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甲沉浮记

2021-09-03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铁甲甲午战争海战

王立群

那是一块宽2.6米、高2.8米、厚0.305米的巨大铁甲,马骏杰也不清楚,一百多年的海水侵蚀,是不是已经吞噬掉它昔日铮铮铁骨的风采。“在水中锈了一百年,不应该变成一块铁疙瘩了吗?”端详许久之后,他还是忍不住用手拍了上去。谁知,“这一拍,铁甲竟发出钟声一般的回响”……

也只有如此之高的钢铁铸造工艺,才让那艘铁甲船在被300多发炮弹击中,累计1000多处伤痕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任何沉没的迹象。但,正如马骏杰所说,封建的中国,终究不可能缔造一支真正强大的海军。李鸿章的一等水师之梦,也终与这块铁甲的主人定远舰一起,沉没海底,一沉就是百年。

“梦想”中的一流海军

“中国无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之时。”李鸿章或许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怀揣海军梦的人。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北洋水师的组建被清政府提上日程。

致力于“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的他,遣清政府驻英和驻德公使,在欧洲进行了多方考察,寻找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材料和武器装备。最终清政府决定,采用英国的钢材冶炼技术,选用德国的造船和军备技术,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负责建造。

这艘后来被命名为“定远”的铁甲舰,花费了清政府150万两白银。在当时,它的确是世界海军中威力最大的战舰之一,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满载排水量7670吨,航速14.5节,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即便是当时的德国也从未建造过如此规格的舰船。定远舰回国后,被任命为北洋海军的旗舰,由刘步蟾任管带。

按照李鸿章的战略,定远舰的存在,应起到“猛虎在山之势”的威慑作用。马骏杰表示,李鸿章的威慑战略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此之后,以定远舰为实力象征的北洋舰队成为东亚最活跃的海上力量,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是东亚世界最为安定的时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慑也逐渐消失,定远最终沉没于威海湾。

“大家回避而不愿接受的事实是,北洋海军既是一支先进的海军,也是一支封建的军队。一支封建的军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背景,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刻画它的英雄主义。在晚清政府的背景下,它都无法成为一支先进的海军。”

今天的刘公岛,巨大的定远舰复制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展览展示馆,静静地停靠在岸边。眼前的威海湾就是它折戟沙场之地,真正的舰只在一百多年前沉入海底,部分被日本人打捞,但仍有大量部件静静地躺在波涛之下,等待我们去发现。

个人英雄主义的无奈

1962年,电影《甲午风云》上映,大众第一次如此接近甲午战争的历史。电影末尾,邓世昌率领弹药用尽的致远舰冲向日本旗舰的场景,感人至深。不知是否受电影的影响,在此后甲午战争的民间讲述中,邓世昌几乎成为北洋水师的代名词。而我们对甲午战争的了解,也有很多被局限在电影所反映的黄海海战。

“甲午战争共三场海战。”马骏杰细细道来,“丰岛海战是北洋水师在朝鲜南部海域遭遇日本海军。黄海海战则发生在鸭绿江口,是中日海军最大的一次正面交锋。第三场是威海卫保卫战,在黄海海战中遭受重创的北洋水师已经没有了正面抗衡日军的能力,完全处于守势。”

黄海海战确实是最惨烈的一场对决,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日军的旗舰吉野号,本也是清政府向英国定制的舰船。但因无力支付所需银两,被日本转而购得,终成日海军的最大砝码。

定远舰也的确在这场海战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中弹300多发依然悍勇无比。可惜的是,无论是定远一舰的强悍,还是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海军官兵的英勇,都无法改变整个战局,因为这是国力的较量。

正如马骏杰所说,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我们都需要爱国主义精神,但这场战争,靠少数官兵的爱国主义,是拯救不了国家和民族的。而且在作战中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的火花,也不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梳理的,我们要重点梳理的,是教训!

铁甲出水警钟长鸣

1895年,北洋海军在威海全军覆没,包括旗舰定远在内的数艘舰船悉数沉没于威海湾内。一百多年之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调集国内各地部分水下考古队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启动“清甲午沉舰遗迹调查与研究项目”,正式开启了为期4年的威海湾甲午沉舰(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2019年,经过艰苦的人工探摸和抽泥发掘,考古队发现了足以证明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防护铁甲!2020年9月17日,宽2.6米、高2.8米、厚0.305米,重达18.7吨的定远舰铁甲浮出水面。

透过这块在海水中浸泡百年却依然铿锵有声的铁板,我们仿佛能够明白,为什么日军“松岛号”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会在临死前抱着炮弹喊出那一句:“定远为什么击不沉啊!”但即便如此强悍的战舰,依然无法改变整个战局,自己也无法逃脱沉入海底的命运。

在刘公岛海军公所的后院,前期打捞出水的济远舰主锚、吊艇架、鱼雷和前主炮已经过处理,向大众展示。

它们的背后,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历史。“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时,拥有战舰25艘、在远东独占鳌头。但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未再添置一舰一炮。曾远远落后的日本海军,却已拥有军舰33艘……”在马骏杰看来,甲午战争的失败毫无悬念,“这么好的装备,为什么失败得那么惨烈?它逼着我们去思考去寻找原因,这说明一支军队,不是只靠装备能够取胜的。甲午海战的教训是沉重的,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它失败的教训。我们要时刻把它作为警钟,来警醒我们。”

除去定远舰铁甲,水下考古队还打捞出水弹壳、引信、船材等各類文物1500多件,并基本摸清了舰体残骸的整体情况。它们都将在未来向每一个登上刘公岛的人,讲述百年前的华夏之殇。

Tips:

铁码头

北洋海军舰艇的停泊之所,1891年竣工。用厚铁板钉成方柱,中间灌入水泥,凝结如石,直入海底。涨潮时可停靠万吨轮船。甲午战争后,码头虽几经维修改造,但基本维持原貌。

猜你喜欢

铁甲甲午战争海战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无头兵马俑
五行真经(16)
这!就是铁甲
铁甲雄狮空降技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基于网络和虚拟多媒体技术的海战平台视景实现
俄式铁甲新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