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稠油冷采增产技术研究

2021-09-03李万军方勇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稠油

李万军 方勇

摘 要 八面河稠油资源分布广泛,储层差异大,开采效果较差,尤其是二类稠油开采难度大,单井产量低,除蒸汽吞吐外,冷采开发一直未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严重制约了这类资源的开采效果和效益,随着稠油蒸汽吞吐轮次逐渐增加,选井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不断增加,低油价条件下,亟需攻关低成本、低风险的冷采开发接替技术来实现稠油井增产。

关键词 稠油 冷采 增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5-0004-03

八面河稠油区块主要分布在面22、面120和面138区块,构造位置处于东营凹陷南斜坡中南段,目前开井301口,日均液量8.3m3,日均油量1.3t,平均粘度4370mpa.s(见表1)。

稠油井常规开产普遍低产低液,主要原因是地层状态下原油的粘度较高,在地层中流动性差,在井筒中举升困难,光杆不同步现象普遍,管理难度大,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开采效率低[1]。

针对稠油井存在的问题,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开展井筒稠油流变特性研究;二是根据稠油流变特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开展掺水加药降粘工艺效果评价,形成了适合八面河油田稠油油井的掺水降粘工艺;三是开展稠油冷采增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展包括微生物采油、提高大斜度稠油水平井生产压差等稠油增产技术研究),取得适合八面河油田稠油冷采增产的认识。

1 开展井筒稠油的流变特性研究

1.1 深度与温度的关系

八面河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深度一般在800-1300米,根据常规油管的井筒温度分布公式,可以计算出井筒内各个深度的液体温度。

常规油管的井筒温度分布公式:

T0为地表层温度,东营平均14℃;

x为计算点深度,m;

m为地温梯度,℃/m;

Ke为传热系数,一般为1.12w(m.℃);

C为混合液的比热容,J/(kg.℃);

W为混合液质量流量,kg/s;

q为产液量,m3;

ρ为产液密度,kg/m3。

从公式可以得出八面河油田稠油油藏地层原油温度约62℃。

1.2 温度和含水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原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取样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情况作粘度测试实验,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含水越高,油水两相粘度越低,含水在70%的时候粘度降幅最大[2](见表1)。

1.3 管道含水分析实验

利用管道加热器,对管道中油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含水分析。温度在54℃含水为91.5%,温度在45℃含水为94.9%,温度在35℃含水为98.1%,说明低温时,测得的油样含水高;高温时,测得的含水更低。

借鉴胜利油田环道流体含水与温度实验,对管道中同一批油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含水分析,低温时,测得的油样含水高,说明低温下部分原油粘到了管壁上,所以管道中流动的油样含水更高,与我们的现场测试吻合[3]。

2 开展掺水加药降粘工艺研究及效果评价

2.1 井筒掺水,改善稠油井井筒流动性

用掺水装置向油套环空掺热水,可以有效改善低含水稠油在井筒内的流动性,解决光杆缓下等问题。对不同粘度不同含水的油井进行井筒掺水优化,确保最佳掺水。

选取了M120-6-P2作为地下掺水井优化实验,分别对没有掺水和掺1方水、掺2方水、掺3方水进行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如表3。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该井在掺2方水的时候为最佳掺水。以此类推,将全厂19口地下掺水井进行了掺水优化实验,确定了每口井的最佳掺水。

通过以上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井筒掺水可以人为改变油水两相的流动性质,由油包水型转换为水包油型,大大降低原油粘度,同时可以增加井液温度,实现管道含水下降。从我们现场掺水效果来看,粘度小于3000mpa.s,含水大于70%掺水控制在0.5-1m3/d,含水小于70%掺水控制在1-1.5m3/d;粘度在3000-6000mpa.s之间,含水大于70%掺水控制在1-1.5m3/d,含水小于70%掺水控制在1.5-2m3/d;粘度大于6000mpa.s,含水大于70%掺水控制在1.5-2m3/d,含水小于70%掺水控制在2-2.5m3/d。

2.2 套管加降粘剂,改善稠油井筒流动性

部分稠油区块不具备掺水升温条件,可以通過套管加降粘剂方式,改善井筒流动性。首先对现有降粘剂进行各项参数检验,包括有机氯含量、降粘率、溶解性、PH值,凝点、乳液稳定性、自然沉降脱水率等。

其次在现有降粘剂的基础上,对降粘剂的浓度进行评价试验。通过实验,浓度达到0.2%时,降粘率满足要求[4]。

同时,为了满足降粘剂与井液充分结合,对套管加药进行了改进,实现了连续滴加,改善了加药效果。目前井筒加降粘剂油井11口,通过摸索加药量,均能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2.3 地面管线加降粘剂,降低井口回压

