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独角兽企业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于北京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数据

2021-09-05姚常乐王丽芳

科技和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独角兽估值人民币

王 健, 姚常乐, 王丽芳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独角兽企业最初是美国风投界的术语, 由种子轮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 指那些具有发展速度快、数量稀少等属性的创业企业, 多用来描述创业10年左右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1]。2020年8月4日,胡润研究院携手苏州高新区发布《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榜单编制以专业投资界数据库为参考,并与全球顶尖投资机构、行业专家、记者和媒体人士反复核对数据来确保榜单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最终按照企业估值进行排名。

1 全球入榜企业主要特点

1.1 从空间分布看,中美两国占据全球独角兽主导地位,“新面孔”企业大幅增加

2020年,全球共有586家企业入围全球独角兽榜单,分布在29个国家的145个城市。从国家分布看,美国以233家居于首位,中国以227家次之,中美两国占全球独角兽总数8成,两国各自拥有的独角兽数量均为欧洲(58家)的4倍以上。英国排名第三,拥有24家独角兽公司,企业数量超过了德国、法国、瑞典、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和荷兰的总和。

全球上榜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2.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意大利的GDP。中国以5.97万亿人民币的企业总估值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企业总估值为4.761万亿人民币居全球第二。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新增142家“新面孔”企业,其中美国和中国分别增加了58家和38家;89家独角兽公司估值上升,23家估值下降。50家公司落榜,其中30家上市或被收购,20家估值跌至10亿美元以下。全球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普遍上升,2020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企业平均估值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中国企业平均估值263亿人民币,位居第三,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情况见表1。

表1 2019、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情况

1.2 从成立时间看,全球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9年,各领域和区域成立时间各异

全球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时间10年以下的有16个国家,中国处于全球企业平均年龄较年轻的梯队,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时间为8年,低于全球企业平均年龄(9岁),与马来西亚、英国和印度尼西亚相同。全球入榜企业中33家企业成立不到3年,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8家企业成立不到2年,其中5家来自中国,分别是贝壳、康众汽配、度小满金融、雾芯科技和企鹅杏仁。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时间均在9年以上。与2019年相比,独角兽企业平均年龄逐步趋于年轻化,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企业平均成立时间变短。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时间情况见表2。

表2 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时间

从排名前10位行业分布看,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成立时间最短,全球平均8年,中国6年;成立时间较长的领域为教育科技以及传媒和娱乐行业,全球企业平均成立时间10年,中国平均9年。2020年独角兽企业前10位行业成立时间情况见表3。

表3 2020年独角兽企业前10位行业成立时间 单位:年

1.3 从领域分布看,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最多、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最高

全球独角兽企业共覆盖43个行业,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共享经济成为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5个行业,其中,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最多,有88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15%。估值方面,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社交媒体位居前五,其中,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最高,合计2.75万亿人民币,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估值21.3%。独角兽企业80%提供软件及服务,60%面向消费者。5%属于传统行业,颠覆最多的行业是金融服务、零售、传媒娱乐、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物流和汽车行业,传统业态创新和前沿科技领域成为最容易诞生独角兽的行业。中国共覆盖24个行业位居全球第二,比美国少11个行业,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和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方面在国际和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在航天、纳米技术、物联网等19个行业尚属空白。中国及全球独角兽企业按领域分布情况见表4。

表4 中国及全球独角兽企业按领域分布情况

2 北京入榜企业特征及现存问题

2.1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首位,新增企业数量低于旧金山

北京是“全球独角兽之都”,2020年上榜企业93家,占全球15.9%,比2019年增加12家,数量增长居全球第二位,增幅低于旧金山(增加13家)。从全球城市分布看,北京企业数量居全球城市首位,远超过旧金山(68家,全球第二),上海和纽约分别有47家和33家,位居全球第三和第四。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伦敦是唯一一个进入前10的非中美城市。2019、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情况见表5。

表5 2019、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情况

2.2 北京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和估值增量均居全球首位,但企业平均估值低于洛杉矶和杭州

2020年全球上榜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2.91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意大利的GDP。北京93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2.64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1/5),领先于旧金山的1.816万亿人民币,居全球首位。全球15家估值超1 000亿人民币的超级独角兽中有5家来自北京,分别为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快手、京东数科和贝壳。与2019年相比,北京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增加4 360亿人民币,增量居全球首位;美国帕洛阿尔托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增加1 180亿人民币,增量居全球第二位。2019、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估值排名前10位的城市情况见表6。

表6 2019、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估值排名前10位的城市情况

从平均估值来看,北京以284.8亿人民币居全球第18位,前三位分别是美国洛杉矶(755.0亿人民币)、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普拉塔寻(700.0亿人民币)和中国杭州(699.0亿人民币)。从企业规模比较,北京入榜企业估值在100亿人民币以下较多,企业数量占北京入榜企业45.2%,与美国洛杉矶和普拉塔寻入榜企业少但企业估值高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规模分布情况与全球及主要城市比较见表7。

