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样之美

2021-09-05环保科普365

环境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海拔大熊猫

环保科普365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同时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宝兴县东北部,地处邛崃山西坡。1975年建立。面积3903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及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面积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27581.5公顷,缓冲区2897.5公顷,实验区8560.0公顷。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区是是大熊猫的发现地。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在邓池沟首次发现大熊猫,使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享誉世界。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邛崃山脉中段,夹金山南麓,青衣江源头,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雅安市宝兴县境内。

保护区东河是保护区的干流,两岸支流极不对称,西岸有得胜沟、大水沟、桦溪林沟、快乐沟;东岸有锅巴岩沟、汪家沟、青山沟、邓池沟、龙石溪、甘木沟、冷木沟等。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龙门山地槽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迭系、第四系和元古代的澄徵江—晋宁期的岩浆浸入岩。主要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花岗岩、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细砂岩及砂砾等组成。

植物资源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429种,其中蕨类22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395种。植被垂直带谱明显:

①海拔900~1500米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树种为壳斗科栲属、樟科樟属、山茶科木荷属;

②海拔1500~20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除常绿树外,还有珙桐、水青树、槭、桦等落叶树种;

③海拔2000~2900米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红杉、铁杉、桦、槭、椴等,林下为茂密的冷箭竹、大箭竹、拐棍竹,总面积达110000公顷;

③海拔2900~35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以冷杉为主;

⑤海拔35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高山灌丛草甸与流石滩植被。

珙桐

珙桐是珙桐属珙桐种的落叶乔木,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

珙桐高15~25米,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果实为长卵圆形核果。花期4月,果期10月。

珙桐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润湿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

动物资源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有390种, 其中兽类68种,鸟类280多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4种、鱼类7种。中国或四川特产动物达73种,其中兽类有大熊猫等17种,鸟类有斑尾榛鸡等33种,爬行类有美姑脊蛇等6种,两栖类有大鲵等10种和鱼类7种。

区内动物垂直分异明显:

①海拔2200米以下亚热带物种为主,代表动物有水鹿、小灵猫、果子狸、画眉、日本林蛙、斑腿树蛙等;

②海拔2200~3600米以喜马拉雅物种为主,代表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小熊猫、血雉、棕点湍蛙等;

③海拔3600米以上,代表动物有白臀鹿、白唇鹿、雉鸡、绿尾虹雉、雪鹑等。

羚牛

羚牛别名牛羚,属牛科,体型粗壮,长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马,俗称“六不像”,雌雄均具角,角形弯曲特殊,呈扭曲状,故也称之“扭角羚”。

羚牛的肩高为110~1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300千克,雌性250千克,最重的羚牛甚至可达1000千克。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一般长约20厘米。

羚牛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

羚牛并不是牛,它居于牛科羊亚科,分类上近于寒带羚羊,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动物之一,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马麝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0~15千克。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我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种,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点。原麝分布于东北、华北;马麝见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各省;林麝数量多,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马麝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或林缘裸岩山地,最高记录为海拔5050米。性情孤独,大多单独活动。活动路线一般不轻易改变,就连雨后道路受到溪水的阻碍,也不会去寻找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只有冬季道路冰封时,才不得不绕道而行。主要以山柳、杜鹃、珠芽蓼等植物的叶、茎、花和种子为食。

由于各种麝类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我国近日将它们均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麝类动物资源的总蕴藏量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1/5,其中林麝最多,之后依次为原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地貌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它成为许多孓遗物种的避难所,中、外科学家先后在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命名了151种动、植物新种(其中植物73种,鸟类38种,动物31种,两栖5种,鱼类3种,昆虫1种),是全世界少有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同时也是邛崃山系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重要走廊带,是四川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保护区外围有卧龙、黑水河、喇叭河三个自然保护区,呈一个三角形,蜂桶寨保护区处在中心地带,是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关键性的走廊带,对连接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促进大熊猫种群间基因交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海拔大熊猫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寻找大熊猫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遗憾的大熊猫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大熊猫也消暑
最有名的大熊猫
孩子的潜力无限,这样的“狼爸”可以多一些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