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发明
2021-09-05
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每天都要对着它梳妆打扮。在镜子发明之前,人类以天然的水面为镜,平静的水池、盛水的容器是最早的镜子雏形。那么,镜子是怎么发明的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8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镜子
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镜子是用黑曜石做的,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6200年,也就是距今8000多年前。安纳托利亚(位于土耳其境内)人用磨光的黑曜石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镜子,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护身符。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第一面镜子
嫫母作镜:“轩辕作镜”记载了镜子的产权属于黄帝,实则真正的发明人是其妻嫫母。有一次嫫母上山搬石头,在搬起的石头下看到一个明晃晃的石片,捡起一看吓了一跳,石片映出自己的模样丑陋不堪。嫫母把石片带回宫中,到石器作坊找到一块磨石,把发光的石片磨平,再照的時候便清晰可辨,于是把石片呈给黄帝,镜子便由此诞生。
4000年前:中国最早的铜镜
中国最早的铜镜是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铜镜比较粗糙,纹饰简单,表面光泽也不强。
铜镜最早在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成为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直到西汉末期,铜镜才慢慢地走向民间。汉代可以称得上是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那时候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铜镜的铸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了全身镜。最初的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纹饰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了中国镜子独特的风格。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有所突破,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图案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纹等。
宋代铜镜注重实用,器体轻薄,装饰简洁,形状仍以圆形为主,亦有方形、弧形、菱形以及带柄等多种形式。题材有花草鸟兽、小桥楼台、神仙八卦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元代以后,铜镜质量以及艺术水平呈下降趋势。到明清时期,铜镜变得更加贴近平民生活,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吉语镜别具特色,特别接地气。明代开始传入玻璃镜,至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