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2021-09-01费绍金陆海霞纪燕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乡风计算公式单位

费绍金 陆海霞 纪燕霞 虞 冰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实施意见,2018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江苏将在2018-2022年的五年中,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在江苏全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成果进行量化,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地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引导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研究国家和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的选取经验,结合江苏发展状况,构建能反映江苏省各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与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政府部门通过该指标体系可对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进程进行监测,掌握各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一、构建思路

乡村振兴内涵丰富,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成为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由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及目标出发,分别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展开研究,在保证完成江苏省规划的前提下,找到所有描述这五个维度的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和预选,根据江苏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年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选出26个能够反映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指标。

二、构建原则

(一)对接国家、江苏省规划原则。2018年国家和江苏省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实施规划,这是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乡村振兴行动指南,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必须以此为总的纲要。

(二)突出重点性的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目标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因此指标的遴选要关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困人口精准扶贫问题、农村全面实现小康问题等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三)系统性原则。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中有总指标和分项指标,在构建时要上下一致,总指标内各指标也要一致,所以指标的选取要满足系统性原则,避免出现冲突和不一致的情况。

(四)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包含的各项指标必须从江苏省的实际状况出发,首先指标要尽量简单易懂,数据便于获得,方便使用、评价,便于操作;其次做到数量形式上合理、易于接受,在实际评价应用过程中能客观反映乡村振兴水平。

(五)可比性原则。指标间要具有可比性,避免规模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的指标要能纵向测算一个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同时还能横向比较不同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对比中寻求更好发展。

三、指标体系的组成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及前文所述构建思路和原则,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选择了26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一)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核心[3],侧重乡村的生产功能。一方面,农村作为粮食主生产区,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要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是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要“兴旺”,同时又要协调发展。结合江苏省农业发展的情况,在产业兴旺方面设置5个指标(见表1)。

表1 产业兴旺指标

1.粮食单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主要由耕地、资本、劳动科学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根本,是产业兴旺纬度下最重要的指标。计算公式: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位:吨/公顷。

2.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率,是反映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一年的农业总产值/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来计算,单位:万元/人。

3.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该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产值比越大说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越好、产业链延伸越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越好。单位:%。

4.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接待人次。近年来,江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已成为一些乡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个地区一年内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接待人次越多,说明该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越好,单位:万人次。

5.电子商务销售额。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越高,则说明农民从事的非农产业比例越大,产业发展越具有多元性。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中,江苏很多县区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店”的发展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将该指标作为具有江苏特色的评价指标纳入进来,单位:万元。

(二)生态宜居。生态建设是的乡村振兴的重点[4]。一方面,做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禽畜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地膜等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做好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等。在生态宜居方面选取指标如下(表2)。

表2 生态宜居指标

1.农村公路密度。农村公路密度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系到老百姓居住的便捷性。计算公式:农村公路总里程/农村面积,单位:公里/百平方公里。

2.村庄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宜居最直观的体现,计算公式:

村庄绿化覆盖率=(村庄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村庄面积)×100%,单位:%。

3.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计算公式: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的村数/总村数,单位:%。

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情况能反映乡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是农民对居住环境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重要体现,能反映“脏、乱、差”的整治情况,也是宜居必要条件。

4.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厕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卫生设施,是反映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反映地区居住环境的重要标志,计算公式: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农户总户数,单位:%。

5.化学物质投入强度。农村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外农药、地膜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5]。计算公式:化学物质总投入量/农作物面积,此指标是逆向指标,投入强度越小越好,单位:吨/公顷。

(三)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主线,反映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乡村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乡风文明的建设要求是弘扬传统文化,抓住时代精神和促进乡风文明。在乡风文明方面选取了5个指标(表3)。

表3 乡风文明指标

1.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能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繁荣乡村文化,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能发挥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计算公式: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兴数/总村数,单位:%。

2.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文明村是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位于所在地区前列、精神文明创建成效突出、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乡村。文明村占比是一个地区乡风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单位:%。

3.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乡村教育越强,越能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进程,单位:%。

4.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文化娱乐支出水平能够直接、突出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单位:%。

5.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居民接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的文明素质教育越多,越能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用受过高中以上教育人数/总人数来表示,单位:%。

(四)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侧重乡村社会稳定功能[6]。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本文共选取了6个指标(表4)。

表4 治理有效指标

1.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村庄实现规划管理可以有效治理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建房无序等关系农村民生的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单位:%。

2.农村贫困治理程度。农村贫困治理反映农村扶贫政策的落实程度,用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农村总人口表示,单位:%。

3.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达标率。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达标率是指能够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求的村民委员会所占的比重,单位:%。

4.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指能够达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等建设要求的社区所占的比重,单位:%。

5.集体经济强村占比。农村现代化,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治理的首要要任务。根据江苏发展实际情况,把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村定义为经济强村。计算公式:集体经济强村数/各区县总村庄数,单位:%。

6.农民对乡村治理满意度。乡村治理是否效,农民最有发言权,所以把此指标纳入计算,计算公式:对乡村治理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成年村民/成年村民总数,单位:%,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获得。

(五)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一是农民的获得感增强,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富裕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农民的安全感增强,医疗、养老有保障。基于此共预选了5个指标(表5)。

表5 生活富裕指标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反映农民基本收入状况,是反映生活富裕程度的核心指标,单位:万元。

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家庭收入越高,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就越小。因此,此指标能直观地反映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3.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民收入不能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太大,否则就失去乡村振兴的意义[7]。计算公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单位:%。

4.农村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数在逐年增加,此指标能反映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指每100户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单位:辆。

5.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必须有与老龄人口相匹配的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此指标反映农村整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计算公式: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乡村65岁以上人口数,单位:%。

结语

本文从江苏发展实际状况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视角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与26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开展建设成效得分打下了基础。在指标的选取中参考了国家和江苏省乡村振兴实施规划,以及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删减和新增加一些指标,使得指标数据的获得适用于江苏各地区。下一步将利用上述指标体系,开展指标权重研究,对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猜你喜欢

乡风计算公式单位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乡风
填单位 要推敲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看错单位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