受地面管网热损失影响,地面原油流动性变差,原油粘在管壁上,导致井口回压增大、产量损失,严重时导致停井。

针对这种情况,研制了井口自动加药泵,主要是利用柱塞泵的原理,依靠抽油机光杆下行程与弹簧来获取动力,实现带压、计量加药的目的。

该装置主要的应用范围是没有地面掺水的油井。如M120-10-X17井,该井为拉油井,没有地面掺水,回压高,多次清洗地面管线效果不佳,安装该装置后,该井回压由原来最高的6MPa降低为0.7MPa,生产情况稳定。目前应用4井次,油井平均回压由3.2MPa下降到0.5MPa,效果明显。

3 开展稠油冷采增产工艺技术研究

3.1 开展了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微生物采油是指向油井中注入特殊的功能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原油的作用,疏通近井地带渗流通道,提高洗油效率和单井产量。主要机理是利用外、内源微生物结合,裂解原油、产生生物气、降粘,疏通孔道、改善原油流动性,提高单井产量[5]。

一是开展外源菌筛选,通过实验结果,确定AP-1和9t作为该井吞吐用外源菌。

二是开展内源激活剂筛选。用产出液和注入水混合配制激活剂,每个配方2个平行样,各加10ml原油样品,通氮气除氧,60℃静置培养,然后对总菌数镜检,对原油进行乳化分散效果观察和气压检测,通过试压观察激活后总菌数和产气量得出结果。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2号配方(0.4%碳源+0.2%氮源+0.1复合微量元素)的激活菌浓较高,产气最高,乳化分散较好,所以选择2号配方为该井的激活剂配方体系,体系确定后选择了两口井进行现场试验。

外源菌和激活剂注入总量设计:微生物吞吐剂总量按下式计算: V=3.14R2Hфβ,式中标记取值:V—注入用量,m3;R—处理半径,m;H—有效厚度,m;ф—孔隙度;β—用量系数(取1.3)。

J5-X257井设计量通过公式计算出:注入总量:300m3。微生物菌液10t,激活剂10t,现场用注入水稀释至280m3,CO240t,顶替液20m3。开井后,日产液量快速降低,后不出液,关井。

对于该井未达到增产目的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产出液进行了显微镜镜检,观察细菌的浓度,开井后第四天取样,含油量少,菌浓达到108个/mL,说明激活情况良好。施工考虑到伴注水对地层水敏伤害,使用的地层水伴注,可能存在配伍性差伤害地层。后期进行了酸化解堵,开井后最高日产液8.1t,目前日液4.5t,日油0.5t。

M14-3-X109井设计量:注入总量:200m3。微生物菌液8t,激活剂10t,现场用注入水稀释至180m3,CO240t,顶替液20m3。开井后,排液2天,日产液量降低,后不出液,关井。

对于该井未达到增产目的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一是为二氧化碳冷伤害导致沥青质析出堵塞;二是激活剂与地层不配伍造成的颗粒型堵塞。从J5-X257井来看,单纯无机解堵无法有效解除地层堵塞,因此建议酸化与有机解堵剂进行复合解堵。

3.2 开展了提高稠油水平井生产压差技术研究

受油井井斜角的影响,普通泵的下泵深度一般不超过45度,限制了油井的生产压差。如M137-P11井,通过该井油藏基本數据,可以计算出该井的最佳下泵深度为1078m,受井斜的影响,该井实际下泵深度仅850m。

针对这种情况,引进了偏置阀抽油泵,该泵采用液力反馈技术,为杆柱下行提供动力,克服斜井、稠油井杆柱下行摩阻,同时泵阀采用弹簧复位球阀结构,适应水平井、大斜度井生产。

目前下入偏置阀泵5井次,平均增加井斜15.0度,平均增加泵深132米,平均增加液量4.7方,平均增加油量0.4吨。

4 结论及建议

(1)采取井筒掺水、加降粘剂能有效的改善稠油在井筒里的流动性,确保高粘度、低含水的油井正常生产;

(2)微生物采油应充分考虑稠油的温敏性(二氧化碳对地层的冷伤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微生物降粘试验;

(3)偏置阀泵能有效的提高大斜度井、水平井的下泵深度,增加生产压差,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长银,等.油管掺液稠油泵井筒流体温度分布计算[N].石油大学学报,2002,04(02):38-40.

[2] 王霞,等.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J].石油地质与工程,1997,05(05):65-68.

[3] 郑向峰.深化研究,多措并举,提高稠油井管理水平[Z].孤岛采油厂,2011,02.

[4] 柴京伟.稠油降粘方法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3):105.

[5] 耿宏章,等.影响原油粘度因素的试验研究[N].青岛大学学报,2003,03(01):83-87.

猜你喜欢

稠油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稠油及其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稠油降粘的有效方法探讨
HLB值评价稠油乳化增黏主要因素的研究
强化稠油注汽高压井治理探讨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地质稠油开采技术进展及现状
西北油田首座“注气+掺稀”先导工程投产成功
稠油管道输送技术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