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怒江州林产业发展结构现状分析

2021-09-01王金花黄叶周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怒江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王金花,黄叶周

(1.怒江州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泸水 673199;2.泸水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泸水 673199)

中国是一个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林业领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1]。在2014 年,习近平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功能在不断拓展、效用在不断延伸、内涵在不断丰富[2]。

1 林产业结构介绍

林产业是由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研究林产业结构有利于分析林产业的构成、产业间结构及变化规律。产业结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由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产业间配置中所产出的相互联系与各产业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主要受经济发展的影响[3]。产业结构从量方面看,说的是国民经济中产业内部各个行业间和各个产业间的数量对比关系;而从质方面看,通常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组织结构、技术素质和关联方式[4-5]。林产业结构通常说的是林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业等)与第三产业(主要是分为流通和社会服务业两大部分)的构成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影响林产业之间合理发展的重要因素[6-9]。

2 怒江州林产业现状

怒江州是云南省西北部的重要林业大州,地理位置为25°33′~28°23′N,98°39′~99°39′E,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在地势上形成北高南低(最高点为海拔5128m 的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最低海拔为738m 的怒江河谷,两地相差4390m)和西向东倾的三大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多为高山谷深陡坡,属于典型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并且境内呈南北走向的“四山”和“三江”依次纵列,即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构成了典型的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是闻名于世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10]。气候差异大,属四季分明不明显的低纬高原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的变化是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11]。怒江州地处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地带,其境内植物资源富集且分布错综复杂,多为寒温性、暖热性植物类型[12]。怒江州因丰富的河流、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是云南省、中国南方大部分省区,乃至东南亚国家的“水塔”之一和重要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闻名于世的物种和遗传基因宝库之一[13]。

3 怒江州林产业结构分析

“十二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的重视下,2015 年怒江州林产值达113715 万元,较2010 年增长90482 万元,增幅389%,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7 元,较2010 年增长1453 元,增幅272%。怒江州产值增长明显高于农民收入增长,即生产过程中成本增长速度偏高,说明农民生产技术落后,跟不上产业发展。与2010 年相比,2015 年怒江州林产值明显上升,但林产值排名全省末,林产业发展与其资源状况不相称[14-16]。

从产业比重方面看(见表1),第一产业的比重要明显高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小,可见怒江州林产业结构发展极度不平衡。从经济产品生产情况来看(见表2),在第一产业中,核桃和板栗是主要的经济林产品,两个林产品的种植面积分别有204 万亩和7 万亩,但结果面积分别仅有36 万亩和2 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7.7%和28.6%,说明怒江州林产品的生产率低。怒江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仅为6.1%和18.0%,说明第二产业(如:木材加工、森林采伐、运输、林产化工等)、第三产业(如:商业、餐饮、森林旅游等),尤其第二产业的价值没有得到发挥和体现。由此可见,怒江州林产业发展与怒江州林业资源地位不相称,仍处于林产业结构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16-18]。

表1 2015 年怒江州及周边州、县林产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

表2 2015 年怒江州及周边州、县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

4 怒江州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集边疆、宗教、贫困、民族、高山峡谷为一体的山区自治州,拥有十分丰富的林业资源,从2015 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周边州、县比较分析来看,怒江州林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产值数据增长过快,实际发展与数量不符。国家实施的5年计划,多数地区以产值增长100%为发展目标,怒江州产值增长过快,数据可能失实。

(2)怒江州的林产业总产值总体来说偏低,而林业产业结构目前仍处于一个产业初级阶段,林业的商品性和价值性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

(3)怒江州林业产值来源缺少深加工产品,目前主要来源是原材料销售,导致产品没有副加价值,造成产值低。

4.2 发展建议

(1)重视各类林产品(如野生桑果蔬菜、保健品、天然香料等)的加工利用,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产品,打开旅游业和服务行业受到的限制,以此形成自己地方特色的经济优势。

(2)依靠科技开发林业,怒江州林业生产缺乏实质性的科研推动。本质是林业生产力落后,推动林业生产力的途径就是科技。可以尝试在云南寻找多个技术支撑单位,开展实质上的技术支撑合作,而并非战略性的合作。从小做起,让周围的人看见科技带来的实效,进而自主学习和推广。

(3)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可以为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加快林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最终为怒江州整个林业产业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尽一份绵薄之力。生态旅游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是目前国民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可以带动当地林区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包括建筑业、商业、餐饮业等),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怒江州的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怒江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