄颖利,李晗晗,朱震锋,等.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恢复的时空特征及评价[J].林业经济问题,2020,11(20):136-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植被恢复
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区植被恢复的思考
隆阳区呢喃山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探讨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问题及对策
闽东北鹫峰山不同迹地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径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