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不良贷款形成的潜在原因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

2021-09-03郑筱驰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贷款融资

郑筱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经济周期起伏与行业不稳定性使得不可避免的系统风险为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造成了障碍,短期内不良资产大量爆雷,将会让众多银行自顾不暇。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金融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我国不良贷款总量的增长与经济成比例,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定在2%。但不良产生的行业和区域特征明显:制造业、批发零售和农林牧渔行业产生的不良贷款率高达5%,以钢铁、煤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东北老工业区,小商品经济兴盛延展到上游制造业的江浙沪一带全都成为不良贷款的频现的地区。其中,政策银行不良贷款总量高于普通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因其信贷规模较小不良率较低。

表1 2014年~2019年我国资产质量统计(金额单位:亿元)

纵观历年数据,全国信贷资产结构十分稳定:中长期贷款占据了半壁江山,制造业比重大,资产质量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行业和区域特征。但为何我国的不良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呢?

这个问题要从过度融资说起。过度融资是指企业的融资总量大于生产能力,短期内造成利息偿付比例高,长期内造成部分项目贷款还款时出现资金紧张,企业无法按时偿付。如何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过度融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首先,过度融资的范围如何界定,部分企业以关联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作为信用保障条件,向银行申请发放贷款。这样的担保方式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往往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清偿次序不够清晰导致债权人的求偿无法实现。或者部分企业不存在关联关系,但为了获得银行贷款相互担保以至最后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圈,一旦担保圈中某一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担保圈内资金链断裂,甚至有可能引发区域的系统风险。其次,短期贷款利率低于长期贷款利率,为降低成本,减少企业自身的资金压力,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会选择短贷长用,即将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到长期的项目建设当中,这将造成融资结构与实际用途的不匹配。同时,为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银行一般要求客户归还长期借款,而不会压缩流动资金的总量。因此,前期的短贷长用很融资造成后期的过度融资。再次,企业的融资方式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间借贷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无法得知,银行难以把控直接融资的总量。

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时,即企业生产已形成稳定规模后,仍然摆脱不了家族企业的束缚,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特征尤为明显。诚然,由家族内部人员进行管理会减少管理中因代理问题产生的成本,但这不利于人才引进,更准确地说是缺乏有效的激励因素以促使管理层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地方性民营企业,由于时代的问题,创一代的文化程度有限,但依靠其敢打敢拼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成功创办了企业。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在长期内难以为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多数中小型私有制民营企业的模式和管理层的素质并未发生改变。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下一代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唯有公平才能带来效率,当健全的会计制度,科学的管理体制都成为拦路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了。

以浙江省化纤行业为例:化纤纺织行业属于制造业,以石油化工为上游,成衣制造行业为下游。行业以门槛低、资金投入小的作坊为起点,通过资金积累,逐步向上游化纤、石油提炼生产化纤原料PTA、MEG等行业推进。浙江省的化纤纺织行业的地位在全国数一数二,省内大多数的龙头化纤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多为上市公司,相比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更为规范,已形成了独立董事制度。本文列举了三家上市公司2019年的财务数据,由数据可得,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多为设备的更新申请了长期借款,行业利润率多在6%以下,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基准利率中,短期贷款为4.35%,一至五年期长期贷款利率为4.75%,长于五年期的则为4.9%。去除人力等可变成本,企业的利率空间较低。大多数企业面临着升级或被淘汰的选择。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购置固定资产换血改造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但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的效率低下同样会被市场淘汰,传统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都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

根据对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第一,相关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因素影响,导致对风险管控具有的认知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无法对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很容易出现由于过度追求业绩,导致严重忽视不良贷款形成风险的情况发生。第二,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完善性。对于风险评估体系而言,是目前行业开展贷款工作时较为依赖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风险评估体系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导致贷款工作具有的主观意义是出现了问题,无法对借款人具有的资产质量以及还款能力进行有效预估,导致最终对借款人的分类情况不够严谨。第三,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由于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相关业务与风险管控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价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与此同时,采用的管理标准缺乏较高统一性,导致贷款结构、贷款组织、审核细节、操作流程等中午环节与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进一步提高。第四,“三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三查制度”而言,主要指的是贷款之前的调查、贷款过程中的审查、贷款之后的检查。“三查制度”的有效建立能够保障贷款的安全性和相关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借款人负债总额大于所有者权益以及受限额度超标等问题,都是由于“三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所导致。第五,责任不明确,监督不到位。由于受到经营压力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害怕追责而导致自身业务发展受到影响,而对责任追究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使不良贷款的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表2 2019年浙江省化纤企业财务数据比较(金额单位:亿元)

