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 物流先行
2021-09-03段永利
段永利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正在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那么,我国物流业发展有哪些特点?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复杂,后疫情时代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记者:请您就当前中国物流发展的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
何黎明:总体来讲,我国的物流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这些年来,我国社会物流需求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00万亿元,同比增长3.5%,较2015年增长36.9%,年均增长5.7%。202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与2020年两年平均增长7.3%,仍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正在持续转型调整。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与民生、消费有关的物流需求非常强劲。2021年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13.9%。内需驱动的民生、消费物流成为后疫情时代增长亮点,助力强大国内市场发展。无接触配送、社区电商物流、统仓统配,共同化、多频次的物流模式适应消费即时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转变。
从目前来看,工业品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因为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到整个物流物流总额的90%以上。2021年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速为7.5%。2020年,我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工业品物流仍然是、也将长期是社会物流需求主要来源。后疫情时代,中国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继续推动个工业品物流保持稳定增长。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保持稳步降低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15年的16%下降到2020年的14.7%,五年间下降1.3个百分点。国务院持续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各部门出台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
同时,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表现在物流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在持续提升。到目前为止,我国A级物流企业已经超过7千家,其中代表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382家。一批电商快递、零担快运、航空货运、国际航运等各自领域的骨干物流企业涌现出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物流的时代机遇,一批智慧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像大家比较熟悉的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物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记者:近几年来,随着物流业的转型升级,物流业与互联网的深化融合,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很快,请您梳理一下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一些特点。
何黎明:大家知道,所谓智慧物流就是与物流互联网和物流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协同共享、创新模式和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重塑我们产业的分工,再造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生态。
2016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商业新模式、经营新业态,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为智慧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环境。为落实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开展了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国家智能化仓储示范基地、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智慧物流配送示范、无车承运人试点等相关试点示范工作,为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探索了的发展方向。下半年即将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也将智慧物流作为重要内容,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新基建建设等多个领域,为“十四五”时期智慧物流发展描绘发展蓝图。
纵观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数字化转型提升。近年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带动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硬件装备和物流基础设施全面接入互联网,实现物流全链条在线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万物互联的物流互联网逐步形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助力智慧物流大脑发育,数据和算法成为物流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工具,路径优化、装载优化、库存优化、网络优化助力物流降本增效,物流智能化带动效率提升。广大物流企业积极向网上转移,自建平台、共享共用、数字赋能,全程数字化、在线化和可视化渐成趋势。
智能化改造加速。目前,我国安装北斗导航动态监控系统的重型货车接近700万辆,立体化仓库超过6千座,定位导航、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箱体、托盘、周转箱等装载单元实现物流实时跟踪。近年来,领先物流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自动识别、自动化分拣、物流机器人、自动引导车(AGV)等自动化装备广泛应用,智能装备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壁垒,也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水平。特别是在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码头、物流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有一批领先企业已经开始了商业应用,有望与国际领先企业同步,而且在不少应用领域还领先于国际同行。
网络化布局强基。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物流短板,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国家冷链物流网络开始搭建。第三批示范物流园区工作组织开展,两批45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发布。按照“十四五”规划,还要推进约120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技术融合,智慧物流基礎设施建设发力,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智能仓储基地、数字仓库等一批新基建投入,促进“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布局建设。
平台化赋能创新。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日益兴起,受疫情对线下物流影响倒逼,物流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最多的服务业,加快向线上跃迁,迎来平台化创新的加速期。一批平台服务供应商赋能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车货匹配、车队管理、装备租赁、能源管理、维修保养、人才招聘等共享云服务,持续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一批骨干物流互联网平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网络货运进入发展元年,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299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零散运力约293万辆,整合驾驶员304.7万人,上半年完成运单2834万单。
生态化倒逼改革。随着智慧物流的蓬勃发展,物流生态体系逐步壮大扩围。一批领先的物流和商贸企业搭建开放型物流互联网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整合物流领域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济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构建协同共享的数字化物流生态体系,加速了传统物流服务变革,成为发展智能制造和智慧供应链的基础性保障。
总之,智慧物流贯彻协同共享的理念,突出显示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生态化的特点,打破了传统企业的边界,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实现了存量资源的社会化转变和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赋予物流业更强的内生动力,是我国物流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路径。
记者:智慧物流是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成效有目共睹,但是智慧物流还面临着哪些方面的挑战呢?
何黎明:当然,我国智慧物流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顶层设计缺失。智慧物流发展的系统性、规划性设计不足,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各部门从各自职能角度出发没有形成合力,缺乏指导行业发展的智慧物流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战略转型较慢。传统物流企业的观念转变和战略转型速度还有待加强,尽管前面提到了一些优秀企业,但是对于很多的传统企业而言这方面还明显不足,如何推动物流企业拥抱互联网,是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三是投资力度不足。受制于传统物流模式的制约,企业投资收益能力不强,没有能力投资兴建符合智慧物流方向的数字化、智能化设置装备,制约了智能制造和智慧供应链的全面实施。四是监管体系滞后。部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单一,单纯依靠资本市场“输血”“烧钱”,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缺乏有效监管介入。部分平台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在交易收费、抽成比例、分配机制等方面,中小微企业及个体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五是标准规范缺位。物流领域现有标准体系不完善,覆盖面不够,难以覆盖新业态需求。物流数字化转型的缺乏标准化支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难以进行有效物流数据交换,影响供应链物流链条协同效率。面单、运单、仓单、提单等物流衔接单证的电子化、标准化、网络化还有待各方统筹推进。六是人才队伍短缺。物流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综合性、混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既懂得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得物流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紧缺。企业间对高端人才争夺较为激烈。专业人才培训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影响物流企业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记者:“十四五”时期,我国智慧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期。那么,您认为我国智慧物流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何黎明: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正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我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加速孕育形成。“十四五”时期,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加速重构,智慧物流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全面拥抱数字新方向。在新兴数字化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传统物流企业将加速上线、上云、上平台,利用自身线下资源优势,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物流服务体验新模式,促进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加快变革,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其次,全面建设物流新基建。在传统物流基础设施初步连线成网条件下,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商业化应用,物流智能化改造提速,物流设施、设备、人员和货物将全面接入互联网,构成全覆盖、广连接的物流互联网,物流“天网”和“地网”全面结合搭建数字物流骨干網络。
再次,全面构建物流新生态。随着物流全链条数字化水平提升,将打破行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现象,助力物流众包、众筹、共享等创新模式发展,进一步改变传统分工体系。传统的链主企业角色发生转换,从自有控制向协同共享转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随需应变的物流服务需求。
然后,全面推进产业新融合。智慧物流将沿着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深化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创新,顺应工业互联网发展要求,加快物流互联网配套建设,实现供应链物流全程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助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最后,全面补齐发展新短板。智慧物流发展离不开理论、标准、统计、诚信、人才等基础性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社团组织,担负着国家在物流领域相关基础性工作的推进任务,将与更多有责任的智慧物流先行企业一起,持续推进智慧物流基础工作组织、筹划和培育,不断优化智慧物流发展环境,为智慧物流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