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
2021-09-05
思想
2050年能源转型投资需比计划增加30%
《世界能源转型展望:1.5 ℃路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1年6月
(World Energy Transitions Outlook: 1.5 ℃ Pathway)
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重塑能源系统,若要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部署水平与1.5℃目标的实现速度相兼容,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为了使能源转型符合积极的经济和环境轨迹,必须大幅度调整资本流动方向。据分析,从现在到2050年,能源转型投资必须比计划投资增加30%,达到131万亿美元,这些投资将在2050年产生至少61万亿美元的累计回报。此外,转型后的能源行业将拥有1.22亿个就业岗位,其中仅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就将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可持续发展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2021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联合国2021年7月6日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21)
国际社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正处于关键时刻。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一年多来造成了空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全球极端贫困率20多年来首次上升,有1.01亿儿童低于最低阅读能力水平,妇女面临家庭暴力增加,童婚预计在近年来下降后会上升,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也在继续增加。目前的危机正在威胁全球数十年的发展成果,各国需加快履行承诺,利用危机改变世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发展再利用经济要克服多方挑战
《可重复使用消費模式的未来》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7月20日(Future of Reusable Consumption Models)
要使以再利用为中心的经济站稳脚跟,必须克服每个利益相关方面临的具体挑战。对消费者来说,是对可重复使用包装的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注;对企业来说,主要的挑战包括缺乏基础设施,财务可行性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实现充分的品牌差异化;各国政府必须应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更新奖励措施;此外,公共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缺乏评估再利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标准化工具。
中国主要城市每人每年通勤交通碳排放0.29吨
《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年7月24日
数据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的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总体平均值为5.7吨/日,换算每人、每年(往返)通勤交通碳排放为0.29吨。然而,超大城市深圳的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水平为5.5吨/日,远低于多数特大城市,这是受益于深圳良好的职住平衡、相对较短的通勤距离和超过75%的绿色出行比重。由此可见,短距离通勤和绿色出行有助于降低碳排放。
中国的气候行动获得显著成效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自愿陈述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 年 7 月14日
2015年底到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从21.66%提高至23.04%,森林蓄积量由151 亿立方米提高到175亿立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升至8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碳强度累计下降 18.8%,清洁能源占比增至 24.3%。光伏和风能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8.4%,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或致世界饥饿状况急剧恶化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21年7月13日(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21)
在多种主要因素的作用下,世界已无法实现到2030年消除饥饿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的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和相关防疫措施使得挑战愈发严峻。粮食安全和营养领域最新变化背后的主要因素包括冲突、极端气候、经济减速和衰退,无论是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在不断上升,并在贫困和严重的长期不平等现象等深层因素推动之下进一步恶化。此外,世界各地大量民众因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成本,备受粮食不安全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的困扰。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7月3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共振,多边主义同单边主义激烈博弈,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国际和平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纵观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冲突和治理困境,追根究底,还是在于多边主义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准则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解决当今世界错综复杂问题,有效应对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的正确方向,是打破零和博弈,抵制单边霸凌,真正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进程
7月8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演讲
过去几百年间,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但未来几百年,科技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回归到低碳社会——这也是最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 AI正在帮助人类做出改变,并将在更多领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价值。AI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社会的脉络中,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社会的一种“下意识”。
游戏企业要重视游戏的社会价值
7月2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发表演讲
游戏的价值和影响是舆论普遍关注、全社会广泛关心的问题。企业是公众从社会认知视角观照游戏产业的对象主体,只有把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优先目标内化到企业行为当中去,“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才能让游戏更好地赢得人民的信赖和肯定。具体来说,一是注重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二是注重突出游戏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能;三是企业要重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
行动
政府
习近平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央政治局会议:纠正运动式“减碳”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香港成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7月15日,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宣布成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以协助香港金融业管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并把握相关机遇。督导小组表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巩固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协助金融生态系统迈向碳中和。
建设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
7月1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鼓励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在国家级人才评选中,加大向碳中和领域优秀人才的倾斜力度。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中方决议
7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发展属于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呼吁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享有人权,并促进发展机会的平等享有。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设在上海。全国碳市场首日成交均价51.23元/吨,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国家林草局成立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7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家论证会。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等15名专家组成,聘期5年。
日本央行推出绿色融资方案应对气候变化
7月16日,日本央行宣布,为促进日本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将实施一项绿色融资方案。根据该方案,日本央行将向金融机构提供零利率贷款,支持其向企业发放绿色贷款或投资绿色债券。该方案拟于今年内开始实施,直至2030财年末。
八部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权益“防护网”
7月22日,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
中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7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發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爱尔兰签署气候行动法案
7月23日,爱尔兰总统希金斯签署了《2021年气候行动和低碳发展(修正案)法案》,该法案承诺到2050年爱尔兰实现碳中和,并包含了通过引入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提出的五年“碳预算”来实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目标的条款。它还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在2018年水平上减少51%。
企业
南方电网成立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
7月8日,南方电网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揭牌仪式举行,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聚焦服务清洁能源、储能、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等绿色能源产业领域,首期超过10亿元的项目已接入平台。
阿里成立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
7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着力于可持续发展、可靠、可信、可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通过构建数字经济的信任机制,协同治理危害商家和用户利益的行为,保护和激励创新,促进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宝武发起国内规模最大碳中和主题基金
7月15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
中国移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7月15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明确到“十四五”期末,公司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下降率均不低于20%,企业自身节电量较“十三五”翻两番、超过400亿度,企业2025年自身碳排放控制在5600万吨以内。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开工建设
7月13日,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小堆示范项目)在海南昌江核电现场正式开工,该项目成为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国家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7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重点围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深化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邮储银行承销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
7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承销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三期债权融资计划,规模5亿元,期限1+1+1年。据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介绍,该产品是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为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有益探索。
社会组织
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发布
7月27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聚焦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农业食品、工业制造、建筑、数字信息六大行业,调研全球55家企业在降碳减排方面的先进实践,并深度研究分析7家代表企业的实践案例,提出9个具有普适性的重点碳中和举措,为相关行业企业实现自身业务及价值链碳中和提供指引。
社會各界积极向河南省捐赠款物
河南暴雨灾害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截至7月28日上午10时,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共接收捐赠56.92亿元(定向捐赠5.55亿元,非定向捐赠51.37亿元)。全省临时救助特殊困难群体3847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93.6万元。
福建师范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7月9日,福建师范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将面向碳中和重大战略,深度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主要开展碳中和基础理论、减排增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规、碳核算、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等综合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解决方案,为福建省的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