面对过度融资、平台融资、家族企业现象严重等问题,商业银行往往是口诛笔伐却又不得不将信贷政策付诸实践。政府有责任去维持某一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营,四大国有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作为社会的间接融资工具,在揽存放贷这一资金转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没有资金注入,地方实体经济这一池活水将永远无法盘活。因此,如何控制信贷的资金流向,以及从根源上更好地解决不良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在实际工作中,过度融资可通过以下方式化解。第一,提高企业过度融资时的融资成本。面向不同的行业、客户融资总量、贷款担保方式和融资期限,银行有着不同的预期损失率,为防范后期高风险与低收益让银行的正常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也为了控制过度融资,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就要按照资产定价(CAMP)模型进行严格的测算,精确地选取不一样的风险系数,构建更加完整的定价模型,以差异定价的方式来发放贷款。第二,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角度去关注客户资产负债比、负债结构,参考将归还的本息值与净利润之比,把控企业的销售收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还款来源按时还款。第三,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信贷政策。针对高科技行业,要精确地预测行业前景,明确银行自身的定位,将资金投入已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群;面对不良资产频发、问题严重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应严格控制保证担保的融资数量,要求企业以土地、厂房甚至设备等固定资产为增信,以达到融资与生产规模的匹配。对批发零售等轻资产行业,应控制其贷款总量。第四,完善人行征信系统。将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进行联动,明晰担保圈,实时观测融资总量与担保圈的整体评级。

此外,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灵活,且覆盖面十分广泛,本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潜力的组成部分。但不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让企业在对外的竞争中全无优势。彻底改变这一形势需要全面落实推广独立董事制度,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对中小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进行素质层面的大换血。

在我国金融体系,银行占据了重要的核心地位,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具有较高风险性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进入新经济体系之后,银行整体发展正处于我国金融体系全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也就需要对自身具有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提高使自身具备能够有效管理信贷风险的意识与能力,使不良贷款的产生概率得到减少甚至杜绝。因此相关人士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相关人员职业素养的教育力度,使其具有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基本,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进行不断强化,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思想信念,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能够使自身树立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意识更加牢固,而且在开展相关信贷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够主动将风险意识结合其中,长此以往,必然能够使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落实。第二,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力度,使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降低。在对客户信贷资质进行审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细节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切实保证“三查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使相关操作流程更加规范。与此同时,放贷工作的责任要详细划分到个人,这样能够使违规贷款的出现得到有效制止。除此之外,加强对放贷后相关资金的强化监察管理力度,确保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并且在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快速解决,预防不良贷款情况的发生;加强对贷款的动态管理力度,对资金的走向进行随时关注,结合实际情况在必要时机对资产进行有效保全和清偿以及注销。第三,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平衡管理,有效防止信用风险产生。对于贷款资金而言,其具有的具体流向要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通过对整体信用的等级评价,确保行业信贷限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具有较高风险行业的贷款规模得到有效缩减。与此同时,对于制造和房地产这一类具有较高不良贷款率的行业而言:不仅要对相关企业具有的贷款资格进行严格审核,还要确保对制造业细致划分子行业以及对抵押物审查评估等具有较高风险防范功能的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不仅要加强对次级贷款的防范和审核力度,而且还要对具有较高可疑性贷款转变为损失类贷款进行有效防范。第四,针对不良贷款建立对应的完善处置制度。针对存在的不良贷款,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其得到及时核销,使坏账呆账具有的自主核销力度得到有效强化。与此同时,将分散风险的有效措施合理运用到不良贷款处理制度中,从而确保不良贷款具有的风险性信贷资产得到有效转移,由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承担。除此之外,针对一部分存在资金困难的亏损性企业而言,尽可能不要批准抽贷申请,这样能够从根源杜绝不良贷款由于连锁反应而转变成为坏账的情况发生;通过对信用环境的有效利用,将信用黑名单向社会大众进行定期公布,使企业能够从舆论角度方面对自身的信用等级给予足够关注,从而使不良贷款的发生从根源得到有效杜绝。第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对于不良贷款而言,具有较高的不可规避性特征,因此相关人士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美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设置专门部门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结合具体情况,确保采取的情感措施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使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得到有效提高。

采取多样化的有效措施使企业对宏观经济具有的预判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确保制定解决各种不良贷款的策略具有较高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大对企业不良贷款形成潜在因素的详细分析,讲发展目标集中到具有较高战略优势的产业中。根据对政府相关政策以及产业实际发展趋势存在的变化进行分析能够知道,所采取的调整措施具有的内在动力和逻辑应该以我国经济结构相关特点为依据,对重点产业的服务模式以及目标定位进行合理调整。与此同时,在对银行自身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具体产业金融需求和升级特征,将外部行业专家积极引入企业内部,从而采取系统性的论证理念对即将要开展的信贷业务进行设计。这样能够帮助银行对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银行内部具有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相关产业具有的特点以及区域政策内容,制定一套具有较高合理性的区域产业准入标准,通过分析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区域政策之间存在的差异,确保制定的区域准入标准具有较高合理性和针对性,从根源杜绝一刀切的现象发生。对于新兴产业而言,虽然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依然有很多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存在,因此应该对其具有的风险进行合理防范。

在同一区域内,某些行业已形成了规模经济,这种区域的特征性让银行非常被动。为降低信贷风险、保护存款客户的资金安全,银行在选择客户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这将造成大量的资金聚集在少数企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部分银行竞争不到此类资源,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承担更大的风险,将款项放给中小企业。应该说,经济中的产业结构问题造成了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此时,只能从本质上改变利润率不高的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停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效率较低的中小企业,及时清理有效库存,减少企业的融资,提高资金与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引进新技术发展新领域,对我国的行业结构进行全面的升级,才能将不良贷款扼杀在摇篮。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贷款融资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融资
融资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旧信封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