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中、湘南鲜食超甜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

2021-09-05曾宏春王翔曾强王术光马甫吉

作物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穗位斑病甜玉米

曾宏春,王翔,曾强,王术光,马甫吉

(1 江华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江华 425500;2 湘潭县排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湘潭 411235;3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长沙 410125;4 湘潭县中路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湘潭 411232;5 湘潭县茶恩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湘潭 4112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鲜食玉米产业化精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提高品质和效益成为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培育和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超甜玉米新品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业的收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甜玉米主要消费区,而湘南毗邻该区域,具有地理优势。甜玉米是低镉积累作物,在中度镉污染区种植,其产品也能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笔者以湘南的江华县、湘中的湘潭县为代表,通过引进筛选适宜湘中、湘南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超甜玉米新品种,加快鲜食超甜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湖南超甜玉米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 年在4 个地点实施。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高寨村4 组,海拔324 m,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玉米;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镇瓮水村3 组,海拔271 m,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玉米;湘潭县茶恩寺镇吴家村,土质为黄红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油菜,海拔46 m;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和平组,土质为粘性红黄壤,肥力中等,地力均衡,前作油菜,海拔68 m。

1.2 试验材料

汕甜7 号、湘农甜玉3 号、荟甜192、华耐白甜509、晶甜717、双色蜜甜、广良甜27 号和雪峰甜玉108 等8 个超甜玉米参试品种,均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提供,以粤甜16 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排列,大区对比试验,大区面积333 m2。宽窄行种植,宽行90 cm,窄行50 cm,株距30 cm,种植密度48 000 株/hm2。试验地四周均设不少于4 行的与试验小区内相对应品种作保护行。小区全部收获计产。4 个试点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主要产量性状采用Excel 处理数据,计算平均值。以每个试点产量作为1 次重复,采用SPSS 16.0 进行方差分析。

鲜果品质评分依据国家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标准,邀请省、市、县5 位专家在江华及湘潭进行评价,并计算平均值。

1.4 施肥与田间管理

各试验点于2020 年3 月中下旬播种,底肥施三元复合肥(中化化肥)750 kg/hm2(含N 15%、P2O515%、K2O 15%)。4 月中旬玉米拔节时追施尿素120 kg/hm2,结合中耕除草1 次;5 月中下旬小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并培土覆盖。全生育期内雨水过多,但无灾害性气候影响,试验地植株生长旺盛。

2 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性状

2.1.1 生育期

从表1 可以看出,雪峰甜玉108 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2.3 d,比对照粤甜16 长3.0 d;广良甜27 号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2.0 d,比对照长2.7 d;汕甜7号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1.5 d,比对照长2.2 d;湘农甜玉3 号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0.3 d,比对照长2.0 d;晶甜717 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0.3 d,比对照长多1.0 d;双色蜜甜出苗至采收天数为89.3 d,与对照持平;荟甜192 出苗至采收天数为89.0 d,比对照早0.3 d;华耐白甜509 出苗至采收天数为81.5 d,比对照早7.8 d。

2.1.2 植株性状

从表1 可以看出,参试的8 个品种的株型主要为半紧凑或平展型,其中汕甜7 号平均株高最高,为253.5 cm,华耐白甜509 平均株高最低,为180.0 cm;汕甜7 号平均穗位高最高,为99.7 cm,华耐白甜509 平均穗位高最低,为52.9 cm。

2.1.3 果穗性状

从表1 可以看出,8 个品种穗型均为锥型。除华耐白甜509 穗长短于对照外,其余7 个品种的穗长均长于对照;除华耐白甜509 和湘农甜玉3 号穗粗低于对照外,其余6 个品种的穗粗均高于对照。

表1 超甜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表现Table 1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super sweet corn varieties

2.2 田间抗性表现

从表2 可以看出,8 个品种对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纹枯病都具有较好的抗性,其抗性级别在整体上也都与对照持平。此外,8 个品种均未出现倒伏,仅有华耐白甜509 和双色蜜甜发生倒折,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87%。

表2 超甜玉米品种抗性表现Table 2 Th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super sweet corn varieties

2.3 产量

与对照相比,仅有华耐白甜509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12.6%),其余7 个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产(表3)。其中增产幅度较高的为广良甜27 号(11.2%)、雪峰甜玉108(10.2%)、汕甜7 号(9.7%)、双色蜜甜(6.3%)和晶甜717(5.4%),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产量较低的为湘农甜玉3号(3.4%)和荟甜192(2.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超甜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评分结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yield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super sweet corn varieties

