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百年峥嵘有涯,有为者行者无疆

2021-08-31四川一考生

美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无疆先辈红船

四川一考生

古人言,“知所從来,方明所去”,毛主席曾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私以为“从头越”应是觅得一处起点,于此重新出发。我辈有为青年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重温这波澜壮阔的共产党奋斗史诗,便是手握明烛守本心,眼观四海看风云,延续先辈步伐,奔涌青春后浪。

百年前,一艘红船在南湖上游弋,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们用纸和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构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蓝图。在那个事皆可为的年代,他们将书生意气和爱国的热血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汇入民族历史的苍穹。自此,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豪情,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坚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让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穿越时空,浸润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那艘红船从南湖出发,一路穿过井冈山顶、越过遵义城头、跨越延安高原……一行行足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行舟图。百年救国路上,进步的有为青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我们读《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我们学习雷锋、焦裕禄、钱学森……先辈的豪情、坚毅、奉献随时代的红船一路播扬,给予了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今日复兴路上,有为青年如你我,响应了时代召唤,聚焦“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聚焦“六新”,突破“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彼时长河落照,满目疮痍,华夏大地留下了铁骑肆虐的斑驳印痕;彼时的无知国人碌碌无为,漠然如欲颓的残阳。但是“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的斗士们在街头冲破枪弹的奔走,拨云欲见日的“呐喊”,成了唤醒国人精神的一剂良药。然而,血肉之躯填得住炮火,却无法填满灵魂的空洞。于是,陈独秀站出来,李大钊站出来,毛泽东站出来了,他们从根子上把国人的精神气提领于混沌泥沼间,那群有为的青年,开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一百年峥嵘有涯,有为者行者无疆。亲爱的有为青年们,我们应有“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有“十年饮冰,赤诚肝胆”的热血之志。有为的时代先辈们自觉担当起了历史使命,身处大有可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弘其情,扬其志。“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里的蓬勃朝气,当属你我!须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为青年!

■名师点评

1.标题精练,提纲挈领。一个优秀的作文标题是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本文的标题工整而典雅,将全文的主题做了高度概括,结合材料揭示了时代“有为”与青年“可为”的关系,通过有效的内在联系将材料和素材结合起来,让读者一览即可得知主题。

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时代可为”与“青年有为”有内在逻辑关系,文章采用分论点的结构方式,首先借助情境紧扣任务,从重温党史的角度来引出时代与青年的奋斗,接着对共产党的发展做了简明概括,再次点出有为青年对时代的贡献,最后再总结时代青年身处可为的时代要勇于担当,思路非常清晰。

3.文采翩然,富有张力。本文语言表达上相当出色,像“觅得一处起点,于此重新出发”、“手握明烛守本心,眼观四海看风云”“一行行足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行舟图”“血肉之躯填得住炮火,却无法填满灵魂的空洞”“从根子上把国人的精神气提领于混沌泥沼间”等,将材料和素材结合了起来,有效增强了文章的张力。

(点评人:黄雅丽)

猜你喜欢

无疆先辈红船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船”争霸赛
红船向未来
什么是红船精神?
向新时代最可敬的白衣战士致敬
日本校园里的“先辈”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精致
欢庆的日子
赵学敏书法作品《念奴娇·昆仑》