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试验示范报告

2021-09-01焦兆文孙蔚张新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抗逆性水稻试验

焦兆文 孙蔚 张新

摘要 为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促进水稻农药减量控害,通过在巢湖市中垾镇开展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示范,验证该技术对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健株抗逆、减药控害、增产提质的效果,以徽两优280机插秧为研究材料,进行0.136%赤·吲乙·芸苔播前拌种与生长期叶面喷施两次试验及调查的数据测定。田间结果表明,通过播前使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水稻种子及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喷施,对健株抗逆、促进水稻生长、减量控害、丰产增效的综合应用效果明显。尤其是播种期加碧护拌种,在促进水稻的根系发达、分蘖增多、苗壮,后期功能叶延长,抗早衰及综合抗逆性等方面作用显著。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减量控害(减量20%)技术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效果相当,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0.136%赤·吲乙·芸苔;生态综合;农药减量控害;抗逆性

中图分类号:S223.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90–0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机插秧:徽两优280,供试药剂见表1。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块在巢湖市中垾镇建华行政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为湖泥田土,pH值6.5,肥力中等、均匀一致,排灌条件较好,上茬作物种植的是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每亩施入底肥为复合肥(18-10-13)40 kg。

1.3 试验方法

栽培方式:中垾镇建华行政村为机插秧,播种时间5月22日,移栽时间6月13日,种植品种徽两优280。

试验共设6种处理(表2),每个处理小区面积根据田块实际情况设定(700~800 m2),随机区组排列。

1.4 小区施药处理方法

1.4.1 施药时间 水稻育苗时拌种、水稻苗期、拔节期结合病虫害的防治施药。

1.4.2 施药方法 施药喷雾器械统一,叶面喷液量不少于450 L/hm2(碧护45 g/(hm2·次)、安融乐90 mL/(hm2·次)、融地美450 mL/(hm2·次)。

1.4.3 田间管理 各处理田间管理水平一致。

1.5 调查项目、方法

1.5.1 调查时期 苗期(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抽穗期、收获期取样调查测定水稻的相关农艺性状。

1.5.2 农艺性状及产量调查项目及方法 分别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抽穗期、收獲期观察,每个处理取5个点,每个点取10株,调查不同处理之间秧苗的叶色、茎鲜重、有效分蘖数、亩穗数、穗粒数等相关生长性状指标,测定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

1.5.3 抗逆性调查 生长期如遇灾害性天气,及时记载田间抗逆性及灾后恢复情况表现,并用文字描述和照片评价产品效果。

1.5.4 病害抗性调查 以当地水稻主要发生病害为主,病害发生期间观察调查抗病性与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拌种的处理1、处理2中,水稻秧苗的生长状态好于与之对照的不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3~处理6(表3)。0.136%赤·吲乙·芸苔,可以调节秧苗的生长,增加秧苗的苗高、基部宽、根鲜重、根长及生物鲜重。因此,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生长调节剂能够发挥对作物生长的调节与保护作用,且对水稻安全性较好。

2.2 水稻生长期农艺性状调查

根据徽两优280机插秧在分蘖期与抽穗破口期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与当地常规病虫害防治,对水稻田间生长增效性调查的结果显示,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根长、根重及生物鲜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下降且能有效增加剑叶叶面积,与对照不加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的处理3~处理6相比,各项增加效果明显(表4)。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1、处理2与不加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3~处理6之间相比较,防治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对杀虫杀菌剂药效的发挥起到一定的辅助增效作用。

2.3 抗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处理组,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组抗高温热害的效果明显,且后期恢复好,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表5)。

2.4 水稻产量性状的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比常规处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有明显的优势,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水稻后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性状,同时,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减量控害(减量20%)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效果相当(表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健株抗逆优质高产试验示范,通过减量(减量20%)控害处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与不减量效果相当,防治效果比常规处理明显,且每公顷农药使用量减少。同时,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健株抗逆优质高产试验示范方案对水稻的生长安全性较高,能够增加水稻的抗逆性[1]。与常规方案相比,投入成本上有所增加,但产量和收益比常规方案增加,并能减少农药的用药次数。综上所述,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的效果明显,对水稻生产中的健株抗逆、减量控害、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

参考文献

[1] 李光胤.“碧护”综合生态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显高效[J].现代农业,2017(12):22-24.

[2] 汪洋,赵欢.“碧护”综合生态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显高效[J].中国农资,2013(4):25.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抗逆性水稻试验
球孢白僵菌植物内生性及其应用特性研究进展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CS95
i6
驭胜S33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