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花岗岩岩爆声发射特征试验大数据分析
2021-09-03张昱李继涛苏仡琳高凯龙刘开峰
张昱 李继涛 苏仡琳 高凯龙 刘开峰
1.北京建筑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因受高应力、高压、高温、工程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在煤矿、地下水电站、深埋隧道、引水隧洞等地下工程中围岩会突然发生猛烈破坏,同时伴随能量的快速释放,该现象称为岩爆[1]。岩爆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还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2-3]。文献[4]以川藏铁路隧道为例分析岩爆的判别方法、发生规律及危害性,并针对岩爆各风险等级给出了应对措施。文献[5]在总结岩爆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岩爆的防治技术。文献[6]采用岩石弹性应力指数、强度脆性系数等指标对隧道岩爆段的岩性进行了分析预测。文献[7]针对锦屏水电站隧洞施工高强岩爆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工程治理方案。
岩爆过程中会产生弹性应力波,从而出现声发射现象。文献[8-9]采用应变岩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在室内再现了岩爆现象,通过采集装置实时接收岩爆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从而将岩爆过程中岩体破坏与声发射现象联系起来。文献[10]通过分析岩爆试验结果发现,声发射信号波形大致能反映岩爆的本质信息。文献[11]提取岩爆过程中每个波形的主频并汇总,将主频的分布区间分为5个频带,分别为低频带、中低频带、中频带、中高频带和高频带。
既有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并没有完全揭示出岩爆现象与声发射现象的密切关系。本课题组在室内进行岩爆试验,实时采集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爆声发射信号,将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后再进行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揭示岩爆现象与声发射信号的主频、振幅、能量的关系,为岩爆预测提供依据。
1 岩爆试验
1.1 岩爆试验系统
何满潮院士及其团队于2004年研发了应变岩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主机、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三部分组成,在室内即可模拟岩爆。其中数据采集系统由声发射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影机组成,见图1。
图1 应变岩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1.2 岩石样本
岩石样本为山东省莱州市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黏土矿物。样本质量为648.831 g,尺寸为150.67 mm(长)×27.99 mm(宽)×59.85 mm(高),均匀性和完整性较好。
1.3 岩石应力状况
岩石样本应力状况见图2。岩石样本首先三向六面受力,以模拟隧道施工前岩石应力状况。然后沿虚线箭头方向快速卸载,以模拟隧道施工时岩石应力状况。
图2 岩石样本应力状况
1.4 数据处理
岩爆试验会产生大量数据。本次岩爆试验产生的数据存储在11 375个文本文件中,每个文本文件包含4 096组数据,单次试验处理的数据量为46 592 000组。
首先将数据导入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清除异常值。原始数据和预处理后的数据均为时域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即可将时域数据转变为频域数据。DFT公式为
式中:X(k)为第k次DFT后的数据;X(i)为第i个原始数据;e-j2πki/N为连续周期函数,j为虚数单位,N为数据长度。
经计算可知,长度为N的数据进行DFT的时间复杂度为O(N2)。FFT是在DFT基础上改进的一种算法,利用DFT的周期性和对称性,采用蝶形算法将DFT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为O(Nlog2N),见图3。
图3 FFT蝶形算法
假设N=8,X(0)~X(7)表示8个样本,W3N为旋转因子,即对数据进行3次变换。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缩短计算时间,采用FFT来对岩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声发射信号主频分析
每个声发射信号中振幅最大时的频率称为主频,主频反映波形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特征。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FFT、数据取半、求模,得到所有声发射信号的主频。然后统计岩爆过程中所有声发射信号主频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声发射信号主频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在岩爆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主频主要分布于中低频、中频、中高频这三个频带,三者占比共达到94.87%。只有极少数分布于低频带和高频带。
岩爆试验声发射信号主频时程分布见图4。将整个岩爆试验过程分为三个时期:从开始试验到快速卸载(4 000 s)前为初期;从快速卸载到出现破裂现象(9 000 s)前为中期;从出现破裂现象到试验结束为后期。由图4可见:主频大多分布在中低频、中频、中高频这三个频带;从整个过程来看,试验初期中低频最多,低频、高频几乎没有;试验中期和后期高频明显增多,中低频、中频、中高频占据大多数。
图4 声发射信号主频时程分布
2.2 声发射信号振幅与能量分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质点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与势能之和。因为岩石样本中质点在静止状态下其动能、势能均为0,因此该质点的机械能为0。当波传播到某个质点时,质点会因发生振动而具备动能,同时也会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备势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质点的机械能来自于声发射信号能量。
假设质点振动时间为t,质点振动的角速度为ω,振幅为A。
式中:m、ρ、V分别为质点的质量、密度和体积。
质点的势能Ep为
由式(6)可见,质点的机械能与其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声发射信号能量与其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为分析岩爆试验声发射信号振幅变化规律,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声发射信号振幅时程曲线,见图5。可见:试验初期和中期振幅变化较小,后期振幅变化较大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由声发射信号能量与振幅的关系可知,在岩爆试验初期和中期声发射信号能量变化较小,后期能量变化较大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变化。
图5 声发射信号振幅时程曲线
2.3 声发射信号主频、振幅与能量综合分析
将11 375个文本文件中的数据提取和处理后生成声发射信号主频、振幅、时间三维分布图,见图6。
图6 声发射信号主频、振幅、时间三维分布
由图6可见:试验初期和中期振幅和能量变化不大,试验后期振幅和能量先增大后减小。试验后期振幅增大的瞬间即岩爆时刻,此时声发射信号主频主要集中在中频带[150~250)kHz。
3 结论
1)在岩爆试验过程中主频主要分布于中低频、中频、中高频三个频带,只有极少数分布于低频带和高频带。岩爆试验初期主频集中在中低频带,低频带、高频带几乎没有;试验中期和后期主频大多数在中低频带、中频带、中高频带,高频带较初期明显增多。
2)岩爆试验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振幅和能量初期和中期变化不大,后期变化较大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变化。
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隧道岩爆预测等。下一步工作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主频、振幅、能量特征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对岩爆的精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