3 品种简评

3.1 汕甜7 号

出苗至采收天数为91.5 d,株型平展,穗型锥型,株高253.5 cm;穗位高99.7 cm,穗长20.9 cm,穗粗5.28 cm,秃尖长1.33 cm,穗行数15.1,行粒数41.0,粒黄,鲜百粒质量42.6 g,鲜出籽率75.1%,双穗率2.4%,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5 级,玉米螟1.5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0.25%。鲜果穗产量13 107.0 kg/hm2,比对照增产9.7%,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8.1 分。

3.2 湘农甜玉3 号

出苗至采收天数91.3 d,株型平展,穗型锥型,株高243.5 cm;穗位高91.8 cm,穗长20.2 cm,穗粗4.74 cm,秃尖长1.59 cm,穗行数15.2,行粒数40.5,粒黄,鲜百粒质量40.7 g,鲜出籽率72.9%,双穗率5.5%,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0 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0.25%。鲜果穗产量12 349.5 kg/hm2,比对照增产3.4%,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8.7 分。

3.3 荟甜192

出苗至采收天数89.0 d,株型半紧凑,穗型锥型,株高224.0 cm;穗位高80.0 cm,穗长20.4 cm,穗粗5.0 cm,秃尖长1.05 cm,穗行数16.2,行粒数38.2,粒黄,鲜百粒质量39.2 g,鲜出籽率71.9%,双穗率4.7%,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0 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0.25%。鲜果穗产量12 280.5 kg/hm2,比对照增产2.8%,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6.6 分。

3.4 华耐白甜509

出苗至采收天数81.5 d,株型平展,穗型锥型,株高180.0 cm;穗位高52.9 cm,穗长16.8 cm,穗粗4.88 cm,秃尖长2.83 cm,穗行数15.2,行粒数28.7,粒白,鲜百粒质量42.5 g,鲜出籽率70.1%,双穗率4.7%,空秆率、倒伏率为0,倒折率6.25%。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5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4.15%。鲜果穗产量10 443.0 kg/hm2,比对照减产12.6%,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6.4 分。

3.5 晶甜717

出苗至采收天数90.3 d,株型半紧凑,穗型锥型,株高244.3 cm;穗位高82.0 cm,穗长21.6 cm,穗粗5.12 cm,秃尖长1.58 cm,穗行数16.3,行粒数41.3,粒黄,鲜百粒质量40.1 g,鲜出籽率72.9%,双穗率5.5%,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5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0 级,玉米螟1.5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0.25%。鲜果穗产量12 598.5 kg/hm2,比对照增产5.4%,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6.0 分。

3.6 双色蜜甜

出苗至采收天数89.3 d,株型半紧凑,穗型锥型,株高225.1 cm;穗位高83.5 cm,穗长20.2 cm,穗粗5.15 cm,秃尖长1.45 cm,穗行数14.5,行粒数39.1,粒黄白,鲜百粒质量43.7 g,鲜出籽率73.8%,双穗率1.3%,空秆率、倒伏率为0,倒折率1.87%。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0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25%,茎腐病病株率0.25%。鲜果穗产量12 694.5 kg/hm2,比对照增产6.3%,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5.7 分。

3.7 广良甜27 号

出苗至采收天数92.0 d,株型半紧凑,穗型锥型,株高252.9 cm;穗位高91.5 cm,穗长20.8 cm,穗粗5.34 cm,秃尖长0.90 cm,穗行数15.7,行粒数40.4,粒浅黄,鲜百粒质量43.6 g,鲜出籽率75.9%,双穗率4.1%,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5 级,小斑病1.0 级,纹枯病1.5 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4%,茎腐病病株率0.4%。鲜果穗产量13 273.5 kg/hm2,比对照增产11.2%,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7.0 分。

3.8 雪峰甜玉108

出苗至采收天数92.3 d,株型平展,穗型锥型,株高246.3 cm;穗位高83.1 cm,穗长21.3 cm,穗粗5.08 cm,秃尖长0.93 cm,穗行数16.3,行粒数42.4,粒黄,鲜百粒质量40.4 g,鲜出籽率73.7%,双穗率1.0,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田间表现大斑病1.0 级,小斑病1.5 级,纹枯病2.0 级,玉米螟1.0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0.4%,茎腐病病株率0.4%。鲜果穗产量13 161.0 kg/hm2,比对照增产10.2%,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5.9 分。

4 结论

综合各品种的田间表现以及鲜果品质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增产幅度较高的5 个品种为广良甜27 号、雪峰甜玉108、汕甜7 号、双色蜜甜和晶甜717,可在湘中、湘南地区推广种植,而华耐白甜509生育期短,可利用其特早熟性状,作早季节栽培。

猜你喜欢

穗位斑病甜玉米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春季甜玉米和反季节四季豆轮作栽培技术
甜玉米—新甜玉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