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2021-09-01曹静
曹静
摘要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之根本,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保障。农业水利灌溉作为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农业灌溉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节水也已经成为了农业灌溉中久经讨论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用水量也逐渐增大,而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也不断显露出来。因此如何做到在尽量不影响到农业产物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灌溉环节的效率,并实现对灌溉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及资源的高效节约是需要人们去深入探究的。本文以陕西志丹的农业种植环境为例,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84–02
我国地处两河流域,自有记载以来我国都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农业大国。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为了农业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以农业为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努力迈过由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征途。因为我国南北区域跨度较大,所以两地的降雨量有着显著差异,降雨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导致了北方农业用水量短缺严重。因此,为了减轻这方面的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对于农业的发展是亟待进行的。而农业水利灌溉在农业用水总量中又占有较大的比重,提高灌溉效率要做到对灌溉技术、农业、管理措施全方面的改进,而这不仅利好我国更好的向农业强国转变,对其他行业的进步也有着一定帮助。
1 陕西的农业种植环境
陕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及水果出产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在黄河中游及长江上游位置,并且连接着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地区,与周边8个省市接壤,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陕西省内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也形成了三大农业类型区:即关中-旱作农业类型区、陕南-旱稻兼作农业类型区及陕北-农牧结合农业类型区[1]。
2 常见的灌溉模式
2.1 渠道灌溉
目前在我国范围内最常见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就是渠道灌溉。这种灌溉模式操作简单,即利用工具在附近的水资源及农田间挖出一条可供水通行的渠道,便可以将所需要的水资源通过渠道流动到农田中起到灌溉作用。而这种灌溉方式对水资源的控制比较粗泛,所以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但因为我国渠道灌溉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渠道灌溉的节水技术也一直是农业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渠道灌溉的节水技术原理便是通过控制渠道的高度、深度以及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尽可能减少水资源在渠道中流动时的浪费。如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就是采用各种各样的防渗涂料对渠道的表面进行防渗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渠道的用水系数,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
2.2 喷灌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喷灌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了农业种植过程当中。喷灌灌溉与渠道灌溉的区别在于,喷灌灌溉改变了渠道灌溉这种将水引入农田然后由重力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渗入土壤中的灌溉方式,而是在水流的末端连接农业用具借助工具的作用将水流从末端的喷头向四周均匀喷出,水流先是被浇灌到农作物的表面,再流向地表渗入到土壤当中[2]。
噴灌技术主要有3种模式:(1)固定管道式喷灌。这种喷罐的模式整个系统除末端的喷头以外都是固定的,易于管理,生产效率较高,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功能但初期投入普通农民难以承担。(2)半固定式管道喷灌。这种模式是我国喷灌主要采用的模式。(3)全移动管道式喷灌。这种方式虽然投入较低,但对设备的运行压力也较大,因此会产生更高的维护费用,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来使其更好的工作。喷灌技术相较传统的渠道灌溉来说更加科学合理,也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在做到提高灌溉效果的同时也做到了对水资源的节约,省时省力且占地面积小。而这种方式也有着其相应的缺点,即对种植户来说建立一个喷灌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相应的喷灌设备,而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且价格低廉的移动喷灌设备因为较低的工作效率,也使其难以被大范围运用,只能在较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中发现他们的身影。因此这个缺点也导致了喷灌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不如渠道灌溉广泛,其次喷灌灌溉的效率还会受到环境条件,如风力等因素的影响。
2.3 滴灌技术
滴灌作为一种比喷灌更加新型的灌溉模式,与喷灌技术相比,滴灌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同时也能更大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可以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目前滴灌技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为膜下滴灌,与喷灌技术相比可以,其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灌溉模式。然而这种灌溉模式其缺点也同样明显,滴灌系统建造后需要投入较多的维护费用来解决供水管道中各种沉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高于喷灌系统的造价也让许多农户望而却步。因此目前滴灌主要的运用范围还是针对部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3 灌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灌溉渠道的淤积情况严重
农业水利工程修建的目的性都很强,最终结果都是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农田灌溉效率。因此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修建时,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有必要的,因为其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这个水利工程运行期间灌溉效率的高低。但是在挖掘用于渠道灌溉的沟渠时,通常都是简易的用工具开拓出一条土沟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沟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淤泥堆积的概率极高,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堆积的淤泥对灌溉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同时渠道灌溉模式的灌溉效率、安全程度、节水效率等各方面都没有达到我国的标准,所以这种灌溉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应该要减少其使用范围,采取更先进的灌溉方式。
3.2 节水意识不强
在农村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城镇地区的背景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因为年龄及时代背景的原因,往往不愿意接受新兴的科学技术,对节水灌溉意义的理解也不到位,对政府关于节水灌溉的推广也往往视而不见,坚持自己传统的农业灌溉方法。因此政府难以将节水灌溉的措施落实到位,对节水灌溉的推广来说是比较大的阻碍。
4 节水灌溉措施
4.1 转变用水思想,提高节水效能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政府在优化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及改进节水措施时虽然能起到对人们的引导作用,但节水灌溉措施最终的运行还是需要农民自身的配合以及思想的转变。只有真正的帮助农民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切实转变他们的用水理念,真正意識到节约用水在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够真正让节水灌溉措施在农田中落地运行获得实际的效果。因此政府要加强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不仅如此还要走进农民家中,树立他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建立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思想,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节水灌溉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实际工作要跟上宣传指导力度,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指导,带领思想先进、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农户进行试点工作,借助给农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来获得农民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信任,将节水灌溉措施落实到农民们的心中。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
想要提高农业水利灌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用水损耗,贯彻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要对灌溉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确定农业水利灌溉范围,建立农业水利灌溉措施,建设规模要符合当地客观实际,并与现阶段农业的最佳灌溉方式相适应,泵站与渠道结构应协调一致,以提高灌溉的经济效益[3]。
4.3 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除了减少不必要的用水损耗以外,还可以通过在种植地附近设立雨水收集器及开掘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满足灌溉时对水的需求。不仅可以做到积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的现象,还可以提高种植地土壤的水肥涵养能力,有利于播种作物的根系在地下的生长,帮助作物长的更加具有生命力。还可以在种植地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减少种植地的水土流失、降低地表的水分蒸发、阻碍杂草的随意生长。
参考文献
[1] 索龙,赵晓进,张俊丽,等.基于统计数据的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8):137-144.
[2] 陈多柱.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159 -160.
[3] 张彦明.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2020(35):37-38.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