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事

2021-09-05李宏荣

金沙江文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龙潭阿妈水桶

李宏荣

三眼井

三眼井坐落在尔里台边那片古栗树山脚下的衣都昭,听我的长辈们传唱的山寨发展歌谣中,知道三眼井也有沧桑的历史岁月了,自从我祖辈们看中了家乡这方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后,他们用勤劳的汗水开垦出了一道道气势磅礴的美丽梯田,他们用聪明的智慧修筑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三眼井。

龙潭源头的那个井,是家乡彝家人们的第一眼井,井深有2米,形为长方体,方圆面积不过30平方米,四周用清一色的条石支砌而成,井底用厚实的石板铺筑,手腕粗的一股龙潭水四季春夏秋冬从地表深处冒出,井里的泉水清亮照人影,四季碧绿清澈,喝着清凉而又甘甜。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寨道上就有挑水的人影,他们不论住在寨头古核桃树下,还是座在寨脚的青松林边,勤劳的挑水人群都会不期而遇地在第一眼井边,然后井然有序地打起一桶又一桶清凉甘甜的龙潭水挑回家。当美丽的夕阳铺满家乡山岭间的时候,一天劳作的彝家人们都回寨了,这时寨道上又出现了挑水的人群身影,他们从第一眼井里挑回生活所需的水,渐渐地早晚挑水成为家乡彝寨四季不变的一幅风情诗篇,渐渐地挑水成为家乡彝人勤劳的象征。

有着节约用水传统美德的家乡彝家人们,又在离第一眼井不远的地方修筑了一眼井,这眼井家乡彝家人们俗称为第二眼井,井深不过1.5米,形为正方体,方圆不过10平方米,四周有条石支砌,井底用石板铺筑,用石条修筑一道小沟渠,把从第一眼井口处溢出的水引进第二眼井中。每天早晚当袅袅的炊烟升起来的时候,劳作的人们都纷纷回寨开始制作风味美食佳肴,他们端着米和青菜到第二眼井前,三五成群地蹲在井边淘米洗菜。待把一道道风味美食佳肴端上竹饭桌后,一家人就围坐在竹饭桌边,分享着劳动丰收的果实,他们喝着甘甜清凉的龙潭水,他们品着醇香的苦荞小锅酒,他们唱着劳动快乐的歌谣。

第二眼井中溢满后,人们又在10米外的地方筑建了一眼井,称为第三眼井,井深不过1米,形似圆体,方圆不过10平方米,四周用鹅卵石支砌,井底也用鹅卵石铺筑。勤劳的家乡彝家人们从第二眼井的溢口处,用青石条和石板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沟渠,这样从第二眼井中溢出的龙潭水,顺着沟渠流到第三眼井中,这眼井就是家乡彝家人们洗衣被褥的地方。当黄昏的夕阳挂在了发补山梁间的时候,成群的牛羊们鼓着圆圆的肚皮归窝,这时寨道上归窝的牛羊们与族群一阵亲热后,便争先恐后地聚到井边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饱龙潭水,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第三眼井,回到了自己的窝里。第三眼井中溢出的龙潭水,又滋润着家乡那一道道气势磅礴的美丽梯田,使气势磅礴而美丽的梯田,年年都有丰收的喜讯,使故乡彝家人们的日子年年岁岁过得有滋有味。

太阳每天从东边的白开山头升起,再落入西边的弯腰树大山怀抱里,家乡的龙潭水日日夜夜地流淌着,它们你追我赶地从第一眼井口中流淌出来,又流淌到第二眼井中,而后又流淌到第三眼井中,它们千百年来日日夜夜依旧,它们千百年来日日夜夜不厌倦,它们千百年来哺育着勤劳的家乡彝家人们,使家乡彝家人们都有一身强健的身体,使家乡彝家人们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彝家三眼井描绘着家乡彝家人们四季每天的生活,他们把龙潭水视为生命之源,在三眼井中洒落不吉祥的物品将会被严厉谴责。于是,家乡人还有这样的一种习俗,每年的大年初一凌晨,当寨子里的大红公鸡叫过头遍,人们都会披星戴月,踩着露珠,点着火把,提着一块老腊肉,带上一壶小锅酒,持着三炷点燃的香火,还有几个小糍粑,匆匆赶到第一眼井边,撒上一层翠绿的青松毛,先把三炷香火插稳后,再把带来的食品摆在青松毛上祭供龙潭神,最后念念有词地期盼水源四季流淌。

彝家三眼井描绘着家乡人们每天的生活滋味,展示着人们节水的传统美德。

背水桶

家乡古彝寨镶嵌在金沙江南岸的阿则问坡脚上,延绵的阿则问是古彝寨的骨架,欢笑的金沙江是古彝寨的血液。不知是从那年起?一条从凉山康地而来的川滇茶马古道穿过寨子向外延伸,我的先辈们赶着自家上好的马匹,驮着自家上等的土特产,长年四季奔波在这条川滇茶马古道上,使家乡境内的这段茶马古道上天天人欢马笑,使家乡彝家人们的生活过得有几分知足安康。就因家乡彝寨的男人们长年四季奔波在川滇茶马古道上,自然家里的一切生活担子无法推卸地压在了女人们的肩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家乡彝家女们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

