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03秦燕
秦 燕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7200)
内镜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普遍,可为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1]。但是,内镜检查具有侵入性,且内镜本身的组成结构复杂,如果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就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研究称,内镜使用期间加强护理工作,能提高清洗消毒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2]。基于此,文中选取400 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期间,选取永昌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400 例清洗消毒记录为对象。其中,2019 年7 月-12 月的200 例记录为对照组,包括肠镜49 例、胃镜92 例、支气管镜59 例;使用对象为男性116 例(58.0%)、女性84 例(42.0%);年龄位于19~80 岁,平均(49.6±7.3)岁;疾病类型:胃炎47 例、胃溃疡38 例、肠道肿瘤45 例、支气管炎26例、支气管哮喘29 例、其他15 例。2020 年1 月-6月的200 例记录为试验组,包括肠镜53 例、胃镜87例、支气管镜60 例;使用对象为男性109 例(54.5%)、女性91 例(45.5%);年龄位于18~79 岁,平均(48.7±7.6)岁;疾病类型:胃炎44 例、胃溃疡41例、肠道肿瘤48 例、支气管炎24 例、支气管哮喘25例、其他18 例。2 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是可行的。
1.2 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3]:患者年龄18~80 岁,符合内镜检查指征,临床资料完整;知晓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好。(2)排除的患者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心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入组前已经感染等。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清洗消毒内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3.1 完善制度
以《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为准,结合医院内镜中心的实际情况,统计内镜的使用特点,在保证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明确内镜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内镜清洗消毒制度流程,切实满足内镜中心的管理需求。
1.3.2 人员培训
(1)对完善后的制度流程加强宣传,编制制度手册,发放到工作人员手中,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认识到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清洗流程和消毒标准,培训后进行考核,对考核不过关的人员再次进行培训。(3)每月末召开一次例会,对上一个月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4)由护士长组织成立质控小组,选择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组员,负责人员培训、工作指导,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1.3.3 优化流程
内镜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常规清洗流程忽视了内镜的附件和外表面。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转变护理观念,树立质量意识。(1)彻底清除内镜内腔和外表面的粘液,仔细擦拭污染物,使用纱布、流动水擦洗镜身,重点是内镜的缝隙部位,护士对患者机体的活检孔道进行反复清洗。(2)护士缓慢取下活检入口阀门、送水送气按键,使用消毒毛刷清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然后接通管道吸引器、灌流器,使用清水冲洗管道内的残存液体,使用吸引器将其吸出。(3)使用多酶液擦拭镜身,配置浓度为1:200 的多酶液,对内镜进行浸泡,保证浸泡时间充足。多酶液可以多次冲洗管腔,但一份多酶液只能处理一个镜头,禁止多次使用、混合使用。(4)将内镜从多酶液中拿出,使用流动水冲洗残留水分,利用浓度为2%的戊二醛消毒液进行浸泡,其中胃肠和肠镜的浸泡时间至少10min,支气管镜的浸泡时间至少20min;如果内镜用于特殊感染的患者,浸泡时间至少45min。(5)最后冲洗内镜管道,去除戊二醛消毒液,再次使用流动水冲洗、擦拭,利用干净纱布擦干镜身。以支气管镜为例,使用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干燥,期间使用的一次细胞刷、活检钳等,应该及时更换;镊子要及时消毒。
1.3.4 预防污染
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后,使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彻底刷洗冲洗槽、清洁槽,使用消毒剂、消毒液并定期更换。然后使用无菌纱布擦拭末洗槽、干燥台,使用乙醇溶液擦拭内镜储存柜、运输车,避免水源对内镜造成污染。操作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好防护、佩戴无菌手套,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1.3.5 加强监督
定期统计内镜中心的内镜数量、人员数量,确定合理的接诊人数,避免内镜过度使用。日常工作中,形成完整的冲洗消毒记录,内镜使用前要登记,实现动态追踪。此外,使用前监测内镜上残留的戊二醛浓度,确保处于正常范围内;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检查,告知检查结果,对不合格人员进行惩罚。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 组内镜的清洗合格率,观察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其中,清洗合格率判定标准是[4]:生物学监测结果显示,内镜上的细菌总数低于20cfu/件,且未检出致病菌。(2)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评分,由质控小组制定评分量表,对内镜的内腔、外表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清洗消毒质量越高[5]。(3)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测评护理满意度,从护士仪表、工作态度、护理技能等领域设置问题,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6]。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表示,进行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清洗合格率和感染率比较
分析数据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内镜清洗合格率更高、患者感染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 组的清洗合格率和感染率比较(n,%)
2.2 清洗消毒质量评分比较
分析数据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内镜内腔和外表面的清洗消毒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 组的清洗消毒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2 组的清洗消毒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析数据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内镜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设备,常见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分析内镜的特点,主要是管道细长、很容易积聚病原菌[7]。患者使用内镜检查或治疗时,内镜进入人体,病原菌也可能进入人体,最终引起医院感染。近年来,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提高,医院内镜中心接诊的患者人数增加,内镜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一旦清洗和消毒工作不到位,或设备的储存和维护不合理,就可能出现二次感染,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健康发展[8]。
黄劲华[9]的研究中,对比了传统手工清洗消毒和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内镜阀门清洗合格率和内镜管腔消毒合格率均为96.36%,高于传统手工清洗消毒的85.19%。廖涛[10]的研究显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器械处理流程,实验组采用多科联动的集束化器械处理流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粗卡接口不匹配、导光束故障、镜身裂口发生率更低,手术室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中,选取400 例清洗消毒记录为对象,结果显示:(1)试验组内镜清洗合格率更高、患者感染率更低,内镜内腔和外表面的清洗消毒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说明优质护理干预能优化器械处理流程,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11]。(2)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原因在于优质护理干预能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落实考核和奖惩措施,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12]。综上,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提高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