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

2021-09-05民进中央

民主 2021年7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农村

民进中央

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最直接、最有效、最廉价、最便捷的路径。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阅读和图书馆建设,通过“全面改薄”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和图书配备水平明显提升。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工作不断推进,作为验收指标之一的生均图书册数也不断提升。但是调研发现,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和图书配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中小学阅读工作的推进。

一、一些农村学校还没有专用的图书馆(室),不能提供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

个别农村学校存在图书馆(室)与仓库、食堂、多功能教室共用场地的情况。受场地和设备条件所限,难以对图书进行有效分类管理,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说这部分图书室形同虚设。

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调研发现,大多数中小学图书馆(室)依靠政府的专项投入建成,建成后没有安排年度预算经费,缺乏图书采购和更新的保障机制,加上一些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不够重视,在学校的公用经费中不安排图书馆日常维护和图书采购支出,导致学校图书馆藏书陈旧过时。

三、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采购机制不合理,缺乏质量监控机制,很多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并不适合教师、学生阅读使用

调研发现,由政府统一采购或社会各方捐赠的图书,常常没有经过甄别和遴选环节就进入了学校图书室。这些图书有一部分脱离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品味不高、印装粗劣、复本率畸高。

四、一些农村学校图书馆(室)开放时间不足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但实际上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有效服务时间远远小于图书馆标注时间。再加上当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和教师负担较重,图书馆的整体利用率比较低。

五、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图书管理的专门人才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转岗来完成。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谈不上实施专业管理,甚至有些学校的电子借阅记录都较为混乱,更谈不上针对学生借阅行为进行分析,无法把阅读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

为此建议,各地、各中小学校要像重视营養餐那样重视学生的阅读,及时推出农村中小学“精神正餐”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滋养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夯实农村教育基础。

一、将图书馆、图书配置、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置、更新,开放时间、利用率等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二、健全中小学图书采购机制,规范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备,确保最好的图书能够进入农村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适合中小学师生的阅读书目,并进行动态更新。中小学图书采购要依据中小学生阅读书目,让教师和在校学生参与,由各学校自主选择,确保采购的图书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受到学生和教师喜爱。

三、建立中小学图书更新机制

中小学校应在公用经费中保障图书馆的日常运维和年度图书更新费用,定期公开本年度学校图书馆相关情况,包括年度新增图书情况,年度图书馆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接受全校师生和全社会监督。

四、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化建设

出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资格标准,让真正有学问、懂阅读的专业人士指导学生阅读。

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师生阅读的指导

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支持农村中小学的阅读工程建设,在捐赠优秀图书、培训阅读推广人、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等方面给予帮助。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加入阅读指导内容,把校园阅读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