表7 2020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规模分布情况与全球及主要城市比较

2020年北京估值下降的有6家企业,分别是比特大陆、神州优车、APUS、寒武纪科技、金山云和马蜂窝。其中,比特大陆降幅最大,估值由2019年800亿降至2020年300亿,下降500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同为中国区块链三大独角兽的嘉楠耘智上市后股价表现一般,区块链行业估值受到压力;估值降幅居第二位的是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创办的神州优车,估值由2019年400亿人民币降至2020年200亿人民币,估值下降200亿;其他4家企业估值均下降10亿人民币。2020年北京估值下降的独角兽企业情况见表8。

表8 2020年北京估值下降的独角兽企业情况

2.3 北京独角兽多集中位于海淀区和朝阳区,分布极不均衡

北京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市11个区,如图1所示,从区域分布看,海淀区和朝阳区相对集中,其中海淀区居首,企业数量共计41家;其次位于朝阳区,共计28家,占全市30%。从领域分布看,海淀区覆盖领域最广,在全市22个行业中覆盖15个,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企业共计10家,位居全市第一。全市估值1 000亿人民币以上的5家超级独角兽企业中4家位于海淀区,其中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快手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独角兽榜单前5位。

图1 北京独角兽企业按区分布(2020年)

2.4 北京电子商务、教育科技、社交媒体和共享经济全球占有显著优势,但部分领域仍待填补空白和提升

北京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健康科技、传媒与娱乐、教育科技和共享经济等领域。北京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最多,有16家,占全球同领域企业18.2%,在国际和国内占据绝对优势。需要着重说明是,北京社交媒体企业估值全球最高,估值合计7 820亿人民币,占全球估值的94.2%,该领域除北京外,全球仅在美国旧金山和山景城有企业分布,北京凭借字节跳动、快手在社交媒体的领先优势,在全球社交媒体行业独占鳌头。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在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和大数据3个行业呈现弱势,其中,金融科技行业北京仅有5家企业入榜,总估值480亿人民币,占全球同行业比重分别仅为7.9%和1.7%,与旧金山、伦敦存在一定差距;软件服务行业北京仅有5家企业入榜,总估值1 380亿人民币,占全球同行业比重分别仅为9.4%和19.8%;大数据行业北京仅有3家企业入榜,总估值210亿人民币,占全球同行业比重分别仅为15.0%和4.4%。2020年北京独角兽企业在全球前10位的行业中分布情况见表9。

表9 2020年北京独角兽企业在全球前10位的行业中分布情况

北京93家独角兽上榜企业共覆盖22个行业,居全球各城市首位,旧金山、纽约各覆盖20个和13个行业,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和第四,上海覆盖15个,居于全球第三。与2019年相比,北京新增行业4个,分别为企业服务、新零售、机器人、数字科技,企业共计6家,总估值1 770亿人民币。但是,北京在全球43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尚属空白,主要包括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3D印刷、电商、虚拟与增强现实、保险、房地产科技、服装及配件、广告科技、航天、即时通信、建筑、快递、媒体和娱乐、啤酒、品牌营销、食品科技、数码打印、投资等领域。

3 对策建议

创新的根本力量在市场,主角是企业。一个城市有多少独角兽企业,就是对这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发展模式、未来前景的最好诠释。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进一步强化优势领域,在短板领域积极发力,加快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新生态。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3.1 根据独角兽企业成长规律精准施策

根据“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头企业” 的不同阶段成长的特有规律制定出台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2],从众多高成长性企业中遴选一批具有潜力、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发展对象,进一步拓宽独角兽爆发赛道,特别在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等空白领域对具有“爆发成长”苗头的重点企业给予重点关注与支持,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本、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需求及难题,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建立科技、发改、经信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从财税优惠、金融支撑、人才集聚、产业对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3.2 依托独角兽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龙头企业

独角兽企业是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来源。在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背景下,重点培育技术先导型独角兽企业,完善“独角兽”企业成长链条,支持企业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加快全球创新布局,打造引领前沿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提升全球科技创新主导权。密切关注BAT、华为、京东等超大型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增强战略合作,积极孵化和培育“独角兽”企业,加强整合行业资源。建立“独角兽”企业联盟,支持企业围绕技术创新等开展组团创新。推进独角兽培育企业快速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和龙头企业[3]。

3.3 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推进独角兽发展的重要血液。引进培育优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健全天使投资基金、VC基金、PE基金等多层次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向独角兽企业投资,以市场化、专业化的力量发掘和培育独角兽企业,为独角兽培育企业的爆发式成长营造良好的股权类募资环境。选取优秀企业群,由政府做信任背书,一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放大产业资金、财政科技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力量,尤其是投资机构等共同促进独角兽企业更高、更快、更强发展。引入一批耐心资本,支持独角兽成长[4]。建立独角兽企业“上市储备库”,用好新三板、四板。

3.4 加强新经济制度创新

科学的制度供给是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5]。围绕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建设,建立完善符合新经济、新业态特征、以人为本、包容创新、混业监管的全新审慎监管制度,探索新型治理模式,对跨界创新、智能化应用等新产品新模式采取包容态度,给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给予其发展成长“观察期”,给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提供一定的张力和弹性。

猜你喜欢

独角兽估值人民币
为什么人民币里没有3
寻找独角兽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认不出了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