祖祖辈辈的家乡古彝寨独居在金沙江南岸的阿则问坡脚上,虽然欢笑的金沙江水千百年来在寨前奔腾,但彝家儿女们每天吃水就得到寨旁的那条山箐里去背山泉水,背水成了家乡彝寨那方天地里一道独特风景。那时,勇敢的家乡彝家男人们长年四季奔波在茶马古道上,勤劳的家鄉彝家女们每天顽强地背着水,一家人每天生活中所需的水,都是彝家女人们往返十几里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背回家里,长年四季背水耗尽了她们的青春年华,使彝家女人们的青春年华过早地流失在这条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上,背水压弯了她们的腰身,她们的腰身过早地失去了青春姿色,但她们都无怨无悔地托起了比大山般还要沉重的背水桶,日复一日地攀涉在这条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一曲生活的赞歌。

家乡彝人的背水桶制作很特别,可以说是一种工艺品,也是家乡彝人们分不开的生活用品。背水桶用优质木材制成,它成椭圆体,口大底小,用几根竹条勒得严严实实,水桶高约一米左右,一般一只木制背水桶,可以装六七十斤水,制作一只背水桶不容易,所以一家人最多不过是二只水桶,自然背水桶成为家乡彝人们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家宝”,成为家家户户家里“年岁”最长的生活用具,每只背水桶少说也有“百岁”高龄,是家乡彝人生活中缺不可少的用品,是彝人先辈们聪明智慧的结晶,它展示了彝人工艺品文化的博大精深。

背水的生活赞歌,是由家乡的彝女们谱写的,是家乡彝女们永远高唱的一支亘古歌谣,每天早晚彝女们在寨前那条弯弯曲曲的背水鸡肠鸟道上,把这支背水歌谣唱得那么绘声绘色,勤劳的家乡彝女们的声影,就在那条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上展示着风采。她们早晨踏着露珠去背水,她们午后踩着夕阳去背水,她们用长发编织成的带子做背水带,当在桶里盛满山泉水后,把背带往头上一顶,水桶的底部往腰上一搭,就踩着很有节奏的步伐,一步一摇地向寨子里走去,那桶里的水也摇摇晃晃地很有一种优美的旋律,在阳光下泛起微微的波光,这幅风俗画是家乡彝寨四季永不更改的浓浓乡音乡情。

背水是家乡彝女们生活中的一支歌谣,这支歌谣是阿妈的阿妈传给阿妈的女儿,阿妈的女儿又传给阿妈的女儿的一道千古不变的生活韵律,从古至今风采依旧。那时在家乡彝寨里有这么一道千古不变的风俗诗篇,那时在家乡彝寨里有这么一句千年传颂的歌谣:“不会背水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就因这句千年不变的歌谣深深地定格在家乡彝女们的脑海里,所以一代又一代做母亲的家乡彝女们,把这句千年歌谣灌输给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又灌输给自己的女儿,使她们代代传唱着这句歌谣,使她们的血液里都有这句歌谣在跳动。于是家乡彝女们,当自己的女儿长到10岁之后,就会教自己的女儿们背水,就会把自己背水的技能无私地传给女儿们,让她们踩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足迹,背着甘甜的山泉水跋涉在那条永远走不到尽头的鸡肠鸟道上,用美丽的青春点亮着那条弯弯曲曲的背水古道,使弯弯曲曲的背水古道更有几分青春姿色。

在家乡古彝寨里,我的奶奶和阿妈她们背了几代人的水,也做了几大桶酸甜苦辣的梦,在那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梦中,都盼着把山泉水引进寨里,他们做了一个又一个的美梦,也盼了一年又一年,美梦缠着山风飘向了遥远的地方,但梦醒来时依旧还在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上吃力地背着水,这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默默地承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任意粗暴和温暖,看着这似巨蛇形状般的背水人流,又给古老的家乡彝寨添了一幅独特的风情文化走廊。

水桶是一代留给一代的“遗物”。记忆中我家的那二只背水桶,是从奶奶的奶奶那代就传给奶奶背水用的,后来奶奶背完了她应该背的水,又把那二只水桶传给了阿妈,阿妈背着水桶在这条弯弯曲曲的鸡肠鸟道上走了多少次?至今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背了多少桶水?至今连她自己也算不准,她认为奶奶传给自己的水桶,即使比大山般沉重,也得挑起这份生活的担子,这才是家乡彝女们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李 夏

猜你喜欢

龙潭阿妈水桶
蜡梅一树绽放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醉美西龙潭
九龙潭的险
吹熄蜡烛
为了失去
我是水桶魔法师
巧用水桶量水
阿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