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不可忽视的奥运力量
2021-09-02袁也
袁也
选拔:实现梦想的一步
东京奥运会组委会招募志愿者,最初计划为8万人,分配去做引导、交通、竞技支援、生活支持等工作,部分志愿者还将承担医疗、媒体、场馆运营、技术保障等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
志愿者的工作覆盖了奥运会运营保障的方方面面,并非人人都能担此重任。根据东京奥组委的设计,报名的志愿者要年满18岁和拥有日本居住权,在情感和观念上对奥运会有认同感,并具有外语沟通能力和奥运知识。通过考核评价,最终成为东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并不容易。
螺丝钉也有灵魂,东京奥运会承载着每一位志愿者的梦想,推动人们来尝试。日本媒体报道过一位专门学校的在读女生,她想从事让人们享受体育的企划类工作,希望能够在黑暗中传递让人感动的力量。她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的动力就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实现自身的梦想迈出重要的一步。志愿者已经不只是默默支撑国际级赛事运行的岗位,更成为承载着梦想的舞台。这也许是竞技之外更为广泛的意义。
与年轻有梦想的志愿者不同,东京奥运会也有一些老龄志愿者。一位现年77岁、曾经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担任过志愿者的老人,他的梦想更为现实,想证明自己可以照顾别人,而不用被别人照顾。不向年龄低头的气势支持着他每天坐最早班的火车,从神奈川县平塚市赶到东京完成志愿者工作,再搭乘最晚的火车回家。老人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在家感受不到的快乐。
每一位志愿者都像一颗有灵魂的螺丝钉,他们经历层层选拔和锤炼,成为站在东京奥运会上的那一员。奥运会就是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方式。
工作:传递感动也感动自己
日本导演竹内亮在关于东京奥运会的纪录片《双面奥运》中,记录了中国籍的奥运志愿者为排球比赛工作的场景。这位排球迷在郎平执教中国女排最后一场比赛后,为中国女排播放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幕让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感动,也让女排队员落泪。每一位女排队员和郎平拥抱的场景,也让这位志愿者感动落泪。
奥运会的魅力不只在竞技本身。赢得比赛让人激动兴奋,成绩的突破让人感受成长,注定失败仍在坚持、绝境中实现逆转等更是成为奥运历史中的经典镜头。在这些激动、兴奋、感动背后,始终如一的是志愿者们及时、高效、优质的工作。这届特殊的奥运会更能体现出志愿者的作用。
首先是鼓舞參赛选手。运动员已经习惯在观众呐喊声中比赛,现在必须面对安静的赛场。志愿者赛场运营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代替观众给选手加油。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现场的环境音点燃了选手的激情,东京奥运会的比赛质量才更有保障。用中文播报中国女排队员的名字,便是鼓舞球员的方式之一。
其次是保障代表团生活。德尔塔病毒肆虐,东京奥运会面临严重的健康威胁。一方面,各类场所的消毒、清洁等工作基本上都由志愿者完成;另一方面,在疫情下的紧张气氛中,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入境的外国代表团成员适应日本的生活,也是志愿者重要的工作。这些工作带给运动员稳定的心态以及基本正常的运动状态,保证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出水平。日本媒体采访了以色列棒球队的捕手,这位选手对支持他正常比赛的志愿者表示感谢,志愿者的工作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第三是解决突发问题。志愿者在引导、交通等方面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选手正常参赛,尽可能降低选手在异乡的局促感,也是志愿者的工作之一。据《朝日新闻》报道,8月13日,牙买加110米栏选手帕克门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惊险地搭上了最后一趟去往赛场的班车,在比赛中获得冠军。他专门录制了视频,感谢那位帮他赶车并且为他支付车费的女性志愿者。
正是因为这些志愿者看似平凡的工作,东京奥运会赛场内外传来不少温情的声音。运动员奉上对志愿者的赞美,比如“谢谢你们,让奥运会成为令人难忘的精彩盛会”。澳大利亚女子皮划艇冠军福克斯说:“东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是最棒的,谢谢!”
一声质朴的“谢谢”,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褒奖。一位女性志愿者认为,这些经历会变成人生中的财富和重要的记忆。
危机:选拔、疫情、高温“三道坎”
从东京获得2020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日本就进入了全社会的奥运准备期,通过几年的努力,奥运热情达到顶峰,志愿者的招募情况便是佐证。2019年1月2日,东京奥组委发布志愿者报名数量达到204680人,是计划招募人数的2.5倍左右,其中日本籍人士为64%。
火热的报名状况甚至将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的门槛抬高了很多。据《日刊体育》的报道,截至2019年9月12日,确认录用的志愿者为80421人,落选者数量为12万人左右,超过一半的报名者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奥运梦。
然而,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以及日本国内疫情严峻,日本的奥运热情呈现下降趋势。一些人因为反复的“国家紧急事态宣言”陷入生活困境,还有人担心奥运会将导致疫情加剧,影响自身健康。伴随着奥运气氛的下降,志愿者数量也开始减少。据NHK报道,截至2021年6月,累计约有1万名志愿者退出。东京奥组委并未补充招募志愿者,导致留下的志愿者要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在疫情和高温之下,他们的身体健康面临严峻的考验。
2021年夏天,日本遭遇罕见的高温天气。因为防疫的需要,志愿者在工作中需要戴好口罩,有些甚至需要带上护目镜、手套等,中暑成为影响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一大危险。
截至8月9日,累计有60名志愿者在奥运会期间中暑,新冠感染者则相对少很多,这大概与在奥运会期间对志愿者的保护比较到位有关。从7月1日各国代表团陆续进入日本至8月8日奥运会闭幕,有6名志愿者感染了新冠。
在高温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东京奥运会能够基本平稳地完成,足见志愿者的高素质和工作效果的卓越。正是因为他们螺丝钉般的存在,东京奥运会才能够平稳、安全地进行。
志愿者是每一届奥运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了竞技之外的大多数工作,却很可能被忽略。现代奥运会的规模、地球灾难性事件的压力、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障碍等,都让志愿者的存在变得日益重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对我国在疫情中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一次考验,要顺利通过这次大考,高素质的志愿者必不可少。人类未来也许会面临其他危机,东京奥运会带来的经验和志愿者所做的努力,都将成为在危机环境中努力办奥运的参考。
东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表现具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意义,他们理应在闭幕式上受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