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牧区生态建设

2021-09-01王玉华刘洋李光义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策略

王玉华 刘洋 李光义

摘要 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随着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水资源进行不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为了促进农牧区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近年来农牧区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技术,这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还满足了生态建设用水的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本文主要针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牧区生态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农牧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农牧区生田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62–02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牧区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一方面维护了农牧区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农牧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让农牧民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力度,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农牧区生态建设的效果。下面就针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牧区生态建设的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有效明确其作用和目的

在农牧区开展节水灌溉工程时,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详细了解农牧区节水灌溉工程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农牧区的实际情况针对节水灌溉工程展开相应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可以以活动或讲座的形式开展,并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将节水灌溉工程与农牧民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效关联,让农牧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的目的、价值和作用,详细了解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过程以及具体内容,意识到节水灌溉工程对自身带来的益处,丰富农牧民的节水灌溉知识,从而促进农牧民积极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宣传人员要针对农牧民在节水灌溉工程开展方面存在的疑虑进行解答,增强农牧民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自信心,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为农牧区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发挥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这对于我国农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合理划分农牧区域,并对农牧区载蓄量进行明确规定

大多数农牧区的牧草在每年的6—9月份会达到最旺盛的生长时期。因此,农牧人员不能错过这个最佳时期,应多饲养一些牲畜,对牧区草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促进牲畜达到夏壮秋肥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农牧民的经济收益[1]。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农牧区温度普遍偏低,牧草生长比较慢,会出现缺草的情况,这时为了减少农牧区草场的压力,可以适当地屠宰牲畜,避免农牧区生态遭遇破坏,出现牧草死亡的情况。因此,为了保护农牧区生态平衡,可以根据农牧区草场的产草总量以及农牧区蓄养的牲畜量,将农牧区草场科学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小农牧区。并针对每个小农牧区进行轮流放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牲畜的采食需求,并让牧草在足够的时间里进行生长和恢复。同时,采用区域划分和轮牧的方式可以大大缩小牲畜的活动范围,以免牲畜大范围采食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对于牲畜的肥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降低牲畜对牧草的破坏,为牧草的再生和恢复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促使牧草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满足牧草对水分的需求,并科学施肥以提供牧草充足的养分,同时做好灭鼠防虫的防治工作,确保牧草的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灭鼠防虫工作时,应尽量减少农药和毒饵的使用,因为农药和毒饵的过量使用,一方面会导致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另一方面会大大减少害虫和鼠类的天敌,导致大量鼠类害虫繁衍。因此,在鼠类害虫防治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相关方面的有效防治方法,保障草原生态平衡,避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 加强农牧区的灌溉力度,不断优化天然草场

农牧区生态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天然草场产量急剧下降。农牧区生态恶化也会导致农牧区农作物以及草场质量和产量的严重下降。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农牧区的灌溉力度,对天然草场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良,这也是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尤其是在植被退化特别严重的区域,需要科学合理地种植一些适应能力较强,对水分需求较少以及产量较高的优良草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牧区的草场质量,满足牲畜的采食需求。同时,还要针对农牧区开展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對农牧区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并对农牧区节水灌溉技术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2]。一般在农牧区节水灌溉工程中采用的技术不仅有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而且有雨洪利用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此外,为了有效避免节水灌溉工程中的水出现跑漏或渗漏的情况,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提前预防。例如,可以采用防渗技术以免水出现渗漏,采用管道输水技术以免水出现跑漏。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微灌技术、喷灌技术和抗早浇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农牧区灌溉的质量。

4 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不断扩大草场面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牧区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畜牧量,为了保障农牧区持续有效发展,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农牧区的生态建设力度,可以利用先进的人工种植方式有效扩大农牧区的草地面积,提升农牧区的绿化面积。通过人工草地的种植一方面可以扩展农牧区草地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牧草的更新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草料的需求[3]。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地下水资源越来越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牧区的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农牧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农牧区在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要针对以上生态问题展开对应措施。一方面,可以利用灌溉的方式为人工种植的草地补充足够的水分,而天然草的生长可以依靠雨水来满足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农牧区具体的降水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即在农作物以及草场对水分特别需求的时期,及农牧区特别干旱的季节可以选择灌溉的方式来补充相应的水分,而在其他时期可以选择不灌溉或尽量少灌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人工草场的有效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保障农牧区农作物以及草料的产值。

5 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力度,保障农牧区生态建设的效果

为了有效提高农牧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在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农牧区在各个季节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针对农牧区现存的水资源制定详细的用水规划,对各种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废水的利用率,对回灌用水、地下水、地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免农牧区地下水位出现急剧下降,影响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并且在节水灌溉过程当中,为了促进节水灌溉工程规范、科学、有效地开展,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浇灌制度,根据农牧区的用水需求对浇灌水量进行科学设置,保障浇灌用水量价值的最大发挥,从而节省农牧区的水资源,促进节水灌溉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对相应的水利技术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针对县、乡、村在农业方面节水灌溉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展开灌溉技术方面的服务工作,给农牧民讲解灌溉技术,丰富他们的节水灌溉知识,从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准确操作,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效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达到节水的目的。以前由于各个农牧区对水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农牧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水土流失、地表植被严重退化,下游河床严重淤积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在满足农牧区对生态用水需求的同時,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这对维持农牧区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 结语

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促进农牧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保障农牧区生态平衡,不仅需要大力开展农牧区的节水灌溉工程,而且还需要加强农牧区的绿化生态建设。这不仅可以促进农牧区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区生态建设用水需求,而且可以让农牧区收获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农牧区的持续有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成国.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广西水利水电,2018(1):81-82.

[2] 樊睿智.浅谈四子王旗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必要性[J].农村牧区机械化,2020 (1):23-24.

[3] 李炳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牧区生态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2